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作用价值

2021-03-22沈阳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辽宁沈阳11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3期
关键词:肘关节桡骨优良率

沈阳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 (辽宁 沈阳 110000)

内容提要:目的:研究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32例桡骨颈骨折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治疗方式为切开复位克式针固定术,观察组治疗方式为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儿肘关节旋前活动范围与屈、伸活动范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旋后活动范围差异不明显(P>0.05);经治疗,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43.8%(P<0.05)。结论:为桡骨颈骨折患儿实施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可改善患儿的肘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治疗优良率。

多数小儿由于活泼好动,骨组织尚未发育成熟,发生骨折的概率较高,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桡骨颈骨折,骨折发生后需尽快进行复位,加速骨折部位生长,避免对患儿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影响[1]。骨折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复位应尽量达到解剖部位标准,选择内固定材料时应以结实为主,避免手术对患儿造成创伤[2]。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应用的固定材料较好,因此,本研究对选取的部分桡骨颈骨折患儿实施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观察患儿肘关节活动范围以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32例桡骨颈骨折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所有患儿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0:6,年龄5~13岁,平均(8.9±1.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8~41h。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1:5,年龄6~11岁,平均(8.1±2.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8~39h。从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来看,差异不明显(P>0.05),可以比较。选取的患儿家属皆知情,与医院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配合本研究治疗,获取医学伦理研究会批准认证。

1.2 方法

对照组手术方式为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患儿姿势取平卧位,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外侧为切口部位,自肘肌开始至尺侧腕长伸肌进入,施展手术期间应避免对桡神经深支造成损伤,将骨折复位。结束复位后,选择克氏针,针长为1.5mm,置入时取桡骨侧,皮外留出针尾弯钩,固定后,缝合修补环状韧带,将切口缝合。术后屈肘90°,利用石膏进行外固定,保持前臂为中立位。持续3周后,拆除石膏、克氏针,托石膏外固定长臂后,适当旋转肘关节,进行屈伸功能锻炼,8周后将石膏拆除,继续旋转患者的肘关节,开展屈伸功能锻炼。

观察组治疗方式为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患儿姿势选平卧位,麻醉方式为全麻,在X射线的透视下确定受伤部位,经皮撬拔时应用1枚克氏钉,将骨折部位复位,对成角出现畸形的部位进行纠正。纵行切口选择距离桡骨远端桡侧骺板1.5cm处,逐层次切开,逐渐进展到骨膜,将桡骨干骺端充分显示出来,以免对桡神经背侧感觉支造成损伤。运用尖锥钻打孔开髓,位置取骺端,在髓腔中置入前端预弯弹性髓内钉,髓内钉直径长度是桡骨干最小横径的1/2,利用手柄夹将针体夹住,保证针尖步入桡骨头。内部做好肘关节的翻转,将肱桡关节间空隙增大,支起桡骨头外侧,修改成角畸形问题,保证桡骨头关节面位置的水平。旋转髓内钉后,将剩余的侧方移位进行纠正。固定就绪后,将针尾剪短,在骨皮质外留置针尾,然后将切口缝合。术后运用石膏对长臂进行外部固定,固定时间达到3周后,将石膏拆除,对肘关节进行旋转,开展屈伸功能锻炼。运用X射线检查骨折部位,确定骨折愈合后,将固定物拆除。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统计两组患儿患侧肘关节前后旋转与左右屈伸活动范围,并进行比较。②两组患儿随访6~12个月后,观察术后愈合以及并发症状况,应用Metaizeau肘关节功能标准对患儿的肘关节功能恢复状况展开评估。优秀:解剖复位全部恢复,活动不受任何限制;良好:切斜角度为20°,前臂的前后旋转以及屈伸均处于20°;较差:不符合上述情形;治疗优良率为优秀与良好例数之和与总例数占比。

1.4 统计学分析

在SPSS 20.0软件系统中录入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行t、χ2检验比较,±s代表计量资料,P<0.05时说明组间差异显著。

2.结果

2.1 对比两组肘关节活动范围

经治疗,观察组患儿肘关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与屈、伸活动范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旋后活动范围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肘关节活动范围比较(n=16,±s,°)

表1. 两组肘关节活动范围比较(n=16,±s,°)

组别 旋前 旋后 屈 伸观察组 85.54±2.89 85.01±2.36 139.89±4.62 8.36±2.38对照组 72.68±18.59 85.01±2.40 130.28±3.69 6.14±2.15 t 2.734 0.000 6.501 2.769 P 0.005 0.500 0.000 0.005

2.2 对比两组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经治疗,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比较(n=16,n)

3.讨论

儿童桡骨颈骨折治疗的要点就是复位,若解剖复位不实际,极容易对前臂造成影响。因此,手术治疗应以完美复位为基础,尽量减少手术创伤,确保内固定的可靠性[3]。切开复位虽然效果优良,技术先进,能够满足复位方面的要求,但仍然无法避免手术创伤,有研究提出,运用克氏针内固定效果较好。由此可看出,选择适宜的内固定材料十分关键。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中使用的固定材料较为合理,设计的弹性髓内钉设计更加科学,切近于骨折生理结构,通常在应用皮撬拨实现复位,同样可以对成角出现的畸形进行纠正。合理应用桡骨骨膜、韧带完整性的优势确保复位维持,这种方法不会对血供造成较大的破坏,可以对医源性损伤进行预防。早期成人骨折治疗中多应用髓内钉,但在小儿骨折中同样效果优良[4]。本研究对选取的部分患儿应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儿的肘关节旋前活动范围与屈、伸活动范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优良率达93.8%,明显比对照组的43.8%高(P<0.05),效果显著。这一结果更加证实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对桡骨颈骨折患儿的可行性,可放心应用。陈士鹤学者在研究中表明:观察组实施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后Metaizeau评分优良率为16例(100%),对照组实施的切开复位克式针固定术后Metaizeau评分优良率为11例(68.75%),差异十分明显(P<0.05)。这一结果与本研究数据具有一致性,均表明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可提高治疗效果,更适合治疗桡骨颈骨折患儿。

综上所述,为桡骨颈骨折患儿应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可改善患儿肘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治疗优良率,临床值得推荐应用。

猜你喜欢

肘关节桡骨优良率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运动疗法联合可调式肘关节固定器治疗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