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

2021-01-29

大医生 2020年19期
关键词:羊膜胎膜绒毛

邰 怡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北京 102488)

胎膜早破指的是孕妇临分娩前胎膜发生破裂,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4.3%,新生儿感染率为6.52%[1-2]。胎膜早破增加新生儿感染、母婴感染、脐带脱垂及早产的风险,特别是尚未足月胎膜早破,如果未得到有效处理,那么极易引起胎儿窘迫、羊水过少等并发症。感染可增加死胎、早产、死产、新生儿败血症等不良妊娠结局[3-4],因此探究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显得尤为重要。为探究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本次研究回顾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380 例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收治的380 例胎膜早破(>18 h)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新生儿是否感染分为新生儿感染组(n=80)及新生儿非感染组(n=300)。380 例胎膜早破孕妇中,年龄22 ~37 岁,平均年龄(27.43±2.32)岁;经产妇为214 例,初产妇为166 例;孕周29 ~41 周,胎膜早破时间18 h ~13 d,平均时间(3.84±0.43)d;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 080 ~4 550 g,平均体质量(3 474.432±147.654)g。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华妇产科学》中胎膜早破诊断标准[5]:①阴道液进行涂片、烘干,经过镜检后可观察到羊齿状结晶;②阴道分泌物pH 值检测结果>6.5;③窥器检查过程中能观察到阴道后穹窿存在胎脂或胎粪等液体,且有较多液体从宫口流出;④孕妇能够自觉有明显液体从阴道中流出。以上4 个内容中有一项符合即可确诊。

新生儿感染的诊断:新生儿发生原因不明的凝血功能异常或者血小板下降;肺炎;新生儿局部感染(皮肤脓疱疹)或者新生儿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或以下化验指标满足一项:血常规白细胞>30×109/L(日龄≤3 d),>20×109/L(日龄>3 d),血清C 反应蛋白(CRP)>8 mg/L[6]。

1.3 观察指标

收集全部孕妇的临床资料、分娩方式、破膜时间、胎盘病理、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等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破膜时间、孕周、出生体质量等用(x±s)表示,行t 检验,分娩方式、母亲绒毛膜羊膜炎等用[例(%)]表示,行χ2检验。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剖析胎膜早破发生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胎膜早破发生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

新生儿感染组及新生儿非感染组剖宫产、破膜时间、母亲绒毛膜羊膜炎、孕周、出生体质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Logistic 回归分析胎膜早破发生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

剖 宫 产(r=0.675,95%CI=1.344 ~6.334)、破 膜 时间(r=0.595,95%CI=0.236 ~2.447)、 孕 周(r=0.713,95%CI=0.145 ~7.954)、 出 生 体 质 量(r=0.685,95%CI=1.025 ~5.574)、母 亲 绒 毛 膜 羊 膜 炎(r=0.584,95%CI=0.524 ~1.968)是胎膜早破发生新生儿感染独立影响因素(P <0.05),见表2。

3 讨论

胎膜早破致胎儿感染多为细菌感染。当发生胎膜早破后,母亲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上行,从而导致胎儿产时感染。据报道[7],如果胎膜早破时间在18 h 以上,极易引起脐带、羊膜及胎盘等发生炎症,致使胎儿发生感染。另一方面,胎膜早破可能是母体感染、绒毛膜羊膜炎的表现,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时更易引起胎儿及新生儿感染[8]。足月前胎膜早破是造成早产的重要原因,早产儿易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败血症,对新生儿及其家庭近期及远期影响均较大;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抵抗力差,淋巴组织、黏膜、皮肤防御功能差,细菌感染后,侵入血液系统,在血液中繁殖,可导致全身感染,脓毒血症,各个系统化脓感染等。且由于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胃酸少、肠道通透性高,极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严重感染,危及新生儿生命。由于新生儿白细胞吞噬能力低、杀菌能力弱,较轻的感染也会导致病原体大面积扩散,尤其是早产儿,感染是早产儿的重要死亡原因。但不是所有胎膜早破母亲分娩的新生儿都发生感染,因此,研究母亲胎膜早破后发生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密切监测新生儿有无感染、早期识别,给予及时有效抗感染治疗至关重要。

