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干书写精彩 奋斗照亮征途
——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侧记

2021-02-25微之

人民与权力 2021年1期
关键词: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代表

☉本刊记者 微之

时至年末,一场大雪将南京城装扮得银装素裹,漫天的雪花仿佛在和不平凡的2020年告别。尽管窗外寒风凛凛,白雪皑皑,南京东郊国宾馆会议厅里却热闹非凡,暖意融融。2020年12月29日下午,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在这里举行。过去一年省市人大都取得了哪些新进展新成效?新的一年又有怎样的新思路新举措?省市人大常委会的负责同志齐聚一堂,热烈讨论、积极建言,共谋新时代江苏人大工作大计。

“这次座谈会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背景下,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背景下,在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的背景下召开的。”主持会议的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小敏清晰点出了本次会议的三个重要背景,也表明了座谈会的目的和主题。

谋篇布局,提升全省人大工作整体实效

在讨论中,大家对省人大常委会一年来注重系统谋划和一体推进全省人大工作感受很深。大家一致认为,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省委人大工作会议部署,先后召开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工作交流会、设区市人大立法工作会议、人大监督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的三个意见,积极展开新形势下人大工作新布局,为进一步提高全省人大工作整体实效作出了新的谋划和推动。

“我们遇上了人大工作大有可为的机遇期!”连云港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王东升深切地感到,当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学习贯彻掀起热潮,习近平法治思想首次提出,省、市委人大工作会议先后召开,特别是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了立法、监督、代表工作专题会议,抓住人大工作的主责主业,统筹谋篇布局,在江苏人大史上规模最高、内容最全、效果最好。“三个重要会议结束以后,省里及时提炼总结,将会议精神上升为制度文件,出台的‘三个意见’为全省人大工作划出了工作重点,明确了工作思路,提供了工作方法。”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庄中秋建议,省人大常委会要加强三个文件落实的统筹谋划和系统推进,对哪些需要上下联动开展的、哪些需要重点推进落实的,排出工作计划,细化推进落实。他还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培树典型、总结经验,适时开展经验交流、组织现场观摩,推动三个文件精神更好落地落实。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震宁前不久参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举办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学习交流会。围绕如何落实好“三个意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好发挥江苏人大职能作用,他指出,要以更加完备的制度安排切实强化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要以更有质效的履职作为充分彰显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本质,要以更大力度的务实举措显著提升依法治省整体水平。“人大制度、人大工作在坚持‘三者有机统一’中的职责定位值得深入研究。”陈震宁说,“下一步,我们要研究全国人大法治建设年度工作要点提出的要求,如何在江苏具体落实;要研究省外成熟成功的做法经验,如何立足本省实际加以学习借鉴和吸收;要研究基层一线的创新实践,如何落实有效地加以总结和推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捍东在发言中建议,要针对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带来的新变化加强调查研究,对财经重点领域敏感事项,代表、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加强省市县三级人大联动的力度,力争推出务实管用的调研成果,有力促进相关工作。

积极行动,为夺取“双胜利”作出人大贡献

2020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省人大常委会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发出倡议书动员全省10 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加开常委会会议作出了关于依法防控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及时启动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的立法和修法工作。全省各级人大也主动作为、冲锋在前,充分彰显了非常时期的人大担当。

“1 月30 日,我们就率先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市人大代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各级代表快速响应、积极行动,奋勇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许多代表勇于担当、无私奉献,主动捐款1.16 亿元,充分彰显人大代表为人民的深厚情怀。”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张赴宁回顾当时的情景仍十分激动,“我们必须主动扛起疫情防控工作的人大责任。通过及时制定落实省人大关于依法防控疫情的相关决定,专题听取审议市政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的报告,全力支持政府加强常态化防控、多措并举加快复工复产,为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作出了人大努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人大必须有所作为,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倪峰介绍,当时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落实省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要求,调整年度监督计划,及时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开展相关法律执法检查,积极支持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实施应对疫情的紧急措施。“一年来,我们聚焦重点园区建设、重大项目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复工复产、旅游业发展、安全生产等重点,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专题询问、作出决议决定,精准发力,持续推进,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了人大应有的贡献。”回忆那段难忘的疫情阻击战,他的话语愈发铿锵有力。

丰富形式,不断增强法治供给质效

提高立法质量,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大工作一贯的要求。中央全面依法治国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就立法质量提出要求,明确强调要研究丰富立法形式,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对此,座谈会上兴起了讨论的热潮。

