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水文化的“水”性特质

2021-03-08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33期
关键词:扬州文化

齐 俊 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种文化的特质必然是由早期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共同决定的,而其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又都与一个群体生存的自然环境及资源的状况相关联,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是这种关系的反映。扬州及长江江南沿岸区域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研究文献从扬州与大运河的密切关系以及描述扬州居民休闲生活“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的流行语中,把扬州地域文化称为水文化,但对扬州水文化的特质,即区别于其他区域的文化特点的诠释还不够明确。扬州起源于运河,从其诞生起就带有了“水”的基因。这种基因后来成为水文化生成的特色,即水文化的本质属性,这就是扬州文化所具有的中和性、流动性和包容性特质。在后来的文化发展中,运河之水又进一步培育了扬州文化的这些先天特质。

中和、忍让的文化基调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扬州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点,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自隋炀帝开通运河以后,扬州逐渐成为南北东西商运船舶汇聚地,经济繁荣。

水的物理属性是指其在常温下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相对于固体呈柔弱属性,相对于气体又具有一定的粘性。水的化学性质则属中性,既没有碱一样剧烈的融解性,也没有酸那种强力的腐蚀性。相对而言,水是平和、柔顺的液体,由此滋养的扬州(包括江南沿岸区域)水乡文化,最突出的性质即是平和,“扬州的波光潋滟锻造了扬州人智慧博大、温和宁静的如水品格”。扬州人性格比较温和,个性不张扬,语言和行为方式都表现出温和的品性。扬州人语言轻柔,发音多带有“嗲”气,即使吵架时也少见怒发冲冠、声嘶力竭的情形。在表示不满和气愤时,语言多带“阴损”,较少大声呵斥。人们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常试图以说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当事人大都会找家族的长辈,或一些当地德高望重、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来“评理”。

扬州饮食非常有名,“扬州三头”、游大运河、瘦西湖的船宴都是古代达官贵人的专好。扬州的饮食在质量和花样上都很有特点,特别是“扬州饮食华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夸视江表。”(万历《扬州府志》卷20《风俗志》)淮扬菜是以扬州、淮安一带为中心形成的菜系。淮扬菜系的基本口味是稍带甜,不辛辣,“甜咸适中,南北皆宜”,这是因为淮扬菜多起源于“船宴”。在运河上行船的人或乘客南来北往,为了满足众人的需求,就形成了适中的口味,不仅菜肴方面如此,酒水也是如此。扬州的“三沟一河”酒,入口没有酱香型酒那种特殊的香,既不像北方的酒那么烈,也不像长江以南地区黄酒那种味,而是一种相对“平和”的酒水。

扬州休闲阶层特别喜好悠然安神的茶韵,扬州本地不产茶,却离不开茶。“扬州人好茶,清晨即赴茶室,枵腹而往,日将午,始归就午餐。”(《清稗内钞·饮食类》)扬州的茶肆一般不叫茶馆,而叫茶社、茶楼、茶坊。究其原因,扬州的老茶社大多与花园连着,或者茶社本身就是花园。在优美的景观中,品尝沁心入肺的茶韵,这似是心灵的洗涤、品性的修行。

扬州的秧歌、运河的号子闻名遐迩。运河水相对平稳和缓,天然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扬州稳重、质朴的地域文化特征,“在水乡地区更发展孕育了婉约、多变、轻柔的音乐风格”,运河号子也多表现出平稳、优美、抒情、如歌等特征。扬州评话、扬剧很少以战争、武斗为题材,艺术中较少有血腥的场景描述。扬州评话、曲艺汇被称为沿河漂泊的曲艺。扬州评话是休闲文化,比戏剧更为简便,单人、无复杂道具、不需正式的场所。扬州评话的风格是叙事诗式的语调平缓,注重声情并茂,像一条流淌的河流,偶尔泛起一朵朵浪花。

扬州有着浓缩风情的书画艺术,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四大名著、《金瓶梅》、三言、二拍、《聊斋志异》等古典小说中都有以扬州为背景的情景描写。清明上河图、姑苏繁华图等名画的场景也多出自扬州。

