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运动与攻击行为”的分析

2021-02-03沈玉梅李贤珍张枝尚

四川体育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攻击行为攻击性体育运动

沈玉梅,李贤珍,张枝尚

“体育运动与攻击行为”的分析

沈玉梅1,李贤珍2,张枝尚3

1.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系,广东 东莞,523808;2.广州体育学院运动生化省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510500;3.广东医科大学,广东 东莞,523808。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攻击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进行回顾,通过参考一般攻击行为模型的逻辑框架,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分析体育运动对攻击行为的影响。研究显示:引发攻击行为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个体人格、认知、情绪、生理唤醒水平;外部因素:运动情景因素。体育运动能够改善个体攻击性的人格、认知和情绪,提高生理唤醒水平;参与低强度、低竞争性、低任务条件下的非接触性、娱乐活动和有组织、优良环境下的体育活动对于减少个人攻击行为水平更加帮助。在价值导向上,体育应回归其教育本质上,淡化功利与竞争意识;公共传媒应净化舆论环境,广泛宣传体育运动背后的精神价值及其人文理念,以促进公民身心与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

攻击行为;一般攻击模型;体育运动

如今,暴力攻击事件在世界范围内频发,严重影响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和平发展。在我国,有关暴力攻击行为的事件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也频繁出现,尤其令人痛心忧虑的是“校园凌霸事件”,实施攻击行为的主体却是原应充满正能量、充满朝气、承载国家未来发展的青少年群体。攻击行为的发生与个体不健康心理,不健全的人格密切相关,这与我国政府在“健康中国”中提出的促进公民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高公民心理素养的政策相悖。攻击行为如何发生?有没有可用以有效预防的工具?此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社会心理学界、政府乃至普通民众关注与思考的话题。经搜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目前研究多以高水平运动员、运动队、球迷甚至一些教练员等为研究对象,集中于对竞技体育领域中的暴力攻击行为的研究,而以普通运动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体育运动对攻击行为影响的研究却很少,且研究结论还存在很大争议。因此,针对以上学术争议,在攻击行为事件频发的严峻背景下,欲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攻击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进行回顾归纳,参考一般攻击行为模型的逻辑框架,分析体育运动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以期说明全民健身中不同人格特质的个性化运动处方的必要性,同时为体育运动科学应用于攻击行为预防以及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1 影响攻击行为因素及其产生的心理机制

攻击行为亦称侵犯行为,它指以伤害或是损害另一生物为目的,且此生物想要避让的全部方式,其包括身体、语言、心理等行为。攻击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按其理论发展的大概时间特征具备代表性的学说主要集中在:攻击本能论、内隐性攻击理论、挫折-侵犯假说、社会学习理论以及认知理论[1]。心理学家兹尔曼(Zillman)提出,对于攻击活动产生影响包括3种不同原因:(1)个人原本就有着的一种反应情况;(2)兴奋的情绪,其只是一种兴奋反应,不会随着高水平的思维活动,个人想要立即投入到那些要求进行搏斗或者应付的事件中;(3)经验原因,它不仅是一种情绪活动,还是一种调节器,在其范围内控制调节好与基础的学习反应,当个人受到刺激而出现兴奋反应时,就会出现行为[2]。

1.1 本能论及隐性攻击理论

本能论的代表人物精神分析学S·Fend 提出,攻击性是个人天生自带的,来自于个人喜斗的先天能力,而攻击的能量来源于个人内部顺其自然且持续积攒着的原始冲击,当其引起性刺激,就会出现外部行为[3]。弗洛伊德最开始通过该理论来阐述攻击活动,他提出个人的行为来自于其性本能,包含生本能与死本能。死本能是一种对内的自我破坏倾向,生、死本能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冲突,由生的欲望令人将对内的破坏力量转向了外部,致使指向他人的攻击行为,所以攻击行为是本能冲动受到阻抑后的反应。由于没有实验验证,本能论受到质疑,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隐性攻击理论提出了人类在有意识的状态下外显攻击性,以及在无意识状态下的内隐攻击性存在显著差异性,这一发现又重新验证了人类攻击性的内隐性,本源性,从而让本能论得以再次谛视。本能论对攻击行为的诠释在理论层面给了我们许多启发,其提倡(敌意、愤怒)情绪的“宣泄”以及表露,鼓励通过小强度的活动对攻击性行为预防。

