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2021-03-25王雪青

江西农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粒重密度玉米

王雪青

(乐业县农业农村局,广西 百色 533200)

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日常饮食以及生活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是目前所有谷类作物中种植范围最广,种植产量最高的作物。广西百色地区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玉米产量以及玉米商品化率也持续上升,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优质玉米,满足了人们对优质玉米的需求。广西百色地区玉米发展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必须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优质玉米生产,这样才能够促进玉米种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优化玉米生产体系,提高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如果密度不合理会给玉米发育带来不利影响,所以种植人员应当正确认识到密度因素的影响,在玉米栽培时根据玉米土壤情况、品种选择合适的密度。

1 玉米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在评价玉米生长情况时单位面积产量是最常应用的评价指标之一,也是种植农户所关注的重要指标,只有玉米产量的提升才能够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1]。在衡量玉米产量时,会对穗粒数、穗粒重两个指标进行衡量。玉米种植密度和叶面系数之间的关系为正比,代表种植密度增加会使光合作用面积也有所增加,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相关研究表明,每平方米穗数量为667穗则产量提升较为明显,如果超出667穗则穗粒数会增加、穗粒重下降,这代表种植密度过大反而会导致产量下降。玉米种植密度过小则会使叶面系数减小,每一株玉米的光合作用、雨水都会更加充足,可以促使玉米生长速度得到提升,使营养元素能够得到高效运输,穗粒重也会随之增加,个体产量提高,但是玉米整体穗粒数会减少,使得整体产量仍然处于较低的状态。单位面积内种植合适数量的玉米可以让玉米密度数值保持在合适范围之内,保证叶面系数、光合系数以及叶面积得到有效控制,充分发挥光合作用的效果,使玉米的穗粒重、穗粒数都能够得到最大的提升。由此可见,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对密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可以让玉米产量和密度呈现为正比的关系,否则过大会减产,过小则会降低玉米产量。

2 玉米种植密度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玉米营养元素含量是玉米品质的重要评估指标,营养元素含量越高,则代表玉米品质越好[2]。玉米品质参考指标如下:①蛋白质。蛋白质是玉米中的主要用元素之一,也是评价玉米品质的关键标准。②淀粉。玉米是生产淀粉的主要原料之一,淀粉含量会直接影响到玉米的附加效益。③脂肪。在玉米的具体使用过程中不能只针对单一的营养元素对玉米品质进行评估,应当按照玉米的用途对其品质进行评价。玉米品质和多种因素之间均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包括玉米品种、土壤条件、气候条件、水源条件、技术条件等,其中种植密度属于关键因素之一。玉米种植密度小,则玉米内的营养成分含量会有所上升;种植密度过大,则玉米之间养分争夺会变得较为激烈,从而使营养成分含量得不到保证。种植密度过大会使玉米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下降,主要原因是密度增加影响了玉米灌浆。因此,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如果密度不合理会给玉米品质带来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到玉米种植效益。

3 提升玉米种植密度合理性的有效措施

3.1 合理控制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的确定应和生态环境、生产条件、种植模式、玉米品种一起实施考量,通过多种因素的结合明确最为合适的密度[3]。根据不同玉米的品种进行分析,每一种品种的密度需求都有所差异。例如杂交玉米有较高的耐密性,可以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能够有效保证玉米的产量。平展型玉米具有较低的耐密性,则在种植过程中应当减小密度,否则反而会出现产量降低的问题。在特早熟生态区所种植的品种都属于早熟品种,生长所需要的时间和周期较短,玉米植株个体体积小,穗小,粒数少,穗粒重较低。如果和其他品种的种植密度相同则会使玉米的产量大幅度降低。这一类品种的玉米植株脚下,不同植株之间不会造成过多的影响,可以增加种植密度,有效提高种植产量。紧凑型玉米品种可以以高密度的方式种植,平展型玉米则以低密度的方式种植,如果玉米品种属于高杆大穗型,则应当减少种植密度,否则在不同植株间会出现遮阴的问题,导致难以进行充足的光合作用。玉米品种如果是低杆型、小穗型则可以增加种植密度,利用提升玉米数量的方式提高产量[4]。

3.2 提升玉米种植机械化水平

当前在很多农业机械设备中都已经应用了自动化技术,这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常见的设备类型包括自动收获机,自动耕作机以及农用拖拉机。其中农用拖拉机使用极其广泛,以该设备为例,在应用自动化技术后对机械油压三点关键位置进行了调整,并设置了相应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按照系统所设计的程序进行自动生产。在玉米栽培管理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其中在玉米播种时可以对播种设备进行合理地参数设定,包括运行速度、播种量等,从而更加合理的进行播种,精准控制种植密度,避免出现种植距离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

3.3 加强技术推广

新媒体平台是现代社会中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可以提高人们之间的沟通效率以及时效性,推广部门也可以合理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技术推广工作。新媒体平台可以展示视频资源、图片资源以及文字资源,可以利用其优势在新媒体平台上方开设官方账号,向更多的种植农户讲解玉米种植密度控制技术的应用方式以及应用效果。例如推广人员可以在抖音平台上建立官方账号,定期发布不同的专题视频,在视频中以亲身示范的方式讲解玉米密度控制的应用流程。通过抖音农户可以在评论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能够让推广人员更加精准地了解到农户技术需求[5]。

4 结语

截止到2018年,我国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已经达到4213万hm2,玉米产量达到25733万t,在2018年粮食总产量中占比高达39%。玉米发展前景较好,市场上需求量较大。广西百色地区要想提升玉米的产量以及品质,需要合理把握栽培技术要点。种植密度的选择是主要要点之一。在选择播种密度时需要按照玉米品种所具备的生长特征,这样才能够避免玉米之间出现互相争夺养分或者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在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求上,提高土壤利用率。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合理的技术推广计划,向农户积极推广新型的技术,以此强化种植农户对密度控制的意识。

猜你喜欢

粒重密度玉米
『密度』知识巩固
密度在身边 应用随处见
收玉米啦!
干热风对冬小麦不同穗粒位粒重的影响效应*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研究
我的玉米送给你
“玩转”密度
密度应用知多少
小麦光合器官对不同穗位和粒位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