“我们在制定《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过程中,在全国首创‘体验式立法’新模式。”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说,“我们选取全市64个小区和101个单位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常委会组成人员以本小区或者本单位试点情况为窗口,全过程体验垃圾分类实践,对条例修改提出针对性意见。通过立法调研、立法听证、立法协商、万人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听取市民群众和人大代表对垃圾分类立法的意见建议。总的来看,这一新的立法探索效果很好。”无锡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一平介绍了无锡市人大坚持固化地方特色与加强前瞻创新相结合,推进立良法促善治,关于加强社会建设领域法制供给、提供制度保障的立法实践。“我们首次针对湿地保护立法关键条款涉及的重大利益调整,邀请湿地保护领域专家学者充分论证咨询;针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立法中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委托江南大学法学院充分评估,确保法规更好表达平衡社会各方利益。”徐一平说,无锡人大的创新做法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的批示肯定。“立法就要立精细之法。”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张耀钢介绍,2020 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开门立法”,首次委托常州市地方立法研究院开展第三方评估,首次利用人大代表履职平台App 向全体市人大代表征集意见,先后召开各类沟通会、论证会、座谈会56 次征集意见建议716 条,对每部法规草案精心打磨,确保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立法的质量高低不在于条款内容的多少,主要在于制定的法规条例是否务实管用,能不能围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发挥实际效力。”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叶辉表示,在立法议题确定和具体法规条款的起草过程中都把这一标准放在核心位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曲福田也认为,改进立法方式方法,要重点探索通过小切口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可以搞一些‘大块头’,也要搞一些‘小快灵’,来增强立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理解的‘小切口’就是立法选题切口要小,需要几条就立几条。”曲福田鼓励各个设区市人大要先行先试,新的一年如果有“小快灵”的立法项目,不受立法指标限制,从而真正让大家用小切口解决实际问题,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靶向发力,确保人大监督正确有效

人大监督是在党的领导下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必须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才能有力推动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部署要求贯彻落实,确保法律法规全面有效实施。座谈会上,大家认为,要围绕重点任务靶向发力,充分发挥各种法定监督形式的特点优势,切实增强监督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2020年12月,省人大在我市召开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人大预算联网监督‘泰州经验’。”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杨杰不无自豪地介绍道,“我们依法依规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预决算进行审议审查,落实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责任,加大审计查出问题督促整改力度,积极推进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提档升级,实现与12 个主要经济部门横向联通,与各市(区)人大纵向贯通,打通人大预算审查‘最后一公里’。”淮安市人大也通过创新监督手段促进履职担当。淮安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唐道伦介绍,2020 年出台了“一府两院”工作人员履职评议暂行办法,重点评议任命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执行人大决议决定、办理代表建议等情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市人社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审计局、卫健委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10 名员额法官、检察官报告履职情况,进行测评评议,形成审议意见,从人大角度“精准画像”,强化了任后监督,促进了干部履职尽责,也为党委使用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仲梓在发言中建议,各个设区市人大要密切关注省人大正在推动的重点任务,如中医药发展、文旅强省、学前教育等议题,多措并举、创新方式,借力发力加以推动,使相关立法、监督的成效进一步延伸。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燕文十分关注我省老龄化问题,她指出,当前居家养老的模式面临困境,应以社区作为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关键,真正发挥其“一头连着家庭,一头连着机构”的作用,各级人大应运用立法、监督等手段,切实推动解决好“让老年人有尊严地老”的问题。“我们在2016 年制定出台《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在立法过程中,针对是否明确规定住宅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具体标准,争论较大。常委会审慎研究后,决定探索实施立法法规定的重要条款单独表决机制。经过单独表决,明确将‘新建住宅区按照每百户不少于三十平方米的标准,已经建成的住宅区按照每百户不少于二十平方米的标准,安排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要求纳入法规。”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振一同样关注养老问题。他介绍,条例实施后,市人大常委会对该条款落实情况持续跟踪,每次执法检查、视察、调研时,都要求主管部门专门汇报,特别将难度较大的老旧居住小区居家养老设施问题作为检查重点,要求创新举措、加快落实。通过重点监督,这部惠民利民的重要法规得到有效执行,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创新机制,切实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一年来,全省各级人大把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发挥代表作用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把加强“两个联系”作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重要内容,创新服务保障机制,增强代表活动实效,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家’‘站’‘点’建设,我们义不容辞。”扬州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忠盛介绍,一方面,扬州市人大按照“八个有”标准,在全市规范提升99 个“人大代表之家”、661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和689个“人大代表联系点”共1449个代表履职平台,并把五级代表全部编排进“家、站、点”;另一方面,与“12345 政府服务热线”合作建成“扬州网上代表之家”,闭会期间代表可通过一键拨号或者填写数据表单等形式递交民情信息,并通过平台及时进行交办督办,便捷快速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我们在市人大机关建成‘扬州人大代表之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人大代表履职平台进行整合集成,既有利于展示代表履职风采和成效,也是对代表积极履职的促进和鞭策。”

“我们在议案建议办理机制创新上下功夫。”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萍介绍,通过开发议案建议办理系统,并接入代表履职服务平台App,目前已构建从建议提出、交办、办理,到答复、评价的全链条,实现代表对建议办理的全程跟踪、实时反馈,并通过“背靠背”的网上评价切实破解“被满意”问题。“我们还形成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负责机制,同时,在开展代表建议‘回头看’,着力推动难点问题解决,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253件建议,已解决173件,解决率达68.4%。”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2021 年下半年我省将根据修改后的选举法开展市县乡三级人大换届选举。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邢春宁指出,“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我们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上严谨细致,特别是要认真学习掌握好中央、省委有关文件精神,把握好政策要求,既要继承以往好的做法经验,又要吃透新的精神,研究新的情况,积极配合党委部门圆满完成这一重大政治任务。”

瑞雪兆丰年,新年新气象。立于新的历史起点上,人大工作正在不断开创新的局面,迈上新的征途。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紧扣“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各项目标任务,统筹抓好重点工作,着力强化上下联动,积极推进创新发展,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江苏人大工作走在前列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代表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常委会审议“港区国安法”草案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