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地区RhD阴性献血人群中ABO血型及抗原分布研究

2021-03-25蒋国强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32期

蒋国强

【摘要】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RhD阴性献血人群中ABO血型及抗原表型与表位分布情况。方法:选取广州血液中心2017年1月-2019年12月经血型仪法初筛RhD阴性样本1 428例,应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进行确认,同时确定RhD阴性献血者ABO血型及抗原表型的分布情况。结果:在1 428例初筛为RhD阴性的样本中,经IAT确认为RhD阴性1 374例(96.22%),D变异型54例(3.78%)。RhD阴性献血人群中血型A型398例(28.97%),B型371例(27.00%),O型426例(31.00%),AB型179例

(13.03%)。确认为RhD阴性分型分布为ccee 774例(56.33%)、Ccee 396例(28.82%)、ccEe 89例(6.48%)、CCee 95例(6.91%)、CCEe 4例(0.29%)、CcEE 3例(0.22%)、CcEe 13例(0.95%);RhD阴性献血者的抗原表位中e抗原分布有1 371例,c抗原1 275例,C和E抗原分别为511例和109例。结论:广州地区RhD阴性献血人群中O型血型占比最高,A、B型血型次之,AB型血型占比最低;RhD阴性抗原表型分布以ccee为主,RhD阴性抗原表位以e、c的抗原为主。

【关键词】 RhD阴性 ABO血型 抗原表型 抗原表位

Distribution of ABO Blood Groups and Antigens in RhD Negative Blood Donors in Guangzhou/JIANG Guoqia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1, 18(32): 0-07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of ABO blood group, antigen phenotype and epitope in RhD negative blood donors in Guangzhou. Method: A total of 1 428 RhD negative samples screened by blood group analyzer were selected from Guangzhou blood center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9, and then confirmed by 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 (IAT). At the same time, the distribution of ABO blood group and antigen phenotype of RhD negative blood donors were determined. Result: Among 1 428 RhD negative samples, 1 374 cases (96.22%) were confirmed as RhD negative by IAT, and 54 cases (3.78%) were D variant. Among the RhD negative blood donors, there were 398 cases (28.97%) of type A, 371 cases (27.00%) of type B, 426 cases (31.00%) of type O and 179 cases (13.03%) of type AB. RhD negative typing was confirmed in 774 cases (56.33%) of ccee, 396 cases (28.82%) of Ccee, 89 cases (6.48%) of ccEe, 95 cases (6.91%) of CCee, 4 cases (0.29%) of CCEe, 3 cases (0.22%) of CcEE and 13 cases (0.95%) of CcEe; there were 1 371 cases of e antigen, 1 275 cases of c antigen, 511 cases of C antigen and 109 cases of E antigen in RHD negative blood donors. Conclusion: Among RhD negative blood donors in Guangzhou, the proportion of O blood group i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A and B blood groups, and AB blood group is the lowest. The phenotype distribution of RhD negative antigen is mainly ccee, and the epitopes of RhD negative antigen are mainly e and c.

[Key words] RhD negative ABO blood group Antigenic phenotype Antigenic epitope

First-author’s address: Guangzhou Blood Center, Guangzhou 510095,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32.018

Rh血型系統是除ABO血型系统外最重要、最复杂及最具多态性的血型系统[1]。Rh血型系统目前已发现超过50个抗原,其中最常见的是C、c、D、E、e抗原[2]。D抗原是这5种抗原中免疫原性最强的一种,可以依据有无D抗原将Rh血型系统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2-3]。倘若RhD阴性个体在输血或怀孕过程中接触正常的RhD阳性细胞免疫刺激后可产生抗-D,则会造成新生儿溶血症、溶血性输血反应[4-5]。目前在临床工作中Rh血型系统的影响仅次于ABO血型系统,对临床用血交叉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6]。因此,了解RhD阴性献血人群中ABO的血型分布、抗原表位和抗原表型的情况,对于建立RhD表型库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具有重要作用[7]。为了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有效性,提高稀有血型的供血能力,本研究选取广州血液中心2017年

1月-2020年6月RhD阴性样本1 428例,探讨广州地区RhD阴性献血人群中ABO血型及抗原表型与表位分布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州血液中心2017年1月-

