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病理类型肺磨玻璃结节的双源CT 定量参数差异分析

2021-03-07金洁肖新广张欣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期
关键词:双源定量恶性

金洁, 肖新广, 张欣

(郑州市中心医院 放射科, 河南 郑州450007)

磨玻璃结节是一种在肺部CT 薄层扫描上发现的病变, 病变边界尚清楚、 无一定形状的密度增高影, 多种肺部疾病可在CT 上有此类表现[1]。 肺磨玻璃结节由于体积小、 形状多样、密度浅淡, 因此对CT 图像质量要求极高。 双源CT 扫描速度非常快, 完成检查时间非常短, 故受检者受到的幅射剂量非常小, 可获得高质量、 高清图像, 由此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2]。在多种不同病理类型肺部疾病中均可表现为磨玻璃结节, 但彼此影像学表现相似, 难以鉴别, 但不同病理基础的预后有显著差异[3]。 因此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肺磨玻璃结节的双源CT 定量参数具有重要的临床鉴别诊断意义。 本研究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肺磨玻璃结节的双源CT 定量参数差异, 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间我院经病理学诊断确诊影像表现为肺磨玻璃结节的19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照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良性组 (n =78) 和恶性组 (n =120)。 良性组中, 男41 例, 女37 例; 年龄25 ~70岁, 平均年龄 (50.1 ± 12.5) 岁; BMI 18 ~28 kg/m2, 平 均BMI (23.14 ± 6.58) kg/m2; 病理类型: 肺部炎症44 例, 非典型显瘤样增生 (AAH) 34 例。 恶性组中, 男65 例, 女55 例;年龄27 ~69 岁, 平均年龄 (48.7 ± 11.2) 岁; BMI 17 ~27 kg/m2, 平均BMI (22.4 ± 6.31) kg/m2; 病理类型: 原位腺癌(AIS) 41 例, 微浸润腺癌 (MIA) 35 例, 浸润性腺癌 (IAC)44 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①经影像学检查为肺磨玻璃结节;②血常规正常; ③单发病灶, 且病灶直径≤3 cm; ④临床病例资料完整; ⑤能正常沟通并积极配合研究,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合并心、 肝、 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②合并其他部位肿瘤; ③凝血功能障碍; ④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 ⑤具有CT 扫描禁忌。

1.3 检查方法仪器选用西门子双源螺旋CT 机, 对患者进行胸部低剂量扫描, 自胸廓入口扫描到肺底。 扫描前指导患者屏气练习, 扫描时患者取仰卧位, 在平静深吸气末屏气后完成一次扫描, 先进行肺部5 mm、 10 mm 层厚扫描, 之后螺旋以结节为中心1.5 mm 层厚靶扫描。 扫描参数: 扫描视野30 cm, 管电压120 kV, 管电流CARE Dose 4D 自动管电流技术, 螺距1.2,旋转速度0.5 s/圈, 层厚与层间距5 mm, fov 300 mm。 由资深的放射科医护人员操作扫描, 影像数据由西门子工作站进行三维处理。

1.4 CT 定量参数CT 定量参数包括: ①病灶最大径: 连续3次测量病灶最大轴面的最长径, 以3 次平均值作为最大径值。②平均CT 值、 体积、 质量: 采用GE Lung VCAR AW 4.7 软件对影像资料测量分析, 选中Lung VCAR Single, 调出病灶层面, 自动分析肺磨玻璃结节, 即可自动运算出平均CT 值、 结节体积 (V), 转换平均CT 值为假定物理密度ρ, 根据公式m =ρ × V × 10 - 3, 即得出质量。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s 表示, 行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 诊断结果198 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经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 良性81 例, 恶性117 例。 CT 诊断结果显示, 阳性预测值为94.2% (113/120), 阴性预测值为94.9% (74/78), 敏感度为96.6% (113/117), 特异度为91.4% (74/81)。 见表1。

表1 CT 诊断结果 (例)

2.2 病灶CT 定量参数良性组的最大径、 体积、 质量小于恶性组, 平均CT 值绝对值高于恶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病灶CT 定量参数比较 (±s)

表2 两组的病灶CT 定量参数比较 (±s)

组别 n 最大径(mm)平均CT 值绝对值(HU)体积(mm3)质量(mg)良性组 78 14.24±3.14 632.5±93.4 543.45±105.95 231.54±70.54恶性组 120 15.68±3.48 415.4±132.8 980.13±215.68 490.61±112.35 t 2.955 12.555 16.615 18.162 P 0.004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医学上, “结节” 是一种对形态的描述。 通常情况下, 肺内看起来像圆形且直径小于30 mm 的病灶都称为结节。 一般来说, 肺内的良、 恶性病变均可在肺部薄层CT 影像上表现为磨玻璃结节[4-5]。 多种不同肺部疾病, 如炎症、 出血、 腺瘤样增生、 原位癌、 微浸润癌等均可表现为肺磨玻璃结节, 但很显然, 不同的病理基础其预后是不同的, 采取的处理措施也有一定差异[6-7]。 因此寻找一种高敏感度、 特异度的诊断方法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磨玻璃结节作出有效诊断, 是早期肺部疾病筛查及治疗关键点, 也是医学人员一直努力的目标。

近年来, 科技与医疗技术迅猛发展, CT 影像学在临床肺癌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地位[8]。 相关研究[9]指出, 高分辨CT 是肺磨玻璃结节检查的首选, 能在短时间内获取高质量CT图像, 不会对人体造成电力辐射影响, 但在其不同病理类型肺磨玻璃结节中的图像表现具有局限性, 鉴别诊断价值不能令人满意。 而双源CT 机架内具有两套球管及探测器系统, 可在3秒内完成一个部位的扫描, 快速获取组织结构形态, 由于扫描速度非常快, 完成检查的时间非常短, 所以受检者所受的幅射剂量非常小, 且具备人工智能模块, 首次实现了成像全流程的智能化自动化, 可获得高质量、 高清的图像。 本研究结果显示, 良性组的最大径、 体积、 质量小于恶性组, 平均CT 值绝对值高于恶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双源CT 对病灶良恶性诊断灵敏度、 特异度高;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肺磨玻璃结节的CT 定量参数差异, 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双源定量恶性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有机物官能团的定量关系在解题中的应用
双源CT联合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多重荧光定量PCR法同时定量检测4种混合熟肉种源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双源CT与常规平扫在中枢神经细胞瘤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外汇风险敞口的定量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