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结肠息肉患者应用胃肠镜下等离子射频仪的临床效果评价及对首次进食时间影响分析

2021-03-22辽宁省海城市中心医院辽宁鞍山1142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3期
关键词:等离子息肉胃肠

辽宁省海城市中心医院 (辽宁 鞍山 114200)

内容提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胃结肠息肉患者应用胃肠镜下等离子射频仪的临床效果评价及对首次进食时间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胃结肠息肉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胃肠镜下用高频电治疗仪行息肉切除,观察组患者采用胃肠镜下等离子射频仪切除息肉,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指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首次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结肠息肉患者应用胃肠镜下等离子射频仪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大大提升治疗效果,还能够缩短首次进食时间,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胃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目前临床多采用胃肠镜下治疗方式,比如激光、高频电、微波等[1]。微波在实际的运用当中,治疗时间长,见效慢,而激光和高频电在治疗时,要面临胃肠的蠕动,因此难以喷射到病灶部位,导致治疗效果不佳[2]。本文将对胃结肠息肉患者应用胃肠镜下等离子射频仪的临床效果评价及对首次进食时间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2017年5月~2019年5月,选取本院78例胃结肠息肉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34~65岁,平均(45.5±2.3)岁;病程2~5个月,平均(3.1±0.7)个月;镜下息肉直径1~3cm,平均(1.7±0.5)cm。观察组39例,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35~66岁,平均(45.7±2.1)岁;病程3~6个月,平均(3.2±0.5)个月;镜下息肉直径1~4cm,平均(1.5±0.4)cm。组间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患者经临床诊断为胃结肠息肉,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于本院完成治疗;排除标准:有严重脏器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不能耐受本次手术治疗方法。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胃肠镜下采用高频电治疗仪行息肉切除。患者进行麻醉,将肠道清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取方式,无蒂息肉直径小于0.5cm时,采用电凝治疗;直径在0.6~2.1cm范围内时,采用高频电切除;直径大于2cm时,采用分次彻底切除。

观察组患者:胃肠镜下等离子射频仪行息肉切除。患者提前做好肠道准备,采用PENTEX-300P胃肠镜和康普牌XVC-Ⅱ型等离子刀射频治疗仪(西安高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操作,根据患者息肉的大小,选择输出功率,一般在20~30W,时间在3~10s,在内镜的帮助下,采用点射等方法,切除息肉。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临床总有效率作为表达。临床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显效:患者内镜下息肉消失,无疼痛感。有效:患者内镜下息肉数量减少,患者伴随轻微疼痛。无效:患者内镜下息肉依旧存在,伴随强烈疼痛感。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结果数据进行比较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以±s及%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n=39,n)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首次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n=39,±s)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n=39,±s)

组名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 首次进食时间(h)对照组 61.17±5.31 7.98±2.87 32.11±5.18观察组 31.24±4.11 3.65±1.16 20.55±3.01 t 27.84 8.74 12.05 P 0.01 0.01 0.01

3.讨论

胃结肠息肉是一种消化道疾病,诱发原因主要是结肠黏膜上皮起源增生物,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患者的饮食等生活造成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3]。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胃肠镜下操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并且在治疗胃结肠息肉中效果显著。高频电治疗和等离子射频仪在治疗胃结肠息肉过程中运用较为广泛,而如果将高频电治疗和等离子射频仪两种方式进行比较的话,高频电治疗的应用会容易出现圈套器易折、易断的情况,通电后容易与组织发生粘连,产生火花,导致内镜损伤,并该方法的操作较为复杂,而等离子射频仪的操作较为简单,不仅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和治疗时间,还能够大大提升临床的安全性[4-6]。等离子射频治疗是目前临床比较新型的治疗胃结肠息肉的方式,它属于一种高频变速的正弦电磁波,它能够在70°C左右时,使得蛋白组织脱水,血液水分子汽化,从而达到切除息肉的疗效[7]。

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在胃结肠息肉治疗中,采用胃肠镜下等离子射频仪行息肉切除的效果显著,它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尤其缩短首次进食时间,患者正常进食,才能够更快的康复,更高效的康复。

猜你喜欢

等离子息肉胃肠
神秘的 “物质第四态”
白兆芝治疗胃息肉经验
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术后出血原因研究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S30408等离子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分析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