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策略

2021-03-08江敏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三年级习作教学农村小学

江敏菲

【摘要】小学三年级是学生进入“习作”阶段的起点,是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与形成的关键时期,并且为小学阶段的习作学习起着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农村小学的学生因为阅读量不足,生活素材单薄,容易出现“习作难”的情况。因此,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几点改进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三年级;习作;习作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习作水平体现的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反映其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同时,习作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习作教学中,虽然部编版教材相对于人教版教材在习作部分已经有所改進,但是,“教什么”和“怎么教”依然是教师需要不断琢磨的问题。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如何实现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的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学生的习作自信心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学生习作以及习作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在习作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作文内容空洞

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小学三年级,学生要经历从“写话”到“习作”的转变过程,并且要学会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素材和有新鲜感的词语。现实中,大部分的学生在习作中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不强,明明有想写的内容却不知道怎么表达,即使可以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也总是写不具体。而且笔者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发现,有部分学生的习作出现语言重复的现象,对于同一件事情,只会使用类似的语言进行重复表述,不能将过程表述清楚。这样一来,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缺乏逻辑。

(二)学生的习作思路受限,容易出现“雷同文”

小学三年级的习作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学生应在不断的练习中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但是,大部分学生的习作思路都会受到书本上的例子或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例子影响。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主题为《我眼中的缤纷世界》,笔者在批改学生习作以及与语文教师的交谈中发现,很多学生都写到“我和妈妈去买菜,在路上看到好几只小蜗牛正在地上爬……”而且作文接下来都是写观察蜗牛的过程,内容大多相似。出现这样的“雷同文”其实就是学生的习作思路受到课本上的例子的影响。

(三)学生习作习惯没有养成

小学三年级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和习作习惯的重要阶段,对于接下来的习作学习起到一个奠基作用。如果在学生初学习作的时候能够激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乐于表达,并且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那么,对于以后的习作学习就会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在现实中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同时,教师也未能让学生养成习作前观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习作等习惯。

(四)教师的习作教学时间不够充裕

每个学期的语文学习一共有八个单元,课内习作教学大概是八次。一般每一次的习作教学都会安排两个课时去完成,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时间是比较紧凑的,没有足够的时间同时兼顾教师指导和学生的堂上练习。在实际中,教师普遍都会在课堂中花费比较长的时间在讲解和指导上,这样一来教师讲的内容多了,学生的堂上练习的时间就会比较少或者完全没有,很多时候,学生的习作只能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去完成,这样一来,教师就难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即时掌握情况,不能进行即时反馈。

(五)习作评改缺乏个性化指导

在习作教学过程中,习作的写前指导、习作过程的指导、习作评改的指导对于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都有着至关要紧的作用。习作评改的内容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反馈,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上,大部分学生只能根据教师在习作中的批注、评语去进行修改,有部分学生甚至看了评语都不知道怎么修改。其实,如果学生只看教师的书面点评,很难从根本上明白自己的习作为什么要这样修改。而且,教师也很少在每一次的习作批改后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不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点,这使一些习作能力不足、面临习作困难的学生难以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从而也难以提升其习作水平。

二、改进习作教学的策略

作为语文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在教学上做出一些调整。因此,针对以上提到的问题,笔者尝试提出一些能够改进教师习作教学的策略:

(一)注重习作教学的整体性,奠定学生的习作基础

部编版教材的编写组在编写之初便确定习作部分在教材中的相对独立的地位,习作不受限于单元主体和文体,这给教师的习作教学带来很大的自由空间。那么,习作的独立地位是否就意味着习作教学可以跟课文教学割裂开来呢?其实,在主题和内容上,课文教学和习作教学都是融会贯通的。部编版教材大部分单元学习的课文和习作都是紧扣同一个主题,可以说,课文的学习是习作学习的铺垫。因此,如果要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把握单元学习的整体性,教师在备课之始便应该综合把握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挖掘课文与课文之间、课文与习作之间的联系,思考如何将知识串联起来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在单元备课的基础上再进行课文备课,并且在实施课文教学的时候注重渗透习作方法,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并且给予学生进行小练习的机会。例如,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练笔,教师即时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反馈。写小片段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只有平时多练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到了学习习作的时候学生才会因为有基础而不觉得很难。

(二)创新习作教学形式,实现有效的习作深度教学

教师应开发和运用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并且根据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性原则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浅入深地掌握知识和习作要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习作的相关知识。

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如何让学生真正地乐于学习和乐于表达,是大部分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而习作教学形式单一枯燥,是学生觉得习作课堂无趣的原因之一,学生在课堂上难以真正地体会到学习习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师必须具有创新课堂的思维,丰富习作教学方式。在当下的习作教学课堂中,很多教师进行仅限制于课室教学,并且以教师讲授为主。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部编版教材三年级的习作教学也强调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体验。因此,创新习作教学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教师要巧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材料。其次,教师要学会根据习作主题巧妙设计活动,丰富教学活动。例如,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做小实验,又或者是教师和学生各自做小实验然后再进行实验分享会;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其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培养学生习作前的观察习惯以及整理习作资料的习惯,让学生养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习作的习惯,注重学生的卷面书写。

