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论语》

2021-03-08

文化产业 2021年33期
关键词:仪态六艺周公

《论语》 述而篇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译文】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评析】孔子是礼乐制度的大力推动者,仪态总端着很累,不端着又没了规矩。好在人除了工作以外还有生活,休闲随性,贴近生命本真。入世为角色主体,有责任;燕居为本色主体,有自由。孔子是使命感很强的圣人,也是热爱生活的平常人。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译文】孔子说:“我衰老得很严重,已经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评析】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自称他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活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中。”

【评析】这一章讲述的是孔子教导弟子进德修业的秩序和方法,层次分明,像一个教学大纲。《礼记·学记》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孔子说:“只要是拿着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评析】这一章中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意思是不分贵族与平民,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要再教他更多的东西了。”

猜你喜欢

仪态六艺周公
论周公的法理学说
周公攝政未稱王申論——兼論周公二次東征與營新邑
雪(新韵)
长沙市六艺天骄星城园学生作品展示
回忆
如何对幼师女生进行仪态与气质塑造
御风六艺
马一浮“新《六艺》论”论稿
作报告的学问
春节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