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塑文明规范,弘养正之风

2021-03-08余欣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

余欣桐

【摘要】一年级作为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桥梁”,新生在此阶段塑造良好的文明规范和行为习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甚至任一定程度影响着学生接下来的成长过程。为促进新生在入学后顺利适应学校生活,培养他们良好的文明规范,弘扬我校的养正之风,本文将从小学新生的表现行为以及相关对策等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新生;文明规范行为;行为习惯

一、小學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学期表现

在进入小学一年级学习之初,新生心里怀揣着忐忑和期盼步入了校园。学生心灵纯粹,也会为自己定下想要达成的目标,但往往事与愿违,他们在规则意识、个人自理能力、学习习惯和人际交往方面等都存在一定问题。

1.规则意识较为薄弱

一年级新生刚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他们年龄较小,思维发展都不成熟,行为处事大多以自己的心情为主。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舞台,当新生进入课堂学习,由于小学教育模式和幼儿园教育模式的差异,他们往往在课堂上不能长久地安坐,偶尔会小声地交头接耳和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特别是进入课堂后半段时间,注意力分散时,新生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课间十分钟是学生放松的时间,但因为新生天性活泼天真,所以容易出现对班级规则和学校校规的遗忘,控制不住地有追逐打闹、大声喧哗等违反规则的行为。

1.个人自理能力仍需锻炼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来看,新生在幼儿园期间已经在自主感和主动感有一定的发展,所以,新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个人自理能力。但是他们自理活动的前提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监督和指导,甚至是提供一定的帮助。进入小学后,新生需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对个人的自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需求和能力存在矛盾和落差,就导致班里经常出现垃圾乱丢、个人物品不能及时收拾整理好、桌椅不能整齐摆放、抽屉里书本乱放、文具经常丢三落四,中午午休时,起床后被子不能叠好,甚至有新生连鞋带都不会绑。

3.相关学习习惯还未形成

部分新生的课堂听讲效果不佳,存在走神、玩东西或者随意说话的现象;有的学生只注重需要检查的书写作业,对复习和预习类的口头作业不够重视;许多新生在阅读、书写、坐姿和握笔姿势等都存在很多陋习,新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玩心很重,放学回家后很难会主动学习或者复习学科知识。

4.人际交往的处理能力仍需提升

由于现在很多学生在家备受长辈宠爱,个人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小碰撞,而基于不成熟的处理方式和自我化意识,所以,往往小事变大事,反而不利于自己的交往和同学产生矛盾。因此,一年级也是教师接到告状频率比较高的年级,仍需要教师去协调解决。

二、改善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学期表现的对策

针对以上一年级新生在入学后存在的问题和表现,在此重点以学校视角来提供对策来帮助新生更好地进行入学适应和过渡。

1.加强幼小教育的双向连接

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教育模式差别甚大,学生在幼儿园的教育以游戏为主,所以,新生入学前对小学教育的了解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先一步了解小学生活和学校要求,让新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我们可以带领新生学前班的学员参观小学校园、开展一次课堂、观看小学一日常规学习视频等,让这些小小新生做到心中有数,心有准备。

2.布置环境,熏陶行为

新生“初出茅庐”,学校应该布置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更快地融入校园生活。干净整洁的课室,配套齐全的课桌椅,丰富有趣的图书角,五彩缤纷的墙报,趣意盎然的绿色植物,这些都能加快新生融入新生活。根据《教育学》中的常用德育方法——陶冶教育法,环境陶冶能借学生所处的环境对其的思想品德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于润物细无声处产生影响。所以,除了班级布置适宜的环境,学校也可以在走廊和宣传栏上进行文明规范教育,让学校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扇橱窗都能成为学生们的“老师”,时刻提醒他们规范好自身的行文规范。

3.强化意识,养成习惯

(1)巧用口令

针对新生需要养成的校园文明规范行为涉及多方面:上课、课间、活动、放学、纪律、卫生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成为其中的引导者和领路人。方方面面的要求让这些新生焦头烂额、应接不暇。按照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现阶段的学生集中注意力有时效性,单纯的说教他们难以理解。而简单易懂、幽默有趣的口令儿歌便成为了学生们理解的突破口,帮助他们从口令中了解文明规范的要求,并带领学生根据口令的提醒,自觉按照口令行事。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方面设计口令,如,课前准备口令、课堂纪律口令、课间文明口令、表扬口令等,随时随地提醒新生的方方面面。例如,上课铃打响后,学生可以边拍手边说口令:“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书和文具盒,摆在桌子上,不做小动作,上课要听讲,发言先举手,回答要响亮,学会守纪律,做个好学生”在口令的带领下,新生们把上课要求重温,进一步提醒自己需要做好的方面。

