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结石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2021-01-29

大医生 2020年19期
关键词:胆结石胆囊有效率

陈 甡

(济南市历城区中医医院,山东济南 250100)

胆结石属于临床普外科常见且多发的一种外科疾病,发病率高。通常情况下,胆囊结石实际上指胆固醇结石,主要是由胆固醇同胆汁酸浓度之比发生变化所致,而胆汁淤积滞留则是形成胆结石的重要因素之一[1]。早期胆结石临床并未有明显表现,仅伴随轻微疼痛、且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较少,容易忽略,进而耽误治疗,加剧病情恶化[2]。当前,临床治疗多半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除部分患者结石较小可实行保守治疗外,其余均采用外科手术为主[3]。近年来,伴随微创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得到众多医师和患者认可,现已作为治疗胆结石的重要手术[4]。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案用于胆结石所取得的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历城区中医医院2017 年12 月至2019 年3 月收治的106 例胆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 例。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男性21 例,女性32 例,年龄34 ~75 岁,平均年龄(54.5±1.64) 岁,病程2 ~10.5 年,平均病程(6.25±1.88) 年。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男性19 例,女性34 例,年龄34 ~78 岁,平均年龄(56.1±1.68)岁,病程3 ~10 年,平均病程(6.52±1.96)年。组间病例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历城区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实验纳入的所有病例均被确诊为胆结石;符合胆囊切除术的标准;病例均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病例: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者;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者;精神障碍或意识不清者;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术前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取平卧位,实行气管插管后,予以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于患者右上腹处右肋缘下作一个长8 cm 左右的切口,将腹壁各层组织分离切开,将术野充分暴露,确定胆囊三角区部位,并对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结扎,随后完全切除胆囊,胆囊从胆囊床完全取出后对切口缝合,并依据病情状况判断是否引流。

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体措施为:首先行气管插管,予以全身麻醉。取平卧位姿势,将身体向左稍微倾斜,呈头高脚底。选择患者脐下1 cm 处作观察孔,取剑突下1 cm 作主操作孔,在右腋及右锁骨的位置附近各选一个辅助操作孔,并用气腹针进行穿刺,建立CO2人工气腹,随时调整压力。借助腹腔镜对胆囊三角区域进行解剖,从操作孔置入所用器械和探查镜,先将胆囊动脉切除后进行结扎,接着利用电凝钩将胆囊管同血管分离,用钛夹夹住胆囊动脉及胆囊管,使用电凝刀将其剪断,促使胆囊动脉与胆囊管游离,随后将胆囊从胆囊床完全剥离并切除,关闭气腹。最后依次取出腹腔镜与穿刺套管等,缝合切口。依据患者病情判定是否需置入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评价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胆漏、胰腺炎、出血和切口感染)情况。

总有效率[5]判定:显效指患者各临床症状、体征等均消失;有效指患者各临床症状及体征等好转;无效指上述各指标并未有任何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即临床各指标测得结果以(x±s)表示,组间用t 检验;计数资料即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测得结果用[例(%)]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 <0.05 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临床各指标比较

临床各指标比较,观察组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3 讨论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快节奏”的生活促使人们饮食习惯改变,过度食用高脂肪、高糖等食物,过量酗酒等,导致患胆结石的概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降低人们生活质量,若不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干预,严重可危急患者生命安全[6]。

开腹胆囊切除术是临床治疗胆结石的一种传统术式,效果明显。但有研究曾指出[7],开腹手术的操作技术不够完善,创口较大、且术后恢复较慢、疼痛重等,且并发症发生概率大,患者预后差,整体治疗效果不佳。

当前,伴随我国临床医学不断发展,微创技术日益提高和完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新兴的一种手术,其作用原理主要是将一种特制导管植入腹膜腔内,注入CO2建立气腹,待腹内达到一定压力后建立操作孔,对胆囊三角区区域进行处理,分离并剥离胆囊,最后消除气腹[8]。现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其优势在于:①充分利用腹腔镜充分暴露和放大手术术野,使术者能够更为直观、清晰的操作,更为详细且直观周密探查病灶实际状况,以此提高胆囊分离有效率,不残留结石在体内[9]。②防止腹腔内其他脏器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减少干扰,从而大大降低腹腔感染的发生,利于术后恢复。③具有切口小、创伤低、疼痛轻等优势,且术后不易留疤痕,极大提升美观度,更受女性患者的青睐。④术式耗时短、术后并发症少,可加快患者恢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各指标比较,观察组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总之,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利于提高胆结石的疗效,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并发症减少,临床安全性更高。

表2 两组患者临床各指标比较(x±s)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猜你喜欢

胆结石胆囊有效率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胆囊壁毛糙是患了胆囊炎吗?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胆囊壁增厚怎么办?
很有效率
哪些胆囊“要不得”
哪些人易患胆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