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3-07院晓英石小霞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期
关键词:格瑞洛氯吡格雷

院晓英, 石小霞

(1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第一人民医院 内科, 河南 南阳473000;2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河南 南阳473000)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 占脑卒中的60% ~80%[1],中国脑梗死发病率为110/10 万, 每年新增154 万, 年致死/残疾率高达33.4% ~33.8%[2]。 高血压是已知的脑卒中首位危险因素, 70% ~80%脑卒中患者有高血压或高血压病史[3]。 抗血小板治疗常用药物氯吡格雷存在个体疗效差异和药物抵抗等不足, 影响疗效和用药安全。 本研究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 年9 月至2020 年1 月我院收治的161 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 ①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4]; ②年龄18 ~75 岁; ③患有高血压; ④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 ①近3 个月有出血史或手术史; ②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③近3 个月参加其他药物试验或临床试验。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氯吡格雷组(80 例) 和替格瑞洛组 (81 例)。 氯吡格雷组: 男42例, 女38 例; 年龄43 ~71 岁, 平均年龄 (55.34 ± 10.24) 岁;平均病程 (2.21 ± 0.31) h。 替格瑞洛组: 男47 例, 女34 例;年 龄41 ~72 岁, 平均年龄(55.62 ± 10.31) 岁; 平均病程(2.31 ± 0.21) h。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常规服用高血压药物控制血压, 氯吡格雷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 替格瑞洛组采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 阿司匹林肠溶片 (拜阿司匹灵, 规格100 mg/片, 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S.r.l., 国药准字J20171021) 口服, 1 次/d, 1 片/次;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波立 维, 规 格75 mg/片, 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 国 药 准 字J20180029) 1 次/d, 1 片/次; 替格瑞洛片 (倍林达, 规格90 mg/片, AstraZeneca AB, 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71037) 起始剂量为口服180 mg (90 mg × 2 片) /次, 2 次/d, 1 片/次 (90 mg) 维持用药,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①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评估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 评分越低, 神经功能越好。 ②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的血小板凝聚率、 相关炎性蛋白和细胞因子水平, 包括血小板凝聚率、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血管紧张素 (Ang-Ⅱ)、 高敏C 反应蛋白 (hs-CRP)、 白细胞介素-6 (IL-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早晨空腹状态采静脉血5 mL, 离心, 取血清, 采用ELISA 法和对应的试剂盒检测, 采用血小板聚集仪检测血小板聚集率。③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4.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s 表示, 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IHSS 评分治疗前, 两组的NIHSS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治疗后, 替格瑞洛组的NIHSS 评分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 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 评分比较 (±s, 分)

注: 与该组治疗前比较, aP<0.05; 与同期氯吡格雷组比较, bP>0.05, c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替格瑞洛组 81 22.05±6.98b 7.93±4.52ac氯吡格雷组 80 21.98±7.56 14.21±5.63a

表2 两组的血小板凝聚率和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的血小板凝聚率和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s)

注: 与该组治疗前比较, aP <0.05; 与同期氯吡格雷组比较, bP <0.05。

组别 时间 血小板凝聚率 MMP-9 (ng/L) Ang-Ⅱ(μg/L) VEGF (ng/L)替格瑞洛组 治疗前 58.83±9.18 165.35±23.56 96.85±20.47 349.25±31.18(n=81) 治疗后 28.48±3.15ab 54.25±9.43ab 54.37±5.17ab 460.52±36.21ab氯吡格雷组 治疗前 59.34±9.22 164.41±27.56 97.32±20.14 351.21±32.19(n=80) 治疗后 32.15±3.25a 74.53±11.26a 64.23±5.29a 410.25±35.19a

2.2 血小板凝聚率、 细胞因子及相关炎性蛋白水平治疗前,两组的血小板凝聚率、 相关炎性蛋白和细胞因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治疗后, 与氯吡格雷组比较, 替格瑞洛组的血小板凝聚率、 MMP-9 及Ang-Ⅱ水平较低, VEGF 水平较高 (P<0.05); 两组的hs-CRP、 IL-6 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见表2、 表3。

表3 两组的相关炎性蛋白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的相关炎性蛋白水平比较 (±s)

注: 与该组治疗前比较, aP <0.05; 与同期氯吡格雷组比较, bP <0.05。

组别 n hs-CRP (mg/L) IL-6 (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替格瑞洛组 81 30.71±5.31 21.93±5.41ab 12.29±1.17 5.12±0.85ab氯吡格雷组 80 30.23±5.47 22.23±5.32a 12.39±1.21 5.08±0.83aimages/BZ_71_575_3159_578_3159.png

2.3 不良反应氯吡格雷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 (3/80)与替格瑞洛组的3.70% (3/81)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3 讨论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 主要表现为脑部缺血性损伤和神经功能缺损, 在已知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居首位。脑梗死主要发病人群为40 岁以上, 男性患者居多[5], 发病率、死亡率、 致残率和复发率较高, 增加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血小板聚集性增加是重要危险因素, 故抗血小板治疗是临床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措施之一。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是主要用药[6], 常联合使用。 阿司匹林具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可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继发脑卒中的风险;氯吡格雷是噻吩吡啶类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 起效缓慢, 不同个体存在用药差异, 且其抗血小板的过程不可逆, 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替格瑞洛是近年上市的P2Y12 受体抑制剂, 其抗血小板的过程可逆, 且经代谢清除后, 血小板可再次恢复活性, 增加患者血液循环和脑部供氧的同时减少血小板损伤, 增强治疗效果。 本研究比较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分别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效果, 结果显示, 治疗14 d 后, 两组的NIHSS 评分和血小板凝聚率均降低, 替格瑞洛组的降低幅度更大, 与相关研究[7]结果一致, 表明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分别联合阿司匹林均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减少血小板聚集, 缓解临床症状, 且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的效果更好。MMP-9、 Ang-Ⅱ、 hs-CRP、 IL-6、 VEGF 等多种炎性蛋白和细胞因子与脑梗死密切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 替格瑞洛组治疗14 d 后的MMP-9、 Ang-Ⅱ水平低于氯吡格雷组, VEGF 水平高于氯吡格雷组, 两组的hs-CRP、 IL-6 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表明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可调节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疾病相关细胞因子, 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更好,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 调节疾病相关细胞因子或蛋白, 同时未增加不良反应, 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格瑞洛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吃氯吡格雷最好测下基因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信立泰:替格瑞洛首仿上市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