2020年6月经过血型仪法初筛RhD阴性的无偿献血者1 428例,其中男722例,女706例;年龄18~56岁,平均(34.62±5.80)岁;纳入标准:广州地区RhD阴性的无偿献血者;年龄18~55岁。排除标准:献血后血液检查不合格。本研究均获得献血者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本血站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选用瑞士贝克曼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日本Kubota(久保田)公司的KA-2200型离心机,Thermo fisher(型号Sorvall BP16)离心机。血型仪法(贝克曼PK7300)初筛试剂应用北京金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RhD(IgM)血型定型试剂盒(单克隆抗体)进行筛选[8];应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ndirect antihuman globulin testing,IAT)进行RhD阴性确认,试剂选用江苏力博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制品,采用两种不同厂家的RhD抗体试剂进行阴性确认,对阳性结果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以排除假阳性。分别应用抗-C、抗-c、抗-E、抗-e试剂对RhD阴性的样本进行血清学表型鉴定[9]。抗-DIgG、抗-C、抗-c、抗-E、抗-e试剂以及间接抗人球蛋白试剂均选用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制品。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间使用。

1.3 观察指标 针对初筛RhD阴性样本,分析ABO血型分布情况,进行血清学表型鉴定,确定血样分别为C、c、E、e的抗原表型以及抗原表位分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表示。

2 结果

2.1 RhD阴性献血者的ABO血型分布情况 RhD阴性献血人群中血型A型398例(28.97%),B型371例(27.00%),O型426例(31.00%),AB型179例(13.03%)。O型献血者在RhD阴性献血者所占比例最高,A、B型血型次之,AB型献血者所占比例最低,见表1。

2.2 RhD阴性献血者的抗原表型分布 1 428例初筛RhD阴性献血者中,IAT确认为RhD阴性1 374例(96.22%),其中RhD阴性分型分布为ccee 774例(56.33%)、Ccee 396例(28.82%)、ccEe 89例(6.48%)、CCee 95例(6.91%)、CCEe 4例(0.29%)、CcEE 3例(0.22%)、CcEe 13例(0.95%),未见ccEE表型。见表2。

2.3 RhD阴性献血者的抗原表位分布 c抗原阳性初筛RhD阴性1 316例,IAT确认RhD阴性1 275例;C抗原阳性初筛RhD阴性551例,IAT确认RhD阴性511例;E抗原陽性初筛RhD阴性126例,IAT确认RhD阴性109例;e抗原阳性初筛RhD阴性1 423例,IAT确认RhD阴性1 371例。见表3。

3 讨论

血型是一种抗原,是人类各种血液成分的遗传性状表达,不同的血液成分表面存在不同的抗原类型[10]。1900年奥地利医生Landsteiner发现了第一个血型系统,即ABO血型系统,从此人类揭开了血型的奥秘,同时也为人类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安全的输血治疗手段。目前Rh血型与ABO、MNS和P血型系统等是人类发现的较为重要的血型系统,其中Rh血型系统和ABO血型系统在临床中应用广泛[11-13]。Rh血型系统被认为是红细胞血型中最为复杂的一个血型系统,其中RhD血型由于独特的基因组构造,容易产生变异,现在发现的D变异型主要有弱D、部分D和D放散型(Del)等不同的变异表型[14-15]。此外,临床中约有80%的RhD阴性患者在输注了RhD阳性的红细胞后,都会产生抗-D IgG抗体,可引发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胎儿母亲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16],为此,RhD变异型的孕妇、新生儿等需要更安全有效的血液。

ABO血型系统是临床中最为熟悉的血型系统,关于ABO血型输血发生的不良反应也逐年降低[17-18]。研究表明,临床工作中较多见的输血反应大多是由于Rh血型表型不符所导致,临床主要监测Rh中D抗原,而忽视抗原E在输血中的不安全因素。因此,针对RhD血型的抗原表型和抗原表位研究,不仅有助于建立RhD表型库提升血液中心血库的能力,更可以预防因血型不符导致的临床输血反应,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19-21]。

目前研究已经发现超过250多种等位基因,RhD与编码C、c、E、e抗原的RHCE基因位于1p34.3-36.1,RHD基因编码RhD抗原,RHCE基因编码RhCE抗原,两基因紧密连锁,具有很高的同源性[22-23],文献[1]研究发现,RhD基因与RHCE基因二者只有40个核苷酸不同,这40个核苷酸分别位于RHD和RHCE基因第3、4、5、6、7、9外显子[24]。在本次研究的1 428例初筛RhD阴性献血者中,IAT确认为RhD阴性1 374例(96.22%),D变异型标本54例(3.78%),这一结论与步晓筠等[11]在宁夏地区RhD阴性献血人群D变异型所占比例5.49%相差较大,究其原因,研究者认为宁夏地区RhD阴性献血人群D变异型居多主要与地域差异、种族差异存在相关性。观察RhD阴性献血者的ABO血型分布情况,发现O型献血者在RhD阴性献血者所占比例最高,A、B型血型次之。本研究发现AB型献血者所占比例最低,与凌励等[12]在河南省南阳市RhD阴性献血者血型抗原分布规律的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

