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莓灰霉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2021-03-25喻菊霞

江西农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残体灰霉病侵染

喻菊霞

(怀宁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安徽 怀宁 246121)

近些年蓝莓种植发展较快,仅怀宁县就有4000公顷,由于种种原因,病虫害危害比较严重,经济损失较大,多种类型病虫害危害到蓝莓的营养生产和生殖生产,阻碍树体正常发育,减少蓝莓产量,甚至造成蓝莓几无经济价值。对于存有病虫害的蓝莓园,往往出现枝干腐烂与果实受害腐烂情况,影响蓝莓高产优质。而蓝莓属于一种鲜食水果,对于满足食用安全性需求日益迫切,所以蓝莓生产中农产品质量安全很重要,必须运用绿色防控技术处理蓝莓病虫害问题。

1 蓝莓灰霉病基础概述

蓝莓灰霉病是蓝莓经常发生的一种病害现象,危害比较严重[1]。病菌入侵到蓝莓绿色小枝和果实以及花序轴位置,会给果农造成经济损失,特别是花期接连降雨的情况,严重的甚至绝收。蓝莓植株成熟部分一般情况下不会被感染,受害枝条会由起始的褐色转变为黑色,随之由褪色转变为黄褐色以及灰色,甚至在感病枝叶上存有黑色硬块。大多数是起始浸染在残留花边和幼果柱头上,接下来出现组织软腐在患病部位会出现灰白色的菌丝体以及分生孢子,受害的果实表面起皱,对应果实表面会生成诸多病菌,一些直到采收果实之后出现腐烂现象,果实失去原有的食用价值与商品价值。另外幼叶往往因为接触已经被感染的花连带受害,继而产生褪绿斑致死,最终变换为亮褐色,造成受害叶片表面生成分生孢子。若花序轴与茎秆发病,很有可能出现病部上端茎叶枯死,花枯萎以及果实腐烂损失蓝莓产量[2],总之蓝莓灰霉病是真菌性病害疾病。

2 蓝莓灰霉病绿色防控技术有效应用

2.1 绿色防控技术运用的理念

基于预防为主和整体防治的思想,挑选生产农产品农药厂家的农药,严格按规定浓度以及次数进行药物施加。农药运用应保持交替性,控制病虫害产生耐药性,将用药设计在农药安全期内,往往在采收之前的一个月不再用药。

2.2 绿色防控技术运用要点

要想防控蓝莓灰霉病,生产优质与安全的蓝莓果实,应参照农业知识、物理知识、生物知识和化学知识进行防控技术的综合运用。

2.2.1 清园与伤口树体保护

综合冬剪,全方位剪除病枝与病叶,并集中化烧毁[3]。及时清理病虫危害果实与熟后烂果,落叶之后清除园林内的杂草与落叶,进行外运以及烧毁。在树体保护上,对修剪与采果期间造成的伤口,相关人员及时涂抹杀菌剂和薄膜,科学负载强化树势,确保蓝莓园存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2.2.2 萌芽之前全园喷石硫合剂与频振式杀虫灯

春季全园进行一次自熬石硫合剂喷洒,起到良好的越冬病虫消灭作用,保持经济与无公害。完成冬剪操作后,蓝莓花芽萌动之前进行一次五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喷药过程中全方位顾及树上与树下的蓝莓生长情况,提高蓝莓灰霉病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另外进行食心虫悬挂,准备频振式杀虫灯,针对小规模的蓝莓园,每年四月可放置果蝇诱捕器,减少害虫基数,控制农药使用量。在频振式杀虫灯运用时,对蓝莓进行果树害虫杀害,可在2~3 hm2中进行一个频振式杀虫灯悬挂。

2.2.3 科学栽培与调控浇水

保证蓝莓科学定植,围绕不同品种挑选对应的株距,行距在2.0~2.5 m、株距在0.8~1.0 m,增加发枝旺盛的品种行株距,缩小蓝莓种植密度,调整光照条件[4]。并且设施栽培挑选3层EVA防雾五滴膜与聚乙烯无滴膜进行棚膜作业,控制棚膜露水生成,降低灰霉病出现几率。在调控浇水工作中,设施内部,最好挑选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同时浇水完成后强化通风,最佳时间是11:00,控制低棚内湿度,降低蓝莓灰霉病出现情况,不要在蓝莓发病初期与阴雨天浇水。

2.2.4 调整温度湿度与清除花瓣残体

通风作为设施温度湿度调节的一种方式,设施蓝莓在开花到生成果实阶段,需把大棚的温度调整在25℃~28℃,夜间不小于10℃。晴天上午大于28℃的情况要注重通风,11:00之后开启顶膜进行防风,保持底膜防风的不同程度,适当加大空气对流,减少棚内湿度,且阴天情况要保持一段时间通风。针对花瓣残体清除操作,蓝莓灰霉病对果实造成的侵染部位以残留花瓣与柱头部位为主,接下来延伸到果脐部位,最终转变为果实的其他部位。蓝莓灰霉病对花瓣残体造成的侵染现象明显,同时大量繁殖在花瓣残体上,发展为一种重要的侵染源,所以蓝莓谢花之后,运用竹竿轻敲蓝莓枝条,排除花瓣残体,降低二次侵染现象产生[5]。

2.2.5 .强化枝梢管理运用药物防治

蓝莓灰霉病防治过程中,应控制枝梢过于密集,大棚中枝梢萌发量是比较大的,所以应注重摘心管理和抹芽管理,赋予蓝莓一定的通风透光性能,减少树体湿度,便于减小蓝莓灰霉病产生几率。在蓝莓灰霉病出现之后应增加检查次数,及时对患病叶子、患病果实、患病茎干进行摘除,同时将其带出蓝莓园进行深埋,收获后完全清除病残体,控制病菌侵染。在药剂防治期间,在蓝莓落叶之后,运用波尔多液进行均匀喷雾,第一次喷施处于落叶50%阶段,运用80%的波尔多液实施均匀喷雾操作;第二次喷施以完全修剪落叶之后为基准进行,引进500倍液80%波尔多液喷施两次[6]。另外进行蓝莓灰霉病防治,花期与幼果期是蓝莓灰霉病容易入侵的发病阶段,开花放蜂之前应引进保护性杀菌剂进行病原菌侵染预防,发病起始阶段最好选择治疗剂,挑选保护剂涉及百菌清和扑海因等,如果棚内湿度比较大,也可以运用烟剂实施熏蒸预防,治疗剂涉及嘧霉胺与啶酰菌胺,在1个星期左右进行喷施1次,持续治疗3次,控制蓝莓灰霉病抗药性,要适当交替运用多种药剂。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蓝莓灰霉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课题开展具备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针对蓝莓灰霉病的防治,相关人员应及时运用绿色防控技术,对蓝莓生长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处理,保证蓝莓高产优质及食品安全。

猜你喜欢

残体灰霉病侵染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花生黄曲霉侵染力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有机质层和矿质层土壤微生物残体的变化*
散叶莴苣灰霉病药剂筛选试验
外源氮持续输入对相应氮梯度下碱蓬残体分解及硫养分释放的影响
瓜类灰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白桦木材侵染菌侵染材的化学分析
葡萄灰霉病的防治
甘肃白龙江亚高山杜鹃粗木质残体腐烂程度与持水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