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传统体育的欣赏与体验
——以烟盒舞为例

2021-03-06寇敏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烟盒彝族竞技

寇敏

(淄博市张店区东方实验学校 山东 淄博 255000)

前言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中国政府就一贯关怀和重视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比如,通过立法来保障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在政策和经费上予以倾斜支持,举办四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大力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坚持文化多样性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等。其中,1953年在天津举行的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1959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整整早了6年。原本民族传统体育同现代竞技体育一样,甚至比现代竞技体育更有价值和市场空间,但是目前全国各民族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关注度远不如现代竞技体育,主要原因:其一,现代竞技体育以操练、技艺、博弈、比赛方式、激烈竞争、超越人类极限为观赏点,而民族传统体育并未挖掘其深层意义和可能;其二,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推广过程中比较重视项目参与和项目的开展,而缺乏借助新媒介新媒体对民运会等类似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和表演的普及和传播,观众看不懂就会觉得不好看,觉得不好看就不再去看,循环往复,观众会越来越少,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现阶段,为响应国家的号召和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诉求,传承与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已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作为一种扎根于民众中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民族传统体育犹如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和表现了各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为促进人民的身心健康,活跃文化生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族传统体育欣赏也将为民族传统项目推广、文化历史挖掘、传播优秀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平台。对于欣赏者个人而言,理解、学习、欣赏、体验民族传统体育,可以更好的丰富业余生活和文化生活,拓展兴趣爱好,提高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提升个人及家庭的幸福指数。

1、烟盒舞的欣赏

1.1、历史文化的欣赏

许多体育项目产生之初只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技能训练,生产力提高之后才逐步发展为高一层次的竞技游戏、锻炼和娱乐,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习俗,以自身特殊的民俗文化活动方式延续和保存。烟盒舞也不例外,最初是通过对自然与事物形象或即兴的描绘,逐渐趋向于对诸多生活层面的挖掘、归纳和融汇,从而将滇东南地区彝族民间的思想文化意识聚和为一种民族的象征,形成文化载体的质的飞跃。

烟盒舞是广泛流传于滇东南的一种珍稀传统舞种,彝语叫“龙苁”、“则比”,在民间也被称作“跳弦”、“跳乐”、“跳脚”。 它源于两千多年前彝族先民拍手击节、联袂团旋、踏歌而舞的原始胚胎,历经朝代更迭,至明末清初,烟草传入云南,作为盛烟草的竹木器皿——烟盒,也自然而然地被运用到传统舞蹈中。群舞者手指叩击烟盒发出“哒哒”的清脆响声、边叩边跳的舞蹈,便将其称之为烟盒舞。

作为彝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烟盒舞展现了从古至今的特定环境与社会生活中,彝族先民狩猎、劳作、生活的真实场景,反映了彝族同胞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审美情趣,凝聚着彝族民族精神、哲理思维、艺术思维、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价值取向,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每一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有其产生的历史、地理、文化等背景,都是特定环境下必然产物,都代表了当时文化历史背景下本民族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诉求,这也是与竞技体育有本质区别的地方,它们来源于生活、发展于生活,我们也应该让它们传承于历史的长河中。

1.2、艺术特点的欣赏

彝族的舞蹈烟盒舞包括正弦和杂弦两部分,形成了山区和坝区两种风格和多种流派,其中又分为自娱性和表演性的两种形式。舞蹈套路多达220套,目前仅搜集整理117套,其中正弦62套,杂弦55套。其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等,舞者手持圆形木制烟盒,在四弦的伴奏下,弹击盒底击节作舞,节奏明快,气氛热烈。正弦为“母弦”,杂弦为“子弦”,按惯例,必须先跳正弦,然后才能跳杂弦。正弦又叫“三步弦”、“簸箕弦”,这类舞蹈只有乐器伴奏,不唱,而参加人数不限,最少二人,最多可达十几人。

烟盒舞的队形变化也很有特色,除一般的圈舞外,有丰富多彩的穿花队形变化和组合。有6人穿花、4人穿花、3人穿花、2人穿花等,舞蹈和队形变化配合巧妙和谐,这就成为烟盒舞风格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烟盒舞节奏鲜明、灵活多变,在清脆的烟盒声伴奏下,全身富于弹性的起伏,手臂凤凰点头似的舞动,小腿灵活而富有韧性,特点突出,风格浓郁。其内容更是丰富,形象逼真,雅俗共赏,妙趣横生,集聪慧睿智于一身;其二百余种套路跳法,由简至繁、由单一至高难自成体系,凸显了彝族文化之精髓。