口令大多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有利于学生对照口令观察动作是否到位,适时地诵读,让新生能在读中学、在学中读,不知不觉行为得到规范和强化。

(2)反复训练

一年级小学生的记忆力、自制力发育还不成熟,教师讲解过的知识和要求,经常是很快忘记,所以,新生要培养规范的校园文明行为,需要教师带领新生反复练习和训练。

为培养新生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教师每节课前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摆放情况,通过反复的练习强调,让新生养成课前准备的好习惯。还有课堂中注意训练纠正新生的行为举止,明确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写字姿势、举手姿势、读书姿势等,教师配合口令不断练习,持之以恒,让新生逐渐纠正自己不好的行为习惯。

4.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根据常用的榜样示范法,给新生提供具体可参照的模范,更容易让新生模仿学习。因为这些榜样能把行为习惯、道德规范表现得更加直接、典型,因而给人更大的影响,也符合了人的认识由直观到抽象的发展规律。所以,教师自身需要注意端正自己的行为,也可以在教学时适时向新生介绍名人、伟人、英雄等人物,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典范。同时,教师也可以从班级内发现好的学生榜样,形成从点到面的影响。

5.重视培养,提高自理能力

进入一年级后,跟幼儿园相比,对新生的自理能力要求更高了。所以,在入学初期,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他们需要独立完成的事情,最重要的是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方法或详细的具体做法,让他们有例可循。例如,每天都需要的喝水和打餐,还有文具书本的摆放收拾方法,柜子抽屉如何整理干净。当下,不少学生遇到问题,家长们大多选择会帮助他们完成,所以,学生的实际处理能力和动手能力还是不成熟的,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同时,教师可以发挥集体和榜样的力量,正如马卡连柯所说:“让集体力量和个人力量互相转化,让优秀的个人力量帮助影响待进步的学生”。

6.激发兴趣,培养学习能力

一年级新生们注意力集中时间更短,容易出现走神、倦怠的现象,甚至迟迟不能进入课堂。然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课堂开始,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可爱形象、旋律优美的音乐、适当的多媒体视频、灵活的游戏吸引学生投入课堂,保持学生充足的好奇心和兴趣。如,语文课堂中枯燥的拼音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系列精彩的情境:孙悟空取西经、羊村中的喜羊羊、海底世界中,通过一个个关卡游戏的串联,在欢乐的气氛中增长知识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这些不断累积的好奇心和兴趣也将成为新生接下来学习能力提升的基础。

7.创设氛围,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在父母長辈的包容下,特别是当下的新生提早接触到网络世界,普遍个人意识有所增强,在人际交往中则更多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在校园和班级这个“小圈子”中,一年级的新生难免就会各种“碰壁”。他们并非不想和同学交往,而是不懂如何与人交往。所以,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问题,设置情景,从课堂的练逐渐拓展到日常的交往中,生活中很多新生都会遇到的分享问题,经常因为借东西导致吵架有纷争。在幼儿园常接触的分享教育,在一年级甚至以后的年级遭遇“瓶颈”。大多数学生不再乐于分享,但并不代表不乐于助人,更多原因可以归咎到新生的个人的整理能力上,应该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收拾整理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就这方面的情况,邀请学生展示,并分析原因,让学生在理解中更好地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同时,教师可以举行丰富的班级活动,给予新生更多培养人际关系的机会,并给新生创造一些在公开场合发言的机会。

三、结语

一年级新生的行为规范学习越来越成为一年级入学教育适应时期的重点,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等培养,对未来的成长之路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是影响个人行为习惯的塑造,还影响到班级精神风貌的形成。近来,很多教育工作者的目光都聚焦在新生行为培养塑造上,但如何落实并给予教师实在可行的对策,是我们首要的目标。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一年级学生及教师面临的困难和疑惑,从加强幼小连接、环境熏陶、强化意识、养成习惯、培养能力、树立榜样、参与活动等方面阐述建议。

参考文献:

[1]李佳怡.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0.

[2]宁慧鸿.小学低年级规则教育的内容及实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3]李小花.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J].学校教育研究,2019(10).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探究
中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关于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职教体系背景下的职校学生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
征友启示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创新学习学生行为习惯与能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