APP下载

探析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营林造林工作

2021-03-25周丽

江西农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营林林木森林资源

周丽

(湖南浩森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7)

我国森林覆盖率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且森林资源不具备较高质量,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的压力较大。结合清查结果得知,森林覆盖率涨幅处于持续缩小的态势。虽然近些年来营林造林工作得到深入开展,但资金缺乏、管理模式粗放等问题依然存在,对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阻碍作用。同时,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大量索取森林资源,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针对这种情况,需进一步加大营林造林工作力度,创新营林管理模式,促使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营林造林工作的重要性

1.1 遏制水土流失

受思维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过去经济发展模式较为粗放,在较大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显著减少了植被量,降低了森林覆盖率。由于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地表保护层作用难以发挥,雨水长时间冲刷地面之后将会有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出现,向河道内冲入大量泥沙,抬高河床的同时,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几率显著增大[1]。通过科学开展营林造林工作,能够对地表植被进行恢复,土壤可以被树木根系牢牢锁住,这样水土流失问题将会得到良好遏制。

1.2 提高空气质量

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后,恶化了生态环境,容易出现沙尘暴、雾霾等不良天气,严重降低空气质量。特别是近些年来,很多城市在冬季容易遭到沙尘暴、雾霾的侵袭,导致人们的生活品质显著降低。而通过营林造林工作的开展,可同步培育树木和养护灌木丛,将其防风固沙等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林木在生长过程中,不仅能够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灰尘等进行吸收,还会将大量氧气释放出来,有效净化空气环境,促使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与恢复。

1.3 提升经济效益

为满足经济发展需求,部分人员无节制的砍伐开采森林资源,这样经济利益虽然可以得到扩大,但却严重破坏到生态环境。在造林营林工作中,相关人员需科学管护森林资源,制定合理的经营计划,这样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得到提高,各行各业的生产需求得到满足,有助于发挥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营林造林工作的实施,也能够进一步改善林区环境,进而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提高地区经济发展质量[2]。

2 加强营林造林工作的策略

2.1 做好造林前期准备工作

实施营林造林工作之前,需将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下去,深入调研分析造林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调研分析结果,对造林树种精心选择,促使林木存活率得到提高。选择的树种需具备较强的病虫害抗性以及速生性、丰产性等特点,促使营造林规模得到扩大。尽量于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区域实施造林工作,这样后期种植、管理的难度能够得到降低。确定树种与造林区域后,仔细清理林地,彻底清理掉杂草、枯枝残根等杂物,且对周边灌木丛适当清除,结合营造林种植要求科学确定清理程度。为加快工作进度,可将机械清理方式运用过来。之后,翻耕造林区域,依据30~40厘米标准控制翻耕深度,这样林地土壤条件可以得到改善,有助于树种成活率的提高。此外,要综合考虑树种生长习性与地区气候条件,科学确定造林时间,避免因气候条件而降低树种的成活率[3]。在造林密度方面,需将种植条件、造林计划等内容纳入考虑范围。如部分区域较为贫瘠,可对种植密度进行减小,避免林木生长质量受到影响。

2.2 科学选择营造林种植技术

随着林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出现了较多类型的造林方式。在营林造林过程中,工作人员需结合实际情况,对造林方式合理选择。首先,育苗移栽。营林造林工作的重要环节为育苗,育苗质量直接影响到造林效果。因此,工作人员需科学培育壮苗,之后向营林地中移栽。这一过程中,需保护好苗木根部,避免出现失水问题。其次,播种造林。该方式的操作难度较小,直接在造林地中播撒种子,之后覆盖土层即可。在开展播种造林工作之前,需对造林地的土壤成分、条件等深入调查,保证种子能够正常生存。其中,撒播、条播、穴播为播种造林的主要形式。最后,植苗造林。该方式是在造林地内直接种植适宜苗木,苗木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工作人员需提前勘察造林地的地形与环境,选择的苗木要具备完整根系,且没有损伤或病虫害问题存在。结合苗木大小,开挖坑穴,向坑穴中间段埋设苗木根部,之后覆盖土层。结合苗木种类,科学确定种植间距。在造林实践中,目前一些人员为降低管理难度,往往会营造单层林,这样虽然经济效益能够得到提高,但却会降低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导致造林质量受到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要充分重视混交林的营造,通过混交种植不同树种,促使林木的抗性得到增强,成林率得到提高[4]。

2.3 重视造林后管理维护工作

完成造林活动后,还需要做好后续的管理与保护工作。首先,要综合考虑林地环境条件、树种生长特性等内容,将除草、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开展起来。为避免破坏到林区生态系统,尽量利用生物、物理等无公害技术防治林区病虫害问题。其次,要密切关注苗木的生长态势,对林区密度进行合理调整,避免因密度过大而影响到林木的持续生长。部分林木具有较强的萌芽能力,但容易出现失水问题,可将截杆处理技术运用过来,以便促使其水分流失得到缓解。同时,定期修剪那些具有较大树冠、繁茂枝叶的树木,维持林木的树形。且将遭到病虫害侵染的枝条及时剪除掉,这样病源能够得到切断,避免病虫害进一步蔓延。此外,为提高营林造林工作水平,需增大资源投入力度,积极引入计算机、信息化等先进技术,将自动监控系统构建起来,这样既可以对林木生长情况动态监督,又可以对自然灾害、病虫害等高效预防,促使林业持续发展得到实现。

2.4 制定森林多资源利用规划方案

为推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营林造林工作中,既需要发挥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又要综合分析发展优势,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要深入调研区位条件和资源特色,挖掘地域文化,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将森林旅游项目、林下经济产品等打造出来,促使林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在具体实践中,要增加资源投入,完善建设基础设施,打造重点吸引物,以便对区域旅游和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5]。

2.5 加强营林造林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营林造林工作由林业人才具体负责开展,人才素质、能力等关系到营林造林工作成效。因此,要构建科学的人才建设计划,从人才角度推动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具体实践中,首先要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将造林营林方面的专业知识、先进技术等作为培训的重点,促使营林造林人员的能力水平得到提高。其次,要落实考核激励机制,考核林业人员的工作效果,给予相应的奖惩激励,增强林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

3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生产的核心内容为营林造林,只有切实提升营林造林工作质量,方可以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营林造林人员要增强自身学习意识,积极革新营林造林工作思路和技术模式,不断改善营林造林工作效果。

猜你喜欢

营林林木森林资源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论营林防火是森林防火的基本对策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