(三)深入解读部编版教材习作特点,明确教学重点

部编版教材习作编写具有能力序列化、编排立体化、题材生活化以及指导具体化的特点。从三年级教材的习作部分进行分析,习作具有题材广泛、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观察能力与想像能力的培养以及更具趣味性和操作性的特点。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些特点进行习作教学呢?笔者认为,有以下这几个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其一,根据习作的特点明确教学重点。首先要弄清楚通过习作教学学生需要掌握什么习作能力和习作技巧,并且在掌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然后在课堂上有重点地进行教学;其二,根据习作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比如,三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是要求学生介绍一种植物的,那么,教师可以将课堂“搬”到课室外面,可以让学生在校园植物比较多的角落进行观察,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以及记录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学生再进行观察活动的时候也能运用到所掌握的观察与记录方法。无论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最终还是需要安排分享讨论的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通过课堂学到的知识与方法,这样教师可以得到即时教学反馈,学生也能在分享讨论中巩固知识。其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以及课堂效果反思教学,做出适当的调整。

(四)优化写前指导,善用“制图表”方式指导写作

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写前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写前指导是否到位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习作质量。在实际的习作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会在写前指导下足功夫,但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那么,学生在课堂中接收到的有效信息能有多少呢?这是教师需要考量的问题。近年来,思维导图在学习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并指导学生写出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是一个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学习习作的方法。此外,在写前指导中教师可以设计观察练习表、实验记录表、写作提示表等都能够让学生的习作过程变得更加容易下笔。而无论是思维导图表、写作提示表还是观察练习表、实验记录表,目的都在于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只有写作思路清晰了,那么作文的架构才会清晰。如下图所示。

(五)融合多种习作评改方式,增强学生的习作信心

融合多种习作评改方式,即在习作评改环节中采用教师评改、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改等方式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而不是仅仅依靠教师评改。

目前,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时间安排紧凑,在习作评改方面,大部分教师都会选择以教师评改为主,这样的方式虽然效率高,但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一来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往往在批改习作的过程中不能将学生习作存在的问题都揪出来;二是有些学生不重視教师的旁批和评语,在习作修改的时候敷衍了事。因此,融合多种习作评改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习作评改环节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指出其他同学的习作不足之处的同时也能发现自己习作需要改善的地方;而让家长参与到习作评改中,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孩子的习作状况有所了解,也可以帮助指导孩子进行修改,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提高习作能力。

融合习作评改的方式有很多,例如,教师可以举行点赞习作活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习作写好后,匿名张贴在墙壁上,每个学生来当鉴赏者,给喜欢的习作点赞,标记在作文纸上。规矩是:一周内,学生要争取把所有习作都读完,并且积累欣赏的句子,评出“妙语连珠奖”并预测谁是这个单元的“小作家”。如果能够预测准确,就可以获得“慧眼识珠”的称号。每个学生会很看重自己的作文被多少人关注,得了多少个赞。一周下来,会知道谁是“小作家”,谁获得“慧眼识珠”的称号。在评讲课时,教师请“小作家”朗读自己的文章,介绍自己的写作过程,启发大家的思维。并请预测准确的学生来谈谈看好该作文的原因,帮助大家了解写作的标准。最后,教师做总结,细致点评优秀作文,让学生学会品读、修改、学习写作技巧。

(六)促进家校合作,双方共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教师和家长共同配合,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三年级是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往往会因为生活经验少,词汇积累少而存在比较多的困难,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引导。现在,学校普遍都是大班教学,对于教师而言,如果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由于精力和时间有限,显然会感到力不从心。要是家长能够在学生习作过程“帮一帮”“扶一扶”,对于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具有非常大的帮助。首先,家长有时间可以带自己的孩子去体验生活,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例如,要写关于“玩”的习作,家长可以带孩子去玩一玩;要写关于“放风筝”的习作,家长也可以先带孩子体验放风筝;并且在每一次的体验中引导孩子关注每一个细节;这样当教师进行习作教学的时候,孩子就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其次,在孩子习作之前,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理清思路,根据教师给的写作提示引导孩子思考,写出大纲,然后让孩子独立完成习作。接着,等孩子完成习作之后,家长可以让孩子读一读,将自己写的内容分享给家长听,家长再检查孩子的字词是否有误,文章的语言是否流畅……找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初步引导孩子修改。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也能学会自己发现需要修改的地方。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除了教师、学生的因素之外,家长的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黄文锋.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

[3]陆永存.创新视角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J].才智,2018(1).

[4]马冬雪.基于“生活教育”思想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5]杨瑞.小学生习作“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

[6]叶永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1).

[7]吕雪珂.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8]孙文静.小学三年级语文习作教学问题及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5.

[9]王露.聚焦“观察”,学习表达——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J].小学教学研究,2018(28).

猜你喜欢

三年级习作教学农村小学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三年级足球脚内侧踢球教学设计
对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Fun time板块教学的思考
三年级英语对话课错例分析及评价作业探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