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1-03-07袁洁杨月友刘敏云刘建明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期
关键词:广度双相连线

袁洁, 杨月友, 刘敏云, 刘建明

(广东省第三荣军医院 1 精神科门诊部, 2 精神科住院部, 广东 惠州516157)

双相情感障碍为兼具抑郁及躁狂特征的慢性精神疾病, 病因较复杂, 与遗传、 环性气质、 应激等有关[1], 可造成情绪不稳、 心境低落、 易激惹甚至并发其他心理疾病, 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 药物治疗可帮助患者减轻临床症状, 改善社会功能, 但停药后复发率较高, 而长期服用易损伤胃肠道和神经系统, 影响疗效[2]。 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 (CCRT) 为新型疗法,已广泛用于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治疗中,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效果显著, 但有关CCRT 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报道较少。 基于此, 本研究探讨CCRT 对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 对照组 (48 例): 男25 例, 女23 例; 年龄21 ~ 59 岁, 平均 (34.29 ± 3.05) 岁; 病程8 ~ 15 个月, 平均(11.62 ± 2.17) 个月。 观察组 (52 例): 男27 例, 女25 例;年龄22 ~ 58 岁, 平均 (34.11 ± 3.46) 岁; 病程8 ~ 16 个月,平均 (11.70 ± 2.15) 个月。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①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分<60 分[3]; ②临床资料完善; ③符合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4]; ④药物治疗剂量稳定在一定水平。 排除标准: ①服用过其他类型抗精神疾病药物; ②有药物滥用史; ③严重肝肾损害或严重器质性疾病; ④入组前6 个月内接受过电休克治疗。

1.3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 ①口服丙戊酸镁片 (湖南省湘中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批号20171004、 20190102, 规格:0.2 g), 200 mg/次, 3 次/d, 根据患者耐受程度于7 ~ 14 d 内逐渐增加剂量至400 mg/次, 3 次/d。 ②口服富马酸喹硫平片(苏州第壹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批号20170801、 20190403, 规格: 100 mg), 3 次/d, 第1、 2 d, 25 mg/次; 第3、 4 d, 50 mg/次; 第5、 6 d, 75 mg/次; 第7 d, 100 mg/次。 治疗第2周, 综合患者临床反应及耐受力调整剂量至150 ~ 750 mg/d,分3 次服用。 观察组行CCRT 治疗: 仪器选择海斯曼脑功能矫正治疗系统 (北京凯司曼科技有限公司), 治疗模块包括工作记忆、 认知灵活性及执行功能, 每个模块包含4 ~ 6 项矫治练习, 每项矫治练习含有8 ~ 24 项难度不一的任务。 治疗过程中, 根据患者认知水平选择相应任务, 从易到难逐渐深入。 每次治疗45 min, 每周5 次, 疗程2 个月。

1.4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 治疗2 个月后的认知功能,包括记忆力、 注意力。 记忆力评估包括视觉再生和数字广度,视觉再生主要通过卡片测定 (3 张卡, a、 b 卡各有1 张图片,c 卡有2 张图片), 主要测试视觉记忆和短时记忆, 总分14 分;数字广度主要通过顺背和倒背数字测定, 总分22 分, 分值越高则记忆力越好。 注意力评估包括连线测试A (找出印有数字1 ~ 25 的圆圈, 用直线按顺序将其连接起来)、 连线测试B (找出印有数字1 ~ 13 及字母A ~ L 的圆圈, 用直线按顺序将其连接起来), 时间越短则注意力越集中。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2 个月后, 两组的视觉再生、 数字广度评分均上升连线测试A、 连线测试B 时间均缩短, 且观察组的视觉再生、数字广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连线测试A、 连线测试B 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 (±s)

注: 与该组治疗前比较, *P <0.05。

时间 视觉再生(分)组别 n 数字广度(分)连线测试A (s)连线测试B (s)治疗前 7.45±1.01 12.18±2.29 67.31±9.56 120.28±24.02 7.80±0.96 11.65±2.04 65.42±9.18 121.76±23.49 1.773 1.218 1.007 0.311 0.079 0.226 0.317 0.756治疗后 10.03±1.84* 18.24±3.70* 46.92±6.25* 92.65±16.31*9.02±1.67* 15.13±2.86* 52.61±7.03* 106.28±20.15*2.866 4.675 4.245 3.731 0.005 0.000 0.002 0.000观察组对照组52 48 t P观察组对照组52 48 t P

3 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抑郁发作、 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病程多变, 复发率较高而治愈率较低。 研究[5]表明, 急性期或稳定期患者除存在情绪症状外, 同时伴有明显的认知功能缺陷, 使其社会适应性不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因此, 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丙戊酸镁与喹硫平为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常用药, 其中丙戊酸镁可通过提高选择性抑制γ-氨基丁酸转移酶活性, 提升脑内γ-氨基丁酸水平, 增强神经元兴奋程度, 减轻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临床症状[6]。 喹硫平进入机体后则可转化为去甲喹硫平,可加快单胺脱分泌, 诱发抗抑郁效应, 改善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7]。 喹硫平可作用于肾上腺素α1 受体, 调节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运动状态, 减轻躁狂症状。 但上述两种药物对患者认知损害矫正有限, 且长期服用易引发脑水肿、 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效果不理想。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2 个月后, 两组的视觉再生、 数字广度评分均上升, 连线测试A、 连线测试B 时间均缩短, 且观察组的视觉再生、 数字广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连线测试A、 连线测试B 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表明CCRT应用于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效果较好, 利于改善其认知功能。 分析原因在于, CCRT 是将认知康复、 神经心理理论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 通过一系列标准化、 系统性认知矫正任务逐渐提升患者问题解决及信息处理能力, 进而减轻患者认知缺陷的新型非药物疗法[8]。 由于CCRT 能够准确、 及时记录和反馈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利于快速评估治疗效果, 从而调整治疗任务, 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改善。 此外, CCRT 运用了语音识别、 多媒体、 动画、 触摸屏等技术, 吸引力强, 利于充分调动患者参与治疗的积极性,确保患者能不断集中注意力, 促进认知功能的提高[9]。 CCRT联合药物治疗可产生协同效果, 更有利于控制双相情感障碍进展, 矫正患者工作记忆、 认知灵活性及执行功能, 促进转归。

综上所述, CCRT 应用于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效果较好, 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广度双相连线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快乐连线
初始能量双相电复律转复房颤进展
Y2O3–CeO2双相弥散强化对Mo合金晶粒度及拉伸性能的影响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斜杠青年”的斜与不斜——“斜杠”实际是对青春宽度与广度的追求
追求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双相型障碍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