本次研究中1 374例RhD阴性献血者其分型按构成比排序分别为ccee(56.33%)、Ccee(28.82%)、ccEe(6.48%)、CCee(6.91%)、CCEe(0.29%)、CcEE(0.22%)、CcEe(0.95%),闫芳等[9]研究结果显示ccee分型检出率所占比例达到56.36%,与本研究结果类似,抗原表型均以ccee为主,但在闫芳等[9]研究中发现ccEE分型的献血者有12例,本次的研究中未发现ccEE分型。本研究RhD阴性献血者抗原分布结果显示c抗原阳性初筛RhD阴性

1 316例,C抗原阳性初筛RhD阴性551例,E抗原阳性初筛RhD阴性126例,e抗原阳性初筛RhD阴性1 423例,表明RhD阴性献血者抗原表位主要以e抗原和c抗原为主。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广州地区RhD阴性献血人群中O型血型占比最高,A、B型血型次之,AB血型占比最低。RhD阴性抗原表型分布以ccee为主,RhD阴性抗原表位以e、c抗原为主。RhD阴性献血者ABO血型及抗原分布情况有助于RhD表型数据库的建立,可预防因Rh表型不符输血而导致严重的溶血反应,保障临床安全用血。本研究样本数量较少,后期研究应扩大献血人群中的样本量。

参考文献

[1]刘文迪,杨春晴,宿军,等.山东省潍坊市RhD初筛结果呈阴性汉族无偿献血者的Rh血型表型及RHD基因多态性分布研究[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20,43(1):71-76.

[2]曹丹,昝小玲,朱海峰,等.济南市无偿献血人群ABO血型及与Rh血型分布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21,47(4):416-420.

[3]龚宏伟,张皓钧,赵海平,等.RhD阴性无偿献血人群的RHD基因型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20,33(12):1242-1245.

[4]胡梅京,车丽敏,张艳宾,等.探讨ABO、RhD血型调查与建立Rh表型库在安全输血中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0,41(6):704-708.

[5]陈浩峰,何小霞.我院ABO血型和Rh血型的分布及其对临床输血的价值[J].海南医学,2021,32(11):1412-1414.

[6]闫宏,杨书艳,李志坚.太原市人群ABO及Rh血型分布调查[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8):3098-3100.

[7]庄杰,纪勇平,周文龙.丽水地区无偿献血者Rh血型抗原分布调查[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9,46(3):237-239.

[8]张烨,王颖,闫芳,等.RhD变异型DⅥⅢ型的血清学及基因定型研究[J].北京医学,2015(4):381-383.

[9]闫芳,张磊,张烨,等.北京地区RhD阴性献血人群Rh血型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1):56-57.

[10]贺云蕾,俞露,许德义,等.罕见Rh血型弱D变异体的分子机制研究[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21,38(5):492-495.

[11]步曉筠,邵峰.宁夏地区RhD阴性献血人群D变异型及Rh表现型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20,42(10):1025-1027.

[12]凌励,王波,冀欢,等.2015-2019年河南省南阳市Rh D阴性献血者血型抗原分布规律[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21,32(9):713-715.

[13]黄伯泉,郑优荣,王淏,等.广州地区献血人群ABO及Rh血型检测的回顾性分析[J].重庆医学,2021,50(10):1708-1711.

[14]蒋建民,马凌倩,金宝辉.菏泽地区献血者Rh阴性和弱D血型的调查研究[J].医学检验与临床,2020,31(9):26-29.

[15]涂同涛,魏晴,周金安.52例RhD阴性患者D变异型和抗-D抗体检测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7(1):139.

[16]张爱,林洪铿,何觅,等.福州地区献血人群Rh血型分布特征的调查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20,42(2):125-127.

[17]强新晨,杨华莹,邵俊良.孕产妇Rh抗原表型分布及其在Rh新生儿溶血病预防中价值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1,25(5):702-705.

[18]何红红,汤龙海,陆荣,等.苏州市RhD阴性献血者血型抗原及表型分布研究[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9,32(12):946-949.

[19]李洪兵,冯云,陈周,等.重庆市渝东南某医院RhE抗原在产科备案孕产妇中的分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116-118.

[20]孙波,孙小媛,邵长峰,等.青岛市部分患者与献血者人群Rh表型及单体型频率分布特征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21,34(3):205-207.

[21]王英,郑皆炜,崔艳红,等.嘉峪关市RhD阴性汉族人群基因多态性及抗体筛选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21,34(6):642-645.

[22]高朋真.RhD阴性献血者1412例表型分布特征和不规则抗体[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3):414-417.

[23]蒋召志,王友红,李姣,等.吉林地区Rh血型抗原表型分布情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5):83-85.

[24]马砚敏,赵凤莲,支君.Rh血型抗原CcEe在住院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1,42(3):204-206.

(收稿日期:2021-09-17) (本文编辑:张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