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TGD 联合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1-03-07李博郑香玉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炎性

李博, 郑香玉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1 重症医学科, 2 病理科, 河南 南阳473000)

急性重症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疾病, 多发于中老年人群, 且患者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 采用急诊手术的病死率较高[1]。 临床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多采用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等[2]。 近年来, 关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PTGD) 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相关报道较多,但关于PTGD 及拔除引流管后行LC 的手术时机争议不断[3]。鉴于此, 本研究旨在探讨PTGD 联合早期LC 对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选择2018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126 例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 纳入标准: ①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确诊[4]; ②发病时间<72 h; ③具有手术指征。 排除标准: ①伴有精神疾病; ②依从性较差; ③凝血功能障碍。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3 例。 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男33 例, 女30 例; 年龄36 ~88 岁, 平均年龄 (61.23 ± 10.48) 岁; 合并症: 高血压4 例, 糖尿病5 例, 冠心病6 例, 脑卒中5 例。 观察组男32例, 女31 例; 年龄23 ~71 岁, 平均年龄 (51.46 ± 6.74) 岁;合并症: 高血压5 例, 糖尿病6 例, 冠心病5 例, 脑卒中4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先行PTGD, 在引流管拔除5 ~14 d 后行LC;观察组先行PTGD, 引流管拔除72 h 后行LC。 ①PTGD: 患者取左侧卧位, 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穿刺点, 局部麻醉, 穿刺针由穿刺点经肝刺入胆囊, 回抽胆汁, 将Fr 猪尾巴腹腔引流管置入约10 cm, 头端在胆囊内盘曲, 皮肤固定接连引流袋。 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并保持引流管通畅。 ②LC: 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 建立气腹, 维持腹压, 3 孔法入腹, 探查患者腹腔及胆囊粘连情况, 将Calot 三角区前后浆膜切开, 对胆囊进行游离, 用探头将结石聚集, 采用生物夹将胆囊颈部胆囊管及胆囊管近端夹住, 将夹闭之间的胆囊管切除, 用电凝钩将胆囊动脉切断, 常规清洗, 缝合。

1.3 评价指标①比较两组临床指标, 包括LC 手术时间、 LC术中出血量、 LC 术后住院时间。 ②比较两组患者LC 术前及LC 术后24 h 的炎性因子水平。 取静脉血3 mL, 离心后分离血清,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超敏C 反应蛋白 (hs-CRP)、 白介素6 (IL-6)、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水平。 ③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包括胆道损伤、 切口感染、 多器官衰竭。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s 表示, 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观察组LC 术后住院时间、 LC 术中出血量、 LC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的临床指标比较 (±s)

组别 n LC 手术时间(min) LC 术中出血量(mL) LC 术后住院时间(d)观察组 63 52.42±15.98 29.21±11.43 18.53±1.65对照组 63 88.42±13.12 69.21±11.65 27.68±4.47 t 13.820 19.453 15.242 P 0.000 0.000 0.000

2.2 炎性因子LC 术后, 两组的hs-CRP 水平低于术前, IL-6、TNF-α水平高于术前, 观察组的hs-CRP、 IL-6、 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炎性因子比较 (±s)

表2 两组的炎性因子比较 (±s)

注: 与同组LC 术前相比, *P <0.05。

时间 组别 n hs-CRP (ng/L) IL-6 (ng/L) TNF-α (μg/L)LC 术前 观察组 63 139.54±18.38 82.68±10.35 67.53±10.45对照组 63 137.53±16.42 82.78±9.36 67.68±9.47 t 0.647 0.057 0.084 P 0.519 0.955 0.933 LC 术后 观察组 63 81.13±19.95* 97.12±9.03* 85.24±6.64*对照组 63 101.85±18.12* 135.87±16.42* 113.89±10.96*t 6.102 16.413 17.746 P 0.000 0.000 0.000

2.3 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3。

表3 两组的并发症比较 [n (%)]

3 讨论

急性重症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 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较快, 急诊手术较为困难, 且易引发并发症, 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5]。 因此, 该病一旦确诊需立即行进针处理。 目前临床常用的手术方式有传统开腹手术、 LC、 PTGD 等。 其中PTGD是临床近年来开展的手术方式, 具有一定的疗效及安全性[6]。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 LC 成为临床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的常用手术, 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但关于LC 时机的选择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LC 术后住院时间、 LC 术中出血量、 LC 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LC 术后, 观察组的hs-CRP、 IL-6、 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 表明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采用PTGD 联合早期LC 炎性反应较轻, 并发症较少。 PTGD 引流管拔除后, 患者的肝脏负荷虽减轻, 但炎症状态仍存在, 对患者的肝细胞及胆囊组织造成损伤, 水肿形成, 诱导CRP 表达, 而此时解剖结构较为清晰,有利于对胆囊三角进行解剖, 利于手术操作, 减少手术时间,为早期行LC 赢得最佳的手术时机, 且引流时间较短, 可有效控制炎性因子,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且由于早期行LC 手术时间较短, 气腹时间缩短, 减少对肝功能的损伤及术后炎性因子分泌[7]。 研究[8]表明, 延期行LC 会因患者病情反复造成胆道损伤, 同时患者合并其他内科疾病, 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 在PTGD 引流管拔除早期行LC 炎性损伤较小, 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 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采用PTGD 联合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炎性反应较轻, 并发症较少, 利于术后恢复。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囊炎性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胆囊壁毛糙是患了胆囊炎吗?
胆囊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
哪些胆囊“要不得”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