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

2021-02-23林艺君

学生之友 2021年9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思政教育初中英语

林艺君

摘要:生活在文化多元化且物质资源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当代中学生眼界开阔,风华正茂,欣欣向荣。然而,物欲横流的社会充斥着诱惑和挑战,如虚幻刺激的网络游戏、更新变换的各种思潮和信息媒体潜移默化地冲击着学生们的视听。面对诸如此类的诱惑,部分初中生可能在思想上出现消极的态度。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程教学;思政教育

引言:

“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我国的课程教育目标从传统的“双基”和“三维目标”进一步过渡到“核心素养”。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对初中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英语课程作为主要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的人文主義精神与核心素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明确初中英语课程教育性质,了解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

对于身处中学时期的学生,初中阶段恰恰是磨炼其意志、培养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明确良好的政治教育观念对于“课程思政”的建设来说不仅仅是职责,更是其使命。在初中英语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国所倡导的“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也是这一建设中的当务之急。在我国倡导的“新课改”当中,对于初中英语课程中所推崇的教育目的,已然从学生对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与掌握逐步地过渡到教学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与此同时,还要注重素质教育的开展,初中英语课程作为初中主要课程之一,伴随着每位学子整个的学习生涯。初中时期,学生的思想也正处于一个动荡的矛盾期,学生的意志较为薄弱,情绪起伏波动较大,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领学生更好地发展,对于学生来说,完美地度过人生中转弯阶段也并非一帆风顺,“学科思政”工作作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也需要稳步推进。

二、批判地继承西方外来文化

传授语言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传授一定社会价值观念及当前社会主流思想的过程。初中英语课程对于学生而言,意味着西方文化初步走进学生课堂,它所包含着的文化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理念势必会影响着我国中学生的思维和考虑问题的方法方式。尤其是近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倡议的提出,西方文化开始影响着我国青少年的思维方式,有时甚至影响着我国中学生对我国本土文化的认同。由于初中生本身的判断能力弱,其思想容易被错误观念所动摇,开始逐步出现“唯西方文化认同”“西方普世价值观”等现状。面对挑战,“课程思政”在初中英语课程中的建设势在必行,引领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及观点,运用辩证的思维批判地继承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摒弃文化的“拿来主义”,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培养中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它不仅仅意味着一个人的文化自觉,更意味着一个民族的觉醒,以及这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审视。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最深沉的力量,更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若想将“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充分地与初中英语课程相融合,并且能够更好地开展和进行以达到预期成果,当务之急便是要从源头出发,即提升中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夏文红,2019)。同时,“课程思政”的融入,也可以增进中学生的文化优越感,为“讲好中国故事”奠定好一定的基础,更好地培养新时代以弘扬中国特色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建设者。

四、推动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发展

初中英语课程本身带有一定的人文素质,“课程思政”融入中学英语课程中可以更好地将这种人文素质进行完善。在人文知识方面,将我国的政治、道德、哲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与其原有知识融合,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原有的知识体系;在人文思想方面,将具有强烈民族色彩和鲜明意识形态的思想融入初中英语课程,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中学生的思想建设;从人文方法的角度上来看,“课程思政”不仅仅可以引导身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能够运用科学辩证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与此同时,它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注重实践,能够使其明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真理。最后“课程思政”在初中英语课程的引入,可以带领学生体验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明,能够使其充分地领略到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及其时代内涵,能够统筹协调地进一步促进当代中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质的完善与发展。

五、追踪时事热点,丰富教学内容

一直以来,由于教学设计和课时安排,使得学生对时事热点的关注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德育的进行,是阻碍“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可见,“课程思政”的推进任重而道远。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程,创新课程体系,引进当下的热点问题作为教材内容的拓展,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意味着需要找好课程中的切入面,进行“思政”元素的导入。如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针对2020年的“疫情”,对中外的“疫情”控制程度的比较,对中国航天的“超级2019”和“超级2020”及“空间站”时代的启发,以及2019年我国“5G”时代的到来等,这都能对“课程思政”与初中英语教学内容的整合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使学生明确我国的政治制度是具有制度优势的,在学生思想刚刚成熟时期做好思想的引领,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达到文化自信,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结论:

“课程思政”可以为中学生的实践活动、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和行为指导,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初中英语课程,学生能够客观地借鉴初中英语中的文化,做到实事求是,并在借鉴中传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这有助于加强中学生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提升其综合素质,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娜. “大思政”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落实策略[J]. 校园英语,2020,(42):175-176.

[2]刘娜.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之我见[J]. 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25):115.

[3]陈慧君. 思政教育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 中学生英语,2020,(32):72.

注:泉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字样以课题名称《初中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和立项批准号:QG1458-178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思政教育初中英语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