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武术市场化推广研究

2021-03-06刘建华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套路市场化体制

刘建华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68)

1、武术市场化现状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武打电影 《少林寺》风靡全国及东南亚地区,不仅带动了电影的原型地河南登封地区数百家武校拔地而起,在全国各地也掀起了阵阵习武练武的热潮,武术市场化吹响了前进的号角。但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习武的观念也已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人们从事武术运动,不再将其作为一种专业或职业的选择,武术也仅作为人们一种健身的手段而存在。而随着外来体育项目逐渐增多,武术入门时间较长,门槛较高的弱点一览无遗,在众多的健身项目中,武术已经从一个必选项变为备选项,利用武术进行健身的人群逐年下降、连年减少。随着民间练武群体的整体萎缩,竞技武术运动队后备人才选拔已经出现瓶颈,各大体育院校武术系因为招生出现困难而纷纷与其他系部合并。因此,武术市场化行为不仅仅把它看成是一个市场问题,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到整个武术系统的问题。

长期以来,武术运动的入门时间较长存在一定的争议,过长的入门时间客观上造成了武术在健身市场推进缓慢。有观点认为,“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武术就是一门讲究基本功的传统体育项目,必须以基本功为主;而持相反观点的则认为:武术应及早适应健身市场的需要,适当将武术的入门门槛降低,拿来就可以练习和健身,从而可以迅速扩大习武人群。武术学界的这种观点上的矛盾对立也凸显出在武术市场化行动当中,很多社会武术辅导员在对普通群体进行教学时,仍以武术的基本功传授为主,从而学员学习武术的兴趣下降,习武人数不断减少;而另一些想从市场需求目的出发的社会武术教师,苦于没有适合社会群体演练的现成武术教材,于是很多社会武术教师自己编武术“套路”以满足市场的需要,结果又造成了市场上各种门派武术套路层出不穷的情况出现。武术市场发展思路上的混乱,导致武术市场化行为的无序,对于仅想通过武术来进行健身的社会群体,武术主管部门应当集中力量调查研究,组织专家根据市场的需求编写适合他们演练的健身武术套路,同时加大对社会武术辅导员的集中培训,使健身社会群体的无序状况变为有序行为。在武术套路教学设计时,应当摒弃学术争议,仅从健身的角度出发,适当降低武术套路复杂性,减少武术基本功的教学,增加练习的趣味性,从而使普通大众喜欢武术,宣传武术,使武术人群不断增长和得以壮大。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摆脱和改变当今武术市场化低迷的现状。

2、武术市场的分类

对于武术市场,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年龄分,有中老年市场、中青年市场、青少年市场、儿童及幼儿市场;按类型分,有各级学校系统、运动队系统、武术馆校系统及社会群体系统等。对武术分类方法的合理运用,有利于武术管理部门形成科学决策;有助于专家团队开展调查研究;社会各级武术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群体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服务等。但长期以来,武术学界对于武术市场化分类研究不够深入,以竞技武术的教学模式主导于各级各类教学群体,使得社会群体接受武术的程度不高,难以通过竞技武术来进行简单的健身锻炼,导致社会学习武术的群体不断萎缩,给基层武术的基础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群众武术的减少,不仅影响到习武人群的多寡,给处在武术金字塔尖的竞技武术选材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极早重视武术市场,对武术市场进行有效的分类及研究,可以极大的带动武术运动的全面发展。

在按年龄分类当中,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和特点,因此,要根据各个年龄阶段,梳理该年龄阶段的教学特点,提供适合该年龄阶段教材。如,中老年市场与儿童及幼儿市场教学特点肯定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不可能学习相同或相近的武术套路内容。在对中老年市场教学时,要讲究一点传统文化及知识性,以满足中老年人学习养生的需要;而对儿童及幼儿市场时,要适当的在训练中加入一些趣味性、故事性,使得儿童及幼儿在学习当中保持兴趣。在对中青年市场群体教学时,要考虑到他们多数人仅想通过武术来健身的简单需要,在武术套路教学时要降低难度,加进一定的训练强度,使他们达到健身的目的和效果;而对青少年市场群体进行教学时,则要考虑到他们求学考证的需要,在训练中主要进行武术段位制的教学,并在合适的时候引导他们进行武术段位制的考核,以使他们通过武术学习获得一定的资格证书。

而按类型分类时,也要根据不同的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如,各级学校系统和运动队系统,在对学校系统传授武术套路时,首先要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出大纳、教案,既要完成武术的教学任务,同时也要贯彻学校的教育方针做到教书育人;而在对武术运动队进行训练时,又要区别对待,武术运动队的特点是专业化,通过反复不断地重复练习使运动员掌握较高的武术技能。因此,需要教练员做好每天的训练计划,同时加强对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及思想教育,使得运动队不断攀登竞技的高峰。在对武术馆校及社会群体教学时,要充分地考虑到武术馆校的特点和社会群体的需求,进行规划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过程。如,武术馆校的出口是各大体育院校武术系,因此,根据各大体育院校武术系的招考内容进行练习是武术馆校的必修课;而社会群体多以健身为主要目的,因此,适当降低武术套路学习的难度,增加一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多一些传统武术的游戏来促进课程的进程为宜。