1.2 挫折-侵犯假说、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攻击性活动的出现以挫折的存在作为基础条件,但是挫折的存在也是引起某些形式的攻击性活动,攻击性活动是由外部事件和情景所引起的,并非是由于个人的内部需求所引起的。挫折—侵犯假说由多拉德、米勒等人(1939)指出,认为个体的攻击行为是由其所受到的挫折所致,攻击也必然以挫折为前提,二者互为因果关系。认知心理学试图从人类认知活动内部来解释攻击行为,主要包括社会信息加工模型、认知新联合模型等。前者提出个人对于社会情景的行为反应存在各种信息加工步骤,个人不良的社会认知思想能够引起信息加工的误差,是出现攻击活动的前提条件[4]。认知新联合模型认为除了各类外部条件对其认知观念的暗示作用之外,攻击活动还受到个人情感的影响,比如易怒、冲动、缺少自我控制等[5]。

2 学说局限与一般攻击行为模型

GAM认为攻击行为是个体人格变量,例如攻击性人格,以及情景性输入变量相互作用的多阶段过程,并且这类变量情境与人格特点能够利用影响个人当时的内部状态(认知理念、情感和唤醒状态)及之后的评估与决策共同影响攻击活动。参考一般攻击模型的理论框架,将攻击行为发生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人格变量、认知、情绪及即时生理唤醒水平;外部因素主要包括运动情景因素[6]。

图1 一般攻击行为模型(Anderson Bushman, 2002)

3 一般攻击模型下体育运动与攻击行为关系的探讨

3.1 内部因素

3.1.1 体育运动对攻击性人格的影响 人格又被人们叫做是个性,主要指个人独特、稳定与本质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称。体育运动有益于人格的发展,且体育运动参与程度越高,人格越趋于外向和低神经质、低敌意和低攻击性[7]。另外,与非运动群体相比,运动群体具有更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压力感低、易相处,更合群[8],这些人格特质都可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然而,也有研究提出相反的结论,孟祥乐(2016)和鲁琦(2005)提出,经常参与运动的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格更趋外向不稳定型(胆汁质型人格),低自我控制,其兴奋性、敢为性、世故性以及怀疑性高是高攻击行为的诱因[9]。针对以上结论,笔者认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大学生运动员的高攻击性与其专业特征,“亚文化”群体特点,长期体育竞赛形成攻击行为图式有关[10],而体育专业大学生、大学生运动员的体育运动参与与一般大众群体的运动参与目的、方式、强度和频率均具有不同的本质,不具备广泛参考价值。

3.1.2 体育运动对攻击性认知的影响 在一般攻击模型中,攻击性认知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是与攻击性情感体验、攻击性的唤醒相互作用,彼此激活;另一方面是在外部情境与攻击行为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11]。范春林[12]将攻击性认知过程分解为3个部分:(1)敌意性思维,包括敌对、恶意和报复心理;(2)图式,敌意性图式会形成敌意归因差异;(3)脚本,其包括各种场景下的个人如何行动的信息。目前体育运动对认知的影响研究成果不多,部分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体育运动可以改善攻击性认知的观点,如段晓旺(2006)研究认为,通过篮球运动干预,大学生的消极认知有明显改善,敌意因子明显降低;通过健美操运动干预,大学生强迫症状和偏执因子明显降低。

3.1.3 体育运动对攻击性情绪、生理唤醒水平的影响 攻击性情绪是指那些与攻击行为相关的负面情绪反应,例如易怒、冲动和缺乏自制等。研究表明具有负面情绪的人,攻击水平更高,且攻击行为强的个体更容易唤醒负性情绪,调节负性情绪的能力也较低。体育运动对情绪的影响已在研究中得到证实,Mahmut等(2010)指出体育运动可以明显改善负面情绪和个人攻击水平;殷恒婵(2007)指出明经常参加运动的学生抑郁低、自制力高[13]。

