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对下肢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1-03-07黄彦漆启荣胡英东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期
关键词:疼痛感成功率下肢

黄彦, 漆启荣, 胡英东

(惠东县人民医院 麻醉科, 广东 惠州516300)

手术是临床治疗下肢疾病的常用方法,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但由于手术创伤的影响, 患者术后会出现疼痛感,影响其术后恢复, 并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1]。 为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感, 临床多应用股神经阻滞进行镇痛。 本研究观察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连续骨神经阻滞对下肢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 年5 月至2019 年11 月在我院行下肢手术的108 例患者, 根据随机抽签结果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 例。 实验组: 男性31 例, 女性23 例; 年龄50 ~ 78 岁, 平均年龄 (63.71 ± 5.67) 岁。 对照组: 男性33 例, 女性21 例;年龄49 ~ 77 岁, 平均年龄 (63.28 ± 5.73) 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对照组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 在腹股沟韧带下2 cm 位置标记, 以此为穿刺点, 将神经刺激仪和穿刺针连接, 电流为1 mA, 进针后若发生四头肌收缩, 则将电流降低为0.25 ~ 0.35 mA, 若肌肉收缩情况持续, 则表明准确定位, 回抽后注入20 mL 麻醉药物, 并将电流调回1 mA,若肌肉不再收缩则表明阻滞成功。 实验组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 采用超声扫描, 根据超声图像与平面内技术进行定位与神经阻滞, 具体操作同上。

1.3 评价标准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阻滞成功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2]评价两组患者术后6 h、 12 h、 36 h、 2 d 的疼痛情况, 评分范围为0 ~ 10 分, 评分越低则表明患者的疼痛感越轻。 采用Ramsay 评分法[3]评价两组患者术后6 h、 12 h、 36 h、 2 d 的镇静情况, 总分1 ~ 6 分, 1 分为镇静无效, 2 ~ 4 分为镇静满意, 5 ~ 6 分为镇静过度。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s 表示, 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低于对照组的18.52%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

2.2 术后疼痛情况实验组术后6 h、 12 h、 36 h、 2 d 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比较 (±s, 分)

组别 n 术后6h 术后12h 术后36h 术后2d实验组 54 1.24±0.75 1.33±0.68 1.23±0.51 1.08±0.41对照组 54 3.55±0.86 3.74±0.79 2.61±0.87 2.32±0.74 t 14.876 16.990 10.056 10.771 P<0.05 <0.05 <0.05 <0.05

2.3 术后镇静情况实验组术后6 h、 12 h、 36 h、 2 d 的Ramsay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术后镇静情况比较 (±s, 分)

表3 两组患者的术后镇静情况比较 (±s, 分)

组别 n 术后6h 术后12h 术后36h 术后2d实验组 54 2.51±0.72 2.21±0.55 2.06±0.68 1.78±0.47对照组 54 3.60±0.85 3.63±0.72 2.79±0.44 2.45±0.61 t 7.190 11.517 6.623 6.394 P<0.05 <0.05 <0.05 <0.05

2.4 阻滞情况实验组阻滞成功率为100.00% (54/5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59% (50/5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54,P<0.05)。

3 讨论

手术是临床治疗各种下肢疾病的常用方法, 如髋关节骨折、 创伤性髋关节炎等, 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但手术会给患者造成创伤, 术后经常出现疼痛, 影响患者的正常休息, 且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4], 对其术后恢复有一定的影响。

为改善患者术后疼痛, 临床多采取连续神经阻滞, 但以往临床的阻滞操作多根据医师的经验进行盲探, 无法确定患者的麻药扩散情况, 因此阻滞效果并不理想, 阻滞失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甚至会导致患者血管与神经损伤[5]。 基于此, 本研究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 利用超声进行引导, 能够清晰观察到患者的神经走位, 可使穿刺点定位更加准确, 提高阻滞成功率。 同时超声引导能够保证穿刺针与神经更加接近, 使多点注射效果更为理想, 保证麻醉药物在神经周围均匀分布, 进而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高神经阻滞麻醉的安全性及起效速度, 缩短操作时间, 延长阻滞时间, 避免对患者的血管与神经造成损伤[6]。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的阻滞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与潘明晖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 表明对下肢手术患者使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可提高阻滞成功率; 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与王为库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 表明对下肢手术患者使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术后6 h、 12 h、36 h、 2 d 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与盖赵辉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 表明对下肢手术患者使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可减轻其术后疼痛感; 实验组术后6 h、12 h、 36 h、 2 d 的Ramsay 评分低于对照组, 与封华勋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 表明对下肢手术患者使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可改善其术后镇静效果。

综上所述,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对下肢手术患者的效果理想, 可提高阻滞成功率, 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疼痛感成功率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