3、不同武术市场的推广策略

针对不同的武术市场,要制定不同的推广计划和方案。不仅企事业武术单位有自己的推广方案,游离于体制之外的不同武术类型也应该有一整套的推广计划。在体制内对武术进行推进时,由于体制内武术的特性区别于市场化武术,体制内武术工作者从事武术运动并从劳动中得到工资等酬劳,可以不依赖市场化的需求行为而生存,因此,在体制内推广时市场需求的因素并不占主导地位。正因为体制内武术的部分惰性使然,导致了一套“三路长拳”打天下的局面在体制内武术教学时频频出现。所以,在体制内推广武术时,首先要注意武术套路的更新迭代,根据时代的特点适当改革武术套路动作。此外,要防止数十年一套的“三路长拳”打天下的局面再次出现,顺应时代的需要和要求,适当和定期的更新武术套路内容,加入一些新颖的套路动作,使得体制内武术更容易受人欢迎与让人接受。另外,在体制内武术人中大力宣传大武术品牌观,使得个体的努力与集体的目标相一致,从而形成武术品牌的真正合力。

在对游离于体制外的武术形态、即社会群体武术市场推广时,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的特点,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来进行武术套路的创编与教学。对于体制外的武术教育人士来说,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市场需求是其生存的基础。因此,武术主管部门应组织力量对不同武术市场进行调研,集中武术专家学者对不同市场进行教材的创编与撰写,使教材不仅适合市场化的需要,也反映武术主管部门的意志,同时,也将社会武术教育工作者从各自为战、进行套路创编工作中解放出来。

4、不同武术市场推广的具体措施

在对武术市场进行推广前,应当对武术市场按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类,使得武术在不同市场的推广有的放矢,更加精准。同时,也使武术推广更具效率,直指目标人群。

4.1、幼儿市场

幼儿武术市场主要载体为各地区幼儿园和城市幼儿体能训练中心,在对幼儿进行武术推广之前,首先要选择相应的适合幼儿进行学习的武术教材。在教材选择方面,有2013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全国发行的《中国古代英雄人物故事拳》及2015年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发行的《中华幼儿武术》可以作为选择。在推广过程中,主要有组建教师团队进入合作单位 (幼儿园或体能教育机构)进行教学,或为合作机构进行培训(师资)两种模式。在教学形式上,又可以分为全园教学或兴趣班教学。幼儿武术市场的开拓,不仅能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更主要的是扩大了武术人群,为武术以学校→家庭的传播提供了可能。

4.2、青少年市场

青少年武术市场分为学校教学与社会教学两种主要模式。前者主要是在学校接受武术课程的传授;后者是在少年宫或培训班接受武术技能学习。在教材方面,专门针对青少年武术教学的教材非常匮乏,目前仅有几套如“少年英雄”武术操供学校选择,而且都是以课间操的形式出现,在学生接受度方面不尽如人意。而近年来受舶来体育的冲击,各地区少年宫和武术培训班的学习武术的青少年人数与规模都在不断减少,加之又没有相应的青少年武术教材,使得习武人群锐减这一情况更加雪上加霜。因此,根据青少年生理及心理特点,创编出适合青少年的“武术作品”(教材),是赢得市场的关键一步。

4.3、中青年及老年市场

中青年及老年市场,呈现的主要特征为“养生”与“健身”。对于中青年人群而言,练习武术能够缓解平日高度紧张的工作,使得身心得到放松。在中青年中,很多人选择以武术中的“太极拳”作为健身的工具。而对于中老年来讲,充足的退休时间使得可以学习的内容较多,“太极拳”、“木兰扇”等成为中老年人群主要喜爱的健身形式。针对中青年及老年市场开发出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武术教材,是扩大武术市场的重要一环。

5、结束语

时代永远在不断发生变化,武术市场化行为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在每个时代,武术都以不同形态传承和发展。在当下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体制内的武术形态也要发生改变,否则,其内容仍将落后于时代的需要,得不到学员的欢迎和群众的拥护。而对于以市场为生存要素、以武术教学谋生的社会武术教育人士来讲,武术主管部门推进市场化武术教材的改革,必将为他们插上腾飞的翅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武术大品牌理念的推动下,各级武术主管部门会加大对武术市场化的研究,并及早提出武术市场化的解决方案与采取相应行动。

猜你喜欢

套路市场化体制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Airbnb上的套路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眼下有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