唤醒指有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状态或不同程度,主要包括血压、心率、血容量和皮肤电、激素水平等指标。体育运动可以提高以上各指标水平,从而提高生理唤醒水平,使个体行动具有敏感性,使身体对特定行动具有准备性,从而增加个体攻击行为发生(尤其是高攻击性特质群体)的可能性。

3.2 外部情景因素

3.2.1 体育项目竞争性与对抗性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竞争性和对抗性是很多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规则范围内的攻击性打法是很多比赛所允许的,例如篮球,橄榄球,摔跤和拳击等对抗性项目。激烈的竞争性和对抗性,加上生理唤醒引起的相关激素水平升高易使参与者产生敌意、愤怒、冲动情绪,从而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有研究表明,在手球和橄榄球比赛中,赛事级别越高、竞技性越强,攻击行为水平越高。(Michael Mutz2012)[14]的研究也认为青少年男性参加有着较强对抗性的格斗活动(比如摔跤、拳击、空手道)、健美和肌肉塑形项目攻击意识水平更高,而且现实生活中攻击行为的发生率高;参加身体接触性运动活动(比如篮球、足球、手球)攻击意识略高于非运动群体,而参加非直接身体接触性活动(比如网球、游泳、田径项目等)、休闲体育活动(例如慢跑、滑雪等)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攻击意识。

3.2.2 运动环境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参与运动的场所、场地颜色、舒适度、温度、运动环境、有无组织都能够发展成引发攻击活动的原因。Anderson等提出高温会让个人出现烦躁、不舒服、苦恼,增加敌意的情况状态(愤怒)[15]。李树旺(2010)认为大学生体育参与过程中,组织老师参与的学校体育环境因为引导的作用,更加有助于大学生人格的发育,Michael Mutz(2012)认为青少年在俱乐部、学校等过程中参加体育运动会因为得到引导与监管而减少出现攻击活动的可能性,而且青少年在体育运动中花费时间也会减少由于无聊而参与群体攻击行为的可能性。因此,在大众健身与青少年儿童体育运动参与中,提供舒适的运动环境,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进行监管很有必要。

4 结论与启示

4.1 结 论

(1)引发攻击行为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内部因素有人格变量、认知和情绪、生理唤醒水平,外部因素主要为运动情景因素。体育运动可改善攻击型人格、攻击性认知和攻击性情绪,提高个体生理唤醒水平;运动情景因素中,参与低强度、低竞争性、低任务条件下的非接触性、休闲活动,并且在有组织、良好温度、良好运动环境下的体育活动更加有助于降低攻击水平。

(2)目前国内相关主题的研究还相当匮乏,实证方面的研究也存在以下不足:①实验研究的“注射针剂”范式;②缺乏长时效应跟踪研究;③缺乏细致详实的实验设计方案;④笔者认为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厘清引发攻击行为的各变量的互动关系以及在不同背景条件下个体进行攻击行为决策的特点,借鉴统计学中相关模型的构建,进行实证方面的研究,是未来可切入的研究方向和即将尝试的研究。

4.2 启 示

(1)个体攻击行为的产生非常复杂,攻击性认知的形成途径也是多样的,体育运动也有两面性,但作为一种“多元工具”如何发挥作用有赖于科学的驾驭,如将其应用于特殊群体攻击行为的纠正和控制,必须在干预群体特征、干预项目选择,干预方案上进行细致深入研究论证和设计,由专业的人员组织实施,另外,攻击性认知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因此系统干预最好在年龄相对较小的时期。

(2)当前,在“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的政策背景下,在鼓励大众积极参与体育,增强体魄、宣泄压力的同时,国家应重视全民健身的心理测验与监控,配备专业的健身指导员,充分考虑个体的人格特质、攻击基线水平,针对不同人格特质的个体设计合适的健身方案,规避体育运动对攻击行为产生的不利影响,使大众体育参与更加科学。同时,针对儿童青少年群体,学校体育应加强课余体育锻炼的指导,充分考虑开展项目的攻击性、竞争性以及完成难度;重视体育运动的心理体验和分享,在体育参与中融入更多的人际互动、团队合作,发挥体育运动教育作用,正面导向作用;

(3)辨证认识体育的本源攻击性以及文明演化后体育运动中攻击行为的“规则性”、“象征性”。在价值取向上,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体育应该回归其教育本质,淡化运动与竞赛的功利意识、竞争意识;社会舆论媒体,应净化舆论环境,正面引导,广泛宣传运动参与背后更深刻的精神价值、人文理念,使其内化于人心,以促进大众身心、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

[1] 张 照. 运动员的攻击行为研究进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41(06):16~20.

