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初砺了我的意志

2021-02-25章剑华

人民与权力 2021年1期
关键词:老妪农活美德

☉章剑华

2020年11月24日,中央隆重表彰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此举再次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人类要生存,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个人要发展,都离不开劳动。劳动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是劳动,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是劳动,在平地上耸起万丈高楼;是劳动,“神舟”上九天揽月,“神龙”下五洋捉鳖;是劳动,把一张张蓝图变成现实的模样;是劳动,让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庄;是劳动,把种种不可能变成可能……

的确,劳动是神圣而神奇的,劳动是伟大而美丽的。

但毋庸讳言,劳动也是最艰苦的。对此,我深有体会。

小时候,我看到父母起早贪黑地辛勤劳动;长大后,我亲眼目睹农民长年在地里艰难劳作。再后来,我高中毕业回乡参加农业劳动。

我的家乡在宜兴农村,地处滆湖之滨。所在的生产队,仅几十户人家,一百多人口,一百多亩土地。别看这一百多亩地,却很有点来头——这里流传着一个苏东坡买田的故事:

大约一千年前,苏东坡年老时,应朋友之邀来到宜兴。初次来此,就被这里的山水风光和人文环境吸引住了,便决定以后在宜兴养老了。于是,他筹集款项,先在丁蜀镇那边买了块山地,后又在滆湖边上买了100多亩的水稻田,并写下了“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识溪山好”的诗句。

一天,苏东坡与朋友在田头转悠,很是满意与开心。忽然间,听到不远处有老妪的哭声,苏东坡便上前询问何故,老妪哭诉说,她儿子不孝,赌博输了钱,用祖上的房屋和田地抵债,她如今生活没了着落。苏东坡急问是哪块田地,老妪告之,苏东坡方知就是自己买的那块地,便安慰老妪说,这田地是我买的,我可以还给你,也不用你退钱了。

这个故事中的100 多亩水稻田,经考证,竟然就是我们生产队的农田。

我就是在这么一块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开始了劳动锻炼,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虽然出生在农村,但从没干过农活,起初只能先干些垩猪灰、拍绿草、晒稻子之类的简单农活。

我是一个很要强的人,干了不久就主动向队长要求,与壮劳力一起参加挑粪、担秧、锄地、开沟等重农活。队里的农田很分散,挑着上百斤的担子要走近3里的路,越挑越重,每一步都很艰难,我累得大汗淋漓,喘不过气来,肩压肿了,腰闪痛了,而我咬紧牙关,紧紧跟上劳动的队伍。锄地、开沟等农活更累人,手上磨出了一个又一个血泡,我一声不吭,忍痛坚持下去。几个月下来,我的肩上、手上都磨出了老茧,基本能对付各种重活了。

有这样一首打油诗:“手把青秧插野田,面朝黄土背朝天,两膀弯弯泥里拖,退步原来是向前。”这是讲的插秧。插秧不仅又苦又累,而且很讲技巧。我虚心向插秧能手请教,并反复练习,很快学会了,而且插得又快又直。社员们看我劳动积极、肯苦,也都乐于教我帮我。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就学会了扶犁、撒种、插秧、罱河泥等技术活,还能独自摇着5 吨大的水泥农船,成了一名合格的农村劳动力。到第二年,我就挣得390多个劳动工分,在全队壮劳力中名列前茅。不久,我就当了生产队副队长兼会计。

现在回过头来看,农村的劳动经历,使我终身受益。正如有人对特殊年代知识青年的劳动生涯所作的评价那样——

我们从城市到农村,从学生到农民,是人生道路上一大转折,经历了一场极为艰难的劳动磨炼。正是在这种艰苦磨炼的过程中,我们才逐步地对中国的国情有了比较接近实际的认知,对农民有了更为真切的了解,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变革农村的愿望和责任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改变农村贫困面貌的艰苦斗争中去。也正是由于经历了比较长期艰苦磨炼,我们才真正懂得珍惜国家和个人今天来之不易的发展和变化。在知青群体中,有笔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爱国热情、奉献精神和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品质。

此言极是。我感同身受!

美德在劳动中产生。正是在农村的这段劳动经历,使我增进了与农民的感情,耳濡目染了他们的勤劳、朴实和善良的美德,也了解了他们的困难和痛苦。我非常感激他们对我的照顾,十分同情他们的艰难,更钦佩他们身上的美德。这种美德和朴素感情一直影响和伴随着我。

知识在劳动中获得。劳动是惟一导向知识的道路。劳动的实践使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让我懂得了许多生活中的道理。小时候,不知读过多少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而只有在劳动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的含义,才能真正懂得粮食来之不易,必须好好地去珍惜它。

意志在劳动中锤炼。劳动能唤起人的创造力,更能锻炼人的意志。没有什么能比艰苦的劳动更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了。劳动使我成熟起来,使我不怕困难,使我意志坚强。如果说,我身上还保留着刻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那正是在农村劳动的大熔炉里锤炼而成。

常言道,劳动是个宝,人生不可少。土地在劳动中变绿,男儿在劳动中成长。时至今日,无论劳动的对象和劳动的形式怎么变化,但劳动始终是人生的铁律,是一切财富、一切欢乐和一切完美事情的源泉。

然而,现在人们不太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许多青少年缺乏艰苦劳动的锻炼,养尊处优,惰性严重,受不了累吃不了苦,甚至贪图安逸,坐享其成,这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倡导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使得人人热爱劳动,个个勤奋劳动,在持续的劳动中创造完美人生!

猜你喜欢

老妪农活美德
《寻美澜沧之拉祜老妪》《美丽孟连之盛装》
诚实是美德
育人以“礼”·传承美德
大棚开直播 密云“新农活”
老妪
种秧
老妪老翁
老妪老翁
西湾村采风
哪样更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