扬州精巧美观的工艺美术,饱蘸民俗的工艺制作天下闻名。扬州漆器是中国特色传统工艺品种之一。早在秦汉时期,扬州彩绘和镶嵌漆器制作工艺就有很高水平。扬州漆器造型稳固雅致,做工细腻精巧,色彩和谐匀称,光泽柔和腴润。其装饰艺术,既具有中国特色传统工艺,又具有富丽沉静的民族特色。到明清时代,扬州成为全国的漆器制作中心,盛极一时。其工艺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驰名中外,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流动、渗透的开放文化形态

水是自然流淌的,具有流动性、渗透性。水无孔不入,仿若明察;发源必自西(归宿必处东),就是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就是善于变化。水的渗透并不改变事物,只是稀释物质。水只是中介,作用是改变事物的浓度,并利于传播物质和能量。水是开放的,水是系统开放的促进和推动因素。河网分叉,而每一小支流又与主流相联通。

扬州地区内的人口流动较大,在上世纪中期,每年都有“上河”民工到“下河”去帮忙收割、种水稻。由于河流的改道、低田变湖泊、湖泊干涸变田地等原因,内部居民区时而发生搬迁、新建的状况。历史上也时有外地的居民迁到扬州定居。扬州人喜欢动,不甘静,所谓“树动则死,人动则活”,对新的事物总怀有好奇,对新世界抱有向往的欲望和精神。在新中国诞生前,扬州许多人都到了广州、上海、苏州等地去打工、谋生。流动性,还表现在生活方式上,扬州的街坊邻里之间喜欢串门,只要有空闲,就会串门聊天,扬州人称“嗒淡话”。串门聊天曾是人们获得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至今还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一个人吃饭时端着碗就直接到邻里家去,人们称这为“拐碗”。

需要注意的是扬州人的流动是一种为了更好地生存、创造价值的主动性流动。事实上,外出的扬州人大多带有一些技艺,或者是为学习某种技能而外出。“扬州三把刀”也就是由外出的扬州艺人闻名海内外的。扬州服务行业、工匠技术领域的能工巧匠也曾非常有名。

处于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口,扬州是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河运川流不息,商旅来往频繁,所以扬州是国内外的开放门户。元以后国内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通过运河来到扬州,同时国外传教士、商旅者等沿运河访问扬州者也日渐增多,曾在中国进行科学考察的李约瑟说道:“如果说中国曾有一个特征比其他方面更能给早期的现代欧洲旅行家留下印象的话,那就是为数众多的航道和运河。”马可波罗来中国,到扬州流连忘返,就在扬州做了3年地方官员。鉴真东渡弘法,圆仁跨海求经,一个出发点是扬州,一个目的地是扬州。扬州文化的许多元素也是从外部流入的,因为扬州有更好的人文环境,在此能够更好地发展起来,例如,评话起源于北方,清代流传到了扬州,并在扬州繁荣起来。扬州交往、交流频繁,方式多样,利于文化传播。加上地貌、水域的改变,以及河运发展的需求,其培养出来的扬州水文化是流动的、开放的文化。

包容、融合的多元文化要素

水能上天入地,也可说是包天包地,能渗入、融解、中和各种非生物,滋养一切生命体。

扬州地区的人群群体是多元的。由于搬迁,扬州地区的许多村庄,远不像中原地区的家族管理,家族关系一般不是主导关系,内部成员及组织都是多元的,在习俗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有的地方仅隔一条河流,民俗习惯就有所不同,但人们都能够互不干涉,相互包容。晚清著名画家王素所作的《运河揽胜图》真实记载了清代扬州邵伯运河的市井风情,画作上神态各异的人物多达数百名,涵盖了渔民、农夫、商贩等诸多行业。

除了正式群体,还有各种以兴趣、爱好等为基础的非正式群体,或是就某一事件组成分工协作的临时群体组织,例如组织合作挖河、固堤、疏通河道时需要人数众多的民工队伍,要求多方临时配合、合作。