[2] 刘 凯. 体育运动中恶意攻击性行为的研究[J]. 河北职业教育,2007,3(19):66~66.

[3] 倪 震.我国体育运动中攻击行为研究综述[J].运动,2009(04):35~36.

[4] 余建华. 西方侵犯行为研究评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2):45~49.

[5] 石 岩,王 冰. 青少年体育暴力测量维度的初步建构[J].体育与科学,2013,34(01):51~57.

[6] ANDERSON, A. CRAIG and E. KAREN. Video Games and Aggressive Thoughts, Feelings, and Behavior in the Laboratory and in Lif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2000, 78(04): 772~790.

[7] 杜 吟,殷恒婵,李卫东,等. 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女大学生内隐与外显情绪调节效果的实验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5,51(04):69~78.

[8] 鲁 琦,吴本连. 体育专业大学生攻击行为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06):84~87.

[9] 郝兴昌,佟丽君,杨治良,等. 运动员与大学生两类人群间内隐攻击性的实验研究[J]. 心理科学,2008,31(01):75~78.

[10] 雷 浩,刘衍玲. 国内外青少年攻击性认知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 中国特殊教育,2012,145(07):80~86.

[11] 殷晓旺,余锡祥,尹国昌,等. 认知一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多维度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8):39~41.

[12] AKIN M. Ö. Y. C. M.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sitive-Negative Affectivity and Individual-Organizational Level Aggressiveness: The Role of Physical Activit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Türk, 2013, 5(02): 159~172.

[13] 殷恒婵,卢 敏,王新利. 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7,27(05):41~46.

[14] GENEVI VE COULOMB-CABAGNO O. R. Team Sports Players' Observed Aggresion as a Function of Gender, Competitive Level, and Sport Type[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6, 36(08): 1980~2000.

[15] MUTZ M. Athletic Participation and the Approval and Use of Violence: A Comparison of Adolescent Males in Different Sports Disciplines[J].European Journal for Sport and Society 2012, 9(03): 177~201.

Analysis of “Sports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SHEN Yumei1, LI Xianzhen2, ZHANG Zhishang3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Dongguan Polytechnic Institute, Dongguan Guangdong, 523808, China;2.Key Laboratory of sports biochemistry, Guangzhou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00, China;3.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Dongguan Guangdong, 523808, China.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aggressive behavior was reviewed by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aggressive behavior was analyzed in the context of “healthy China” by referring to the logical framework of general aggressive behavior model.Research shows that the factors that trigger aggression include internal factors: individual personality, cognition, emotion, physiological arousal level;External factors: sports situational factors.Physical exercise can improve the individual's aggressive personality,cognition and emotion,and increase the level of physiological arousal.Participation in non-contact and leisure sports with low intensity, low competitiveness and low task conditions and sports with organized and good sports environment and atmosphere are more conducive to reducing the level of aggression.In terms of value orientation, sports should return to its essence of education and dilute utilitarian and competitive consciousness.Public media should purify the environment of public opinion and widely publicize the spiritual value and humanistic concept behind sports so as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itizens' body, mind and personality.

Aggressive Behavior; General Aggression Model; Sport

G804.82

A

1007―6891(2021)01―0028―03

10.13932/j.cnki.sctykx.2021.01.06

2019-10-29

2019-11-20

2018年度运动与健康资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GAPAH18YB04)。

猜你喜欢

攻击行为攻击性体育运动
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状况及高危因素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二维码
留守高职生的控制欲、攻击性和焦虑、抑郁的关系调查研究
呆呆和朵朵(13)
“爱”的另类表达,婴儿的攻击性行为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