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周血凝血指标、细胞因子水平对高龄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分析

2021-03-07汤向巍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期
关键词:性反应细胞因子高龄

汤向巍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检验科, 河南 南阳473000)

重症肺炎具有发病隐匿、 相关并发症多、 表现不典型、 治疗难度大、 病死率高等特点,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死率高达50%[1]。 重症肺炎一般因机体受到感染而容易出现全身性炎性反应, 炎性因子大量分泌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研究[2]表明, 老年重症肺炎一般存在凝血功能异常, 其中涉及凝血、 纤溶等较为复杂的病理变化, 可对患者预后产生直接影响。 基于此, 本研究旨在分析高龄重症肺炎患者外周血凝血指标、 细胞因子水平对其预后的预测效能, 以期为高龄重症肺炎预后评估提供一定指导与依据, 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 年2 月至2019 年1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高龄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 并选取同期100 例体检健康高龄者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男57 例, 女43 例, 年龄62 ~80 岁, 平均年龄 (72.24 ± 7.30) 岁。 对照组男60 例, 女40例, 年龄61 ~80 岁, 平均年龄 (71.85 ± 7.24) 岁。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抽取入选对象清晨空腹状态静脉血3 mL, 离心后分离血清与血浆。 采用全自动血凝仪 (型号: ACL9000, 由贝克曼公司提供) 检测血浆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原时间 (PT) 与纤维蛋白原 (FIB)。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 (IL-6)、 白介素10 (IL-10), 相关试剂盒来自上海瑶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对观察组患者随访2 个月, 并按照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

1.3 观察指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 生存组与死亡组外周血凝血指标 (APTT、 PT、 FIB) 及细胞因子 (IL-6、 IL-10) 水平; 分析凝血指标与细胞因子水平对患者预后预测效能。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s 表示, 行t 检验,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进行预测效能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凝血指标、 细胞因子水平比较观察组的APTT、 PT 明显长于对照组, FIB、 IL-6、 IL-10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凝血指标、 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凝血指标、 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s)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0.05。

组别 n APTT (s) PT (s) FIB (g/L) IL-6 (ng/L) IL-10 (ng/L)观察组 100 41.36±7.85# 15.73±2.86# 5.71±0.85# 142.13±21.85# 52.78±7.24#对照组 100 30.24±4.06 11.04±1.75 2.64±0.37 62.53±9.48 21.15±3.67

2.2 生存组与死亡组的凝血指标、 细胞因子水平比较死亡组的APTT、 PT 明显长于生存组, FIB、 IL-6、 IL-10 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 (P<0.05)。 见表2。

表2 生存组与死亡组的凝血指标、 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s)

表2 生存组与死亡组的凝血指标、 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s)

注: 与生存组比较, #P <0.05。

组别 n APTT (s) PT (s) FIB (g/L) IL-6 (ng/L) IL-10 (ng/L)死亡组 38 48.06±8.54# 19.05±3.14# 6.38±0.91# 153.283±25.76# 64.35±8.96#生存组 62 35.68±6.21 12.76±2.52 5.12±0.74 131.17±17.82 40.78±6.45

2.3 凝血指标与细胞因子水平对高龄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分析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PTT、 PT、 FIB、 IL-6、 IL-10 预测患者预后敏感度为90.3%、86.7%、 74.6%、 72.1%、 76.3%, 特 异 性 为76.2%、 88.2%、85.3%、 80.3%、 77.9%。 见图1。

图1 APTT、 PT、 FIB、 IL-6、 IL-10 预测ROC 曲线

3 讨论

重症肺炎患者非常容易出现全身性炎性反应, 特别是高龄患者, 病情发展迅速, 严重时可引起脓毒性休克, 造成多器官衰竭[3-4]。 一旦出现全身性炎性反应, 相应促炎性因子处于高表达状态, 容易造成凝血功能紊乱。 IL-6 属于细胞因子, 可诱导B 细胞分化形成抗体, 同时诱导T 细胞活化, 大量增殖与分化, 有效参与免疫应答过程, 为炎性反应促发剂。 IL-10 属于多细胞源及多功能细胞因子, 可对细胞生长及分化起到调节作用, 参与人体炎性反应与免疫反应过程, 为当前公认的一种炎症及免疫抑制因子, 在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5]表明, 重症肺炎患者出现凝血功能紊乱的具体病理机制为: 组织因子诱导形成凝血酶, 导致纤维蛋白原被大量激活, 进而加快血小板活化与聚集; 由于自身疾病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同时纤溶系统功能下降, 导致纤维蛋白的降解受到抑制。 肺炎患者通常表现为病情越重, PT、 APPT 延长程度越高[6]。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APTT、 PT 明显长于对照组, 且FIB、 IL-6、 IL-10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高龄重症肺炎患者表现为APTT、 PT 延长及FIB、 IL-6、 IL-10 表达上调, 与赵大国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 另外, 本研究结果也显示, 死亡组的APTT、 PT 明显长于生存组, FIB、 IL-6、 IL-10 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死亡患者凝血功能紊乱与机体炎症更严重。 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APTT、 PT、 FIB、 IL-6、IL-10 预测患者预后敏感度分别为90.3%、 86.7%、 74.6%、72.1%、 76.3%, 特异性分别为76.2%、 88.2%、 85.3%、 80.3%、77.9%, 表明外周血APTT、 PT、 FIB、 IL-6、 IL-10 对高龄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综上所述, 高龄重症肺炎患者表现为外周血APTT、 PT 明显延长, FIB、 IL-6、 IL-10 表达显著升高, APTT、 PT、 FIB、IL-6、 IL-10 检测对其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猜你喜欢

性反应细胞因子高龄
成人HPS临床特征及多种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男人像灯泡 女人像熨斗
石台行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14省份建立高龄补贴制
女性的性反应能力
对付肿瘤的细胞因子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