扬州还有随水流转的戏曲,内容丰富多彩、语言诙谐的扬剧,如拔根芦柴花、茉莉花等轻柔、优美的旋律。“扬州戏曲的发展,与其作为南北货物的集散地一样,不仅有本地土班的发展,并且各地戏曲伴随着商人的集聚和流动汇聚于扬州。”各地不同的戏曲风格在扬州交融,形成了多元的戏曲文化。扬州戏曲文化呈南北融合多元化的特点。康乾时期,扬州戏曲十分繁荣,盐商云集,家班兴盛,各种声腔在此演绎,促进了戏曲的交融和传播。为迎接皇帝南巡,“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扬州本土戏曲文化在此基础上萌芽,并形成了具有地方语言特色的扬剧、杖头木偶和扬州评话。

“扬州画派”由乾隆年间活跃在扬州画坛的一群革新派画家组成。由于他们追求一种奇特而不入主流的风格,被正统画派视为“怪物”,通常被称为“扬州八怪”

(注:按扬州话“八怪”就是奇奇怪怪,“八怪”与数字“八”的关系不大)。扬州八怪画派的作品大胆突破了形式主义画风的束缚,以一种清新、独特的姿态振奋了画坛。就题材来看,除了通常的梅、兰、竹、菊外,他们还喜欢一些“正统”画派鄙视不屑的市民生活和普通劳动者的生活题材,甚至破墙、破盆、乞丐、纤夫、葱蒜、鱼虾等。他们的画体现了扬州当地平民生活的风尚和爱好,体现出了对现实社会的抗争;其通过形象、构图等赋予作品以某些新思想或情感,以创新自己的风格。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郑板桥集》,“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以后,不留一格”,是“无古无今之画”。

扬州是资财雄厚、富甲一方的大盐商们的聚集地,官私园林数量众多。“丁家湾88号许宅现存前后三进院落……原籍歙县许氏自清代至扬城,历经六代奋斗,终在清时成为著名的盐商……”东关街、南河下、丁家湾等历史文化街区至今仍分布着众多保存完好的盐商宅第、私家园林,其徽派建筑风格体现了扬州对外商的接纳和包容。“江南名园”“八大名园”,无不享誉盛名。小桥流水几乎是所有扬州园林必备的元素。园林景观精致、静谧,而又不失动态,可谓静中有动,动中藏静,“冶春园、瘦西湖都是集锦式的滨水园林群落,综合北方皇家园林、江南园林特色,并向苏州、杭州私家园林借鉴,成为阴柔阳刚的结合”。

即使是扬州菜肴,也呈现出了多元特质。淮扬菜在烹饪技法上讲究炖、焖、煨、焐的文火烧煨烹调,在造型上讲究色、香、味、形、器五方面俱美。至今,像云林鹅、叫花鸡、松鼠鱖鱼、文思豆腐、大煮干丝等淮扬菜仍名闻遐迩。因为交通便利,交流迅捷,各种特色饮食文化相互交流,广泛传播,使得扬州饮食菜肴花样品种丰富,南北口味兼容。

对外部文化的接纳、吸收、渗透和交流传播形成了扬州文化的多元要素并列,多种风格共存,相互包容,相互融合。扬州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只要不侵犯别人的利益,不违背道德规范,大都能容忍奇异的言行,所谓“见怪不怪”。

扬州文化是因水而生的群体集聚,具有应水而兴的信仰观念,缘水而成的民风习俗。中国和西方的许多哲学家都把善作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和追求的永恒目标。尽管文化存在差异,但对善的基本意义的理解却是一致的,善即仁慈、柔和、平顺,从而美好。老子曾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老子用水隐喻人类善的品德,那么水应包含了善的特质基因。确实,文化形态像水的存在方式,信仰和观念自然平顺地渗入社会成员心中,冲刷人们的灵魂,这种方式并不强迫人们做什么,但人们却能感受到它的滋养,自然地接受洗礼,规范自身的行为,这是人类社会理想状态。水文化是中性文化,它根植于生态,难以评判其好坏,只是人们的选择而已。扬州水文化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生动实践。

猜你喜欢

扬州文化
文化与人
扬州茶韵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谁远谁近?
扬州的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