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针治疗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的效果

2021-01-29王杰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34期
关键词:腹针痉挛性脑血管病

王杰华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福建泉州 362000

脑血管疾病对患者威胁性较大,患者经治疗后容易出现痉挛性瘫痪后遗症,增加患者预后生活难度。患者长期处于瘫痪中,则会增加自卑心理,对康复治疗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延缓患者的康复进程,使得患者肢体运功功能得不到改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现代医学为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康复提供的肢体康复训练、Bobath 疗法等方式能够使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恢复。Bobath 疗法基于了解患者肢体障碍情况,为患者制订训练计划,实现痉挛症状的抑制、对抗,降低痉挛性瘫痪所造成的影响[3]。中医学认为,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属于“筋病”“筋挛”范畴,可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控制患者痉挛症状的发生。针灸是中医学的特色治疗方法,通过刺激患者穴位,能够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状态,疏通经络[4]。腹部是机体经脉交汇的重要部位,具有调节脏腑的作用,在腹部予以针灸可增强患者经脉疏通效果。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是患者经脉受阻所致的一种并发症,要想改善瘫痪患者的生活质量,需重视患者肢体障碍的恢复工作[5]。鉴于此,本研究主要选择临床治疗效果、肢体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作为临床评价指标,通过比较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分,为腹针治疗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价值予以验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50~75岁,平均(65.36±3.21)岁;病程30~90 d,平均(63.58±4.36)d。观察组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51~76岁,平均(65.48±3.32)岁;病程31~91 d,平均(63.49±4.41)d。两组的一般资料经独立样本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诊断标准,即《各类脑血管诊断要点》[6];②经CT、MRI 检查诊断方法予以确诊;③患者意识清晰,均自愿参与本项研究。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行为异常患者;②合并心、脏等脏器功能衰竭。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即对患者的血压、血糖予以调节,给予改善机体内部循环的药物治疗,有效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采用Bobath 疗法,具体如下。①关键点控制:要想改善患者部位的肌张力,应重视关键点的选择,即中心控制点、近端控制点、远端控制点。②反射性抑制痉挛模式:患者取健侧卧位,左手以合适的力量扶住患者肩部,右手扶住患者髋部,医师做牵拉运动,运动方向为双手相反方向,有效抑制患者躯干痉挛症状;让患者自身进行患肢外展、伸肘、伸腕等动作,实现上肢痉挛的有效对抗;患者做好屈髋屈膝动作,从而对抗下肢痉挛;为了对抗颈部痉挛,可指导患者肩部向前、向上运动;为了对抗手部痉挛,可指导患者双手十指交叉握手。引导患者进行头颈部、肢体运动,锻炼患者的平衡感。

观察组采用腹针疗法联合Bobath 疗法,具体如下。①腹针疗法:为患者实施腹针疗法时,重视患者穴位的选取,即关元穴、气海穴、下脘穴、中脘穴,患侧滑肉门穴、上风湿点、外陵、上风外点、下风湿点、下风下点,健侧商曲、气旁等。不同穴位的针刺深度有所不同,需浅刺的穴位有健侧商曲、下风湿点、上风湿点、上风外点;中刺的穴位有患侧滑肉门穴、外陵;深刺的穴位有下脘穴、气旁。②操作方法:选用40 mm 长度的不锈钢针,其直径约为0.25 mm,数量为12 支。应对穴位位置进行常规消毒,进针角度为垂直角度。在施针时,医师应保障施针力度轻柔,待针尖达到一定深度,医师可转变自身施针手法,即慢提插手法。留针时间控制在30 min。每日施针1次,1 周5次。Bobath疗法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肢体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6-7],具体如下。

1.3.1 临床治疗效果 ①显效:患者无痉挛症状,Ashworth评级降低2级以上;②有效:患者痉挛症状有所改善,Ashworth 评级降低1级;③无效:患者痉挛症状明显。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肢体痉挛程度 将Ashworth 分级法予以改良,对患者痉挛程度予以评价,满分15分,≤5分为轻度,6~8分为较轻,9~10分为中等,≥11分为严重。评分越低,患者痉挛程度越轻。

1.3.3 肢体运动功能 采用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进行评价,满分5分,≤1分为轻度,>1~3分为较轻,4分为中等,>4分为严重。评分越低,患者肢体功能水平较高。

1.3.4日常生活能力 采用改良Barthel 指数进行评价,满分100分,<60分为较差,60~70分为中等,>70~80分为较强,>80分为强。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痉挛程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肢体痉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肢体痉挛程度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肢体痉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痉挛程度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痉挛程度的比较(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 值P 值10.58±1.32 10.56±1.30 0.0724 0.9424 8.59±0.46 6.42±0.23 28.3043 0.0000 9.5499 21.0363 0.0000 0.0000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比较(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值P值2.20±0.75 2.19±0.73 0.0641 0.9490 1.23±0.22 0.68±0.17 13.2703 0.0000 8.3252 13.5143 0.0000 0.0000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分,±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值P值54.36±6.58 54.45±6.49 0.0653 0.9481 68.69±4.21 79.75±2.65 14.9143 0.0000 12.3059 24.2102 0.0000 0.0000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生命质量产生影响。脑血管疾病患者接受治疗后可出现痉挛性瘫痪后遗症,对患者机体功能恢复起到制约作用[7-8]。临床上,针对痉挛性瘫痪的治疗主要采用Bobath 疗法,通过对患者肢体功能实际情况进行调研,以此作为基础,为患者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增强患者对机体痉挛的抵抗,旨在达到改善患肢体运动功能水平,遏制患者痉挛程度[9-11]。为了进一步增强上述治疗效果,可采用腹针治疗措施在患者腹部针刺,利用腹针治疗方式刺激患者腹部最为柔软的部位,加快腹部经络的疏通。针灸治疗方式所产生的影响较小,该种腹针治疗方式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较之药物治疗效果,能够增强患者生活能力。在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康复诊疗中,采用腹针+Bobath 疗法联合治疗方案较之单一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12-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症状改善明显(P<0.05),提示患者接受联合治疗方案较之单纯采用Bobath 疗法治疗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凸显腹针+Bobath 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肢体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指标评分较对照组改善(P<0.05),提示患者经过联合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对患者心理情绪改善有重要的意义;患者肢体痉挛性瘫痪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抑制,患者肌张力情况得以改善,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患者经联合治疗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水平恢复速度较快,可尽早下床行走,进而使患者病情得到高效控制。

综上所述,采用腹针治疗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的肢体痉挛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腹针痉挛性脑血管病
针刺跷脉穴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黄精四草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针刺对中风痉挛性偏瘫研究进展
卵巢囊肿蒂扭转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价值分析
腹针加局部痛点围刺法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脑血管病昏迷患者的基础护理体会
腹针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