1.3、基本动作的欣赏

烟盒舞讲究“柔”、“韧”、“脆”的运用。柔,指动作有软度,柔韧滋润,不能僵硬干涩;韧,指弹性及动态的适可而止,伸与缩恰到好处;脆,指动作干净利落,有力度,烟盒弹得脆响合拍。柔、韧、脆三者密切配合,缺一不可。它的起伏动作讲求全身富于弹性,手拿烟盒,舞动手臂,动作灵活多变,手舞足蹈配合得柔和自然。

烟盒舞动作有快有慢,图形变化较多,有圆圈、直排、横排、四穿花、六穿花等,由于是一种手、眼、身、法、步综合运用的舞蹈,技巧、姿态十分丰富,故而多数动作被地方戏剧和现代民间舞蹈所吸收。整个动作给人以轻快而又骄健、柔美而又有力的感觉。

烟盒舞的动作一般都有名称,能顾名思义,琢磨遐想。比如,合脚、过堂、小蹬步、崴崴步、跑跳步、斗脚步、库水步、踩堂、盖腿后垫步和右小腿盖蹁步等基本动作,根据名字观看舞步,便可轻易记住。了解这些基本舞步是看到烟盒舞整体编排和艺术风格的基础,便可更深层次的理解烟盒舞背后的历史文化,与前人和后人进行交流,也就成为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者和传承者中的一员。

1.4、服饰的欣赏

以刺绣为主的民族服饰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或古朴纯正,或繁缛华丽,日月星辰、风雨云霞、江海河流、鸟兽花木等无不成为服饰上的图案题材,并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借助大小不等的面、似是而非的形,使之既富于变化又和谐地组合在图案之中。服饰的图案充满了对称与均衡、对立与调和、节奏与韵律。服饰款式、颜色、图案等元素的选择,除了具备彝族特色外,还会因舞蹈想要展现的风格和舞者穿戴的便宜程度所改变,观众可从多方面进行欣赏。

2、烟盒舞的体验方式

2.1、烟盒的制作

有规定,烟盒应呈圆形,直径约8cm、高约6cm,最早采用当地所产水冬瓜木或梧桐木薄片制作,壁厚2mm,外部涂上红色的油漆,盒边周围系上尼龙穗或小铜铃,用于烟盒舞的伴奏。目前的烟盒材质已有所改变,但是其大小保留了下来,初步体验时,就可以从制作简易烟盒开始。

烟盒的制作较简单,体验者可选用红色硬纸板和流苏为主要材料,剪刀、胶水为辅助材料,根据上述烟盒的规格制作属于自己的烟盒。制作步骤如下:首先,剪取一个直径为8cm的圆形纸板,再剪取一个长为25cm左右、宽为6cm左右的长方形纸板;其次,将长方形纸板环绕与圆形纸板周边贴边粘连在一起;再次,按照上述步骤再制作一个同样的圆柱,以能将两者嵌套在一起为标准;最后将流苏沿圆柱底部一周粘连即可。这样一个简易的烟盒就制造完成了。

2.2、烟盒的弹法

中指放在烟盒外部,大拇指和食指的作用是弹击,中指和无名指的作用是固定烟盒,然后协调五指,弹击烟盒,就可以听到悦耳的声音。

2.3、基本动作的体验

以踩桥步为例,首先,上肢动作是:右手提手至节拍七位,盖腕的同时垂腕,弹击烟盒,手臂要架起。下肢动作:在拍子到五六七八时右脚提起,至左主力腿;拍子到一二三四的时候,右脚形成半脚尖,五六七八时移动重心,双腿交换做。然后将上下肢连起来做。

再以蹲步为例,上肢动作:右小臂提起放在身体前方正中间,右臂也是如此,接着一手臂前,一手后的互换前后晃动。下肢动作:右腿勾腿,提起,脚跟蹲向前方,由前到后划小半圆顶住向后步,形成点步。反面另一腿也是如此,然后上下肢连起来做。

3、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曾经并且以后也会有相同的影响力和市场,但现阶段表现出的是现代竞技体育的关注度明显高于民族传统体育,通过分析其存在的原因,总结烟盒舞的历史文化特点,梳理历史沿革,分析烟盒舞的不同观赏角度和体验方式。建议可以通过媒体对国内各省市及全国的民运会进行转播和欣赏方式进行引导;将民族传统体育的欣赏与体验融入学校,并开展相应的课程;推出有关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纪录片、电影、舞台剧等方式促进观赏市场的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和民族文化的传承。

猜你喜欢

烟盒彝族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彝族海菜腔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用烟盒做一架小飞机
竞技精神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烟盒博物馆之旅
烟盒博物馆之旅
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