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日门诊教育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2021-03-07房樱秀郭海英张清兰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期
关键词:门诊研究组血糖

房樱秀, 郭海英, 张清兰

(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 妇产科, 广东 珠海519000)

高血糖状态利于胎儿的生长及胎盘的高能量代谢, 但妊娠期发生糖代谢异常或合并症病情明显加重, 可引发妊娠期糖尿病, 过程较为复杂, 对母婴的危害较大, 属于高危妊娠, 需予以高度重视。 由于多数患者表现为多饮、 多食、 多尿等特点,可引发多种并发症, 加上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孕妇多处于焦虑、 自责等情绪中, 因此需给予密切关注[1-2]。 本研究旨在探讨一日门诊教育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选择2019年5 月至2019 年12 月我院门诊收治的60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纳入标准: 符合 《妇产科学》[3]中相关诊断标准; 孕24~ 28 周进行耐糖量检测确诊; 足月分娩, 单胎。 排除其他内外科疾病患者。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 例。 对照组年龄23 ~ 34 岁, 平均 (28.03 ± 2.11) 岁; 孕周28 ~ 36 周,平均 (33.11 ± 0.23) 周。 研究组年龄24 ~ 35 岁, 平均 (28.05± 2.14) 岁; 孕周27 ~ 36 周, 平均 (33.13 ± 0.25) 周。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模式: 患者于医院营养门诊接受一次健康宣教, 告知饮食原则 (少食多餐, 控制糖摄入量),提倡适当运动 (散步、 游泳、 有氧健身操等)。 研究组采用一日门诊健康教育模式: ①成立健康教育小组: 小组由产科医生、 营养师、 护士组成, 以面对面的教育模式为主, 对患者进行综合性干预。 ②患者由受过培训的护士进行全程陪护, 具体安排为: 早上8:00 监测空腹血糖, 指导患者食用早餐; 9:00 参加健康教育课程, 通过视频、 模型等方式讲解疾病的危害, 告知营养知识及运动方式; 10:00 监测餐后2 h 血糖, 可进行适当加餐; 10:30 进行适当休息, 并观看营养视频; 11:30 安排午餐, 进行自由活动; 13:30 监测餐后血糖; 14:00 讲解全天饮食结构, 现场指导有氧运动; 15:00 适当加餐, 再次学习营养知识, 指导自我监测血糖; 16:00 总结学习知识, 并指导晚餐。③调查随访: 宣教结束后调查的患者知识掌握情况, 指导患者记录每日食谱与血糖情况, 通过微信群的方式进行每日监测。

1.3 评价指标①妊娠结局: 记录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 包括羊水过多、 妊娠期高血压、 巨大儿、 新生儿低血糖等。 ②疾病知识掌握及遵医行为评分: 以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 总分0 ~ 100 分, 分值越高, 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越好;遵医行为包括运动、 饮食、 血糖监测, 总分0 ~ 5 分, 分值越高, 遵医行为越好。 ③焦虑及抑郁评分: 分别采用焦虑自评表(SAS) 与抑郁自评表 (SDS) 评定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 标准分=粗分× 1.5, SAS 分界值为50 分, SDS 分界值为53 分。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行t 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妊娠结局研究组羊水过多、 妊娠期高血压、 巨大儿、 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比较 [n (%)]

2.2 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及遵医行为评分研究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及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及遵医行为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及遵医行为评分比较 (±s, 分)

组别 n 疾病知识掌握评分遵医行为评分运动 饮食 血糖监测研究组 30 86.29±6.77 3.56±0.36 3.67±0.42 3.39±0.45对照组 30 61.25±5.21 2.74±0.22 2.39±0.39 2.44±0.36 t 16.055 10.646 12.232 9.029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 焦虑及抑郁评分干预后, 两组的SAS、 SDS 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的SAS、 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 (±s, 分)

表3 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 (±s, 分)

注: 与该组干预前比较, *P <0.05。

组别 n SAS 评分 SDS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 30 50.21±3.40 31.06±2.24* 45.98±4.15 28.77±2.62*对照组 30 50.23±3.44 40.39±2.86* 46.87±4.18 36.54±3.04*t 0.023 14.067 0.828 10.604 P 0.982 0.000 0.411 0.000

3 讨论

目前, 我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在10% ~ 20%, 加上饮食结构的改变, 发病率逐渐增加, 可导致孕妇流产; 抵抗力下降从而增加感染; 羊水过多, 增加难产、 产道损伤发生率; 巨大儿、 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升高等, 因而保障母婴安全, 对患者进行合理干预尤为重要[4]。 目前改善母婴结局除了给予适当的胰岛素治疗外, 主要通过健康教育对患者的饮食、 运动等进行指导。 饮食治疗是妊娠期糖尿病最为基础的治疗方法, 研究[5]表明, 调整饮食结构是使血糖维持正常范围的重要手段, 合理的饮食可有效控制血糖, 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适当的运动也是降糖的方法之一, 利于控制体重, 减轻胰岛素抵抗。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常规干预主要采用直接的宣教, 但由于就诊时间限制, 患者掌握的知识有限, 从而依从性较差,且在执行上存在一些误区, 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 母婴结局改善不明显。 管理妊娠期糖尿病主要遵循 “五驾马车” 原则, 即饮食治疗、 健康教育、 运动治疗、 药物治疗与血糖监测, 五者息息相关, 相辅相成[6-7]。 一日门诊教育模式以人为本, 通过面对面的教育模式对患者进行指导, 将 “五驾马车” 原则具体落实。 在一天内计划性制定健康教育模式, 通过患者的亲身体验进行饮食搭配、 营养结构学习, 从而使患者快速了解饮食疗法, 缓解不良情绪, 提高治疗依从性; 通过视频、 图片、 模型等学习营养、 运动、 血糖监测知识, 提高患者知识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8]。 一日门诊教育模式是由专职医生、营养师、 护士共同参与的科学管理方式[9], 可规范患者的管理, 避免漏诊, 集中的管理模式利于患者实践、 交流与学习。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后, 研究组的妊娠结局、 疾病知识掌握、 遵医行为、 焦虑及抑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表明一日门诊教育模式可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 提高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遵医行为, 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

综上所述, 一日门诊教育模式可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 提高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遵医行为, 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门诊研究组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门诊支付之变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