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术后早孕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2021-01-29

大医生 2020年19期
关键词:失败率米索出血量

于 萍

(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医院,江苏苏州 215126)

随着剖宫产手术发生率的提高,现阶段剖宫产术后早孕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多数剖宫产术后早孕患者会选择流产的方式终止妊娠,而多次的流产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现象的出现,不利于女性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临床中针对剖宫产术后早孕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针对剖宫产术后早孕患者一般给予无痛人工流产治疗及药物流产治疗[2]。为了分析剖宫产术后早孕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治疗的有效性,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医院针对收治的剖宫产术后早孕患者116 例展开观察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医院2019 年3 月至2020 年4 月收治的116 例剖宫产术后早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自身意愿选择流产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 例。对照组年龄22 ~38 岁,平均年龄(29.36±3.45)岁;停经时间34 ~49 d,平均时间(41.12±3.26)d,距离上一次剖宫产时间4 个月~2.5 年,平均时间(1.23±0.56)年;观察组年龄21 ~39 岁,平均年龄(29.35±3.62)岁,停经时间33 ~50 d,平均时间(41.10±3.33)d,距离上一次剖宫产时间5 个月~2.9 年,平均时间(1.20±0.6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次观察开展之前,116 例剖宫产术后早孕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观察的目的、形式、内容和结果等进行详细的了解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协议。本研究经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116 例剖宫产术后早孕患者经超声诊断及生化检查均确诊为早孕[3],上一次生产方式均为剖宫产,年龄集中在40 岁以内。排除标准:合并较为严重的前列腺素药物使用禁忌症、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异位妊娠及带器妊娠等类型患者。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药物流产治疗,第1 天早9 点采用口服的方式给予患者50 mg 米非司酮片(广州朗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80,规格:25 mg)进行治疗,在服药12 h 后给予25 mg 米非司酮片治疗;第2 天早9 点给予50 mg 米非司酮片进行治疗,12 h 之后再给予25 mg,第3 天早9 点给予600μg 米索前列醇(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68,规格:0.2 mg)进行治疗后,要求患者绝对卧床并接受观察8 h,针对出血量较多或无组织物排出的患者给予吸宫术的干预,并将吸出物送至病理检验。

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口服米索前列醇的人工流产治疗,采用口服的方式给予患者400μg 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人工流产手术治疗前对患者的阴道和周围部位进行碘伏消毒处理,宫颈钳将宫颈前唇夹住后对宫颈管进行消毒,在宫颈软化之后,实施人工流产术即可。空腹6 h 状态下给予丙泊酚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38,规格:20 mL ∶0.2 g)+酒石酸布托啡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454,规格:1 mL ∶1 mg)进行静脉推注处理,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1.3 观察指标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剖宫产术后早孕患者治疗后的的出血时间、出血量、孕囊排出时间、流产失败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进行临床对比分析。①流产失败标准:流产治疗后胚胎组织未完全排出或吸净,存在阴道大量流血症状[4]。②不良反应:包括子宫出血、人工流产综合征等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 软件对观察指标进行处理,出血时间、出血量、孕囊排出时间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t 检验;流产失败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例 (%)]表示,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时间、出血量、孕囊排出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时间、出血量、孕囊排出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时间、出血量、孕囊排出时间对比

2.2 两组患者流产失败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流产失败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流产失败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

3 讨论

剖宫产属于妇产科手术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主要是通过手术的形式切开产妇的腹部和子宫,用来分娩婴儿的一种分娩方式[5]。一般剖宫产是为了避免由于阴道生产可能对母体和婴儿生命安全造成损害,近年来,临床中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以剖宫产的方式进行生产,逐渐替代原本的自然分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应将自然分娩作为首选分娩方式[6],主要是由于虽然剖宫产能有效地解决自然分娩困难或一系列的妊娠合并症现象,但长期来说会给患者带来不可逆的改变,使得患者人工流产的难度有所增加。一般在剖宫产后尤其是哺乳期间的妊娠患者由于子宫壁切口瘢痕组织较为脆弱,在避孕失败意外妊娠之后一般通过流产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剖宫产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流产的困难和危险系数[7]。

以往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一般针对剖宫产术后早孕患者实施药物流产的治疗,选择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等药物进行终止妊娠的操作,能有效且安全地终止妊娠,避免和减少由于人工流产手术导致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现象的出现。米非司酮属于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孕酮受体拮抗剂,一般是通过竞争内膜孕酮受体而产生阻断孕酮的效果,使得绒毛滋养细胞变性坏死,可对胚胎的发育起到阻滞作用,促使坏死蜕膜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引发的宫缩现象出现[8]。而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合成的前列腺素E1 类似物,具有诱发宫缩和扩张宫颈的效果,经口服给药治疗后能在短时间内被机体吸收,30 min 内达到高峰,发挥前列腺素E1 的效果,对宫颈纤维组织起到扩张和软化的作用,引发子宫平滑肌收缩,减少出血量,促进胚胎组织的排出。临床中给予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具有较为良好的扩张宫口、软化宫颈的作用,但药物流产治疗极易导致不完全流产或流产失败的发生,需要再次给予吸宫术进行治疗,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治疗费用。而相对药物流产治疗,口服米索前列醇的人工流产治疗则有其自身的优势。在人工流产手术前给予米索前列醇干预能刺激宫颈纤维释放多种弹性蛋白酶,降解胶原纤维,达到软化宫颈的效果,提高宫颈弹性及顺应性,有利于器械的扩张[9]。人工流产手术治疗中实施的静脉麻醉处理能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和紧张情绪,对迷走神经的反射起到阻断作用,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出现,具有操作时间短、流产成功率较高、感染发生率低等特点。但值得注意的是,妇产科临床中应针对剖宫产术后早孕患者和家属实施避孕宣教,告知其流产对于女性身体和心灵的伤害,向妇女及其丈夫宣教如何正确避孕,减少由于意外怀孕导致流产次数的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人工流产治疗的观察组剖宫产术后早孕患者治疗后的出血时间、出血量、孕囊排出时间、流产失败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实施药物流产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 <0.05),说明针对剖宫产术后早孕患者实施人工流产的有效性较高。

综上所述,针对剖宫产术后早孕患者实施米索前列醇联合人工流产治疗的有效性较为显著,建议在妇产科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失败率米索出血量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米索前列醇在计划生育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宫颈阴道双球囊与米索前列醇在高危产妇引产中的应用
缩宫素配合米索前列醇片在产后宫缩乏力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评价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失败率33%
失败率33%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低信用等级债券失败率变化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