本次研究中,新生儿感染组及新生儿非感染组在剖宫产、破膜时间、孕周、出生体质量、母亲绒毛膜羊膜炎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次 研 究 中,剖 宫 产(r=0.675,95%CI=1.344 ~6.334)、破 膜 时 间(r=0.595,95%CI=0.236 ~2.447)、孕 周(r=0.713,95%CI=0.145 ~7.954)、出生体质量(r=0.685,95%CI=1.025 ~5.574)、母 亲 绒 毛 膜 羊 膜 炎(r=0.584,95%CI=0.524 ~1.968)是胎膜早破发生新生儿感染独立影响因素(P <0.05)。其中孕周越短,感染风险越大[9],原因与胎膜发育不全、胎膜厚度等因素有关;破膜时间越长,新生儿感染风险越大,因为时间越长,阴道内液体流出时间越长,上行感染风险增加,增加新生儿感染。本研究显示,剖宫产较自然分的娩新生儿感染风险大,考虑与胎膜早破后需先经阴道试产,如试产失败满足剖宫产指征方可行剖宫产,故其胎膜破裂时间较自然分娩长,这可能是剖宫产儿感染率较高的原因。孕周越小,出生体质量越小,新生儿免疫力较低,发生新生儿感染风险越大,在母体感染的情况下加重了细菌病毒侵袭,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绒毛膜羊膜炎病情越严重,新生儿神经损伤越严重[10],母亲绒毛膜羊膜炎与胎膜早破紧密相关,随着破膜孕周下降,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增加,倘若不给予胎盘组织病理检查,绒毛膜羊膜炎极易被漏诊,病理检查操作简单、无创,能够确定是否存在感染,可观察胎儿有无全身炎症反应,因此在胎膜早破发生后,特别是34 周前发生胎膜早破的绒毛膜羊膜炎孕妇在产后应该进行胎膜、胎盘等病理检查,进而及时发现相关并发症[11]。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产科对胎膜早破超过12 h 的孕妇给予抗生素预防孕妇及新生儿感染,这对降低新生儿感染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否积极给予新生儿抗感染治疗,国内还没有统一的意见。有些医疗机构对胎膜早破大于18 h 的新生儿给于抗生素预防感染,这虽然可降低新生儿发生重症感染的风险,但也造成抗生素使用率增加,且有更多非感染新生儿接受了抗生素治疗,这也增加了临床耐药菌的产生及其他不良反应,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晚发型脓毒症发生率增加。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产科目前采取对有胎膜早破病史的孕妇的新生儿进行密切监测的措施,主要监测发热、低体温、末梢循环不良、皮肤苍白、反应低下、纳奶量减少、烦躁哭闹、呕吐、腹胀等临床表现,生后6 h 及24 h 监测血常规、CRP 等感染指标,如出现异常,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采取该方案未发生严重感染及感染不能控制等情况。

综上所述,剖宫产、破膜时间、孕周、出生体质量、母亲绒毛膜羊膜炎等是胎膜早破发生新生儿感染独立影响因素,需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预防及干预,如果母体存在绒毛羊膜炎高危因素,需要积极给予规范治疗,及时进行胎盘胎膜病理检查及血培养,若存在以上多种高危因素,必须密切观察孕妇临床表现,以便及时治疗、处理,如孕妇已出现感染,需尽早终止妊娠,降低新生儿感染率。新生儿出生后,如存在上述高危因素,更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有无感染表现,必要时连续3 d 监测血常规、CRP 等感染指标,及时发现感染。

表1 单因素分析胎膜早破发生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

表2 logistic 回归分析胎膜早破发生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

猜你喜欢

羊膜胎膜绒毛
未足月胎膜早破不同时间应用抗生素治疗对分娩结局的改善分析
87例早孕期绒毛膜隆起的超声特征和妊娠结局分析
胎膜早破
吹绒毛
夏日毛绒精灵
羊膜在眼科方面的应用
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生石灰所致眼化学烧伤的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的预防护理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
胎膜早破头位分娩25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