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水囊压迫法治疗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2021-01-29江小华

大医生 2020年19期
关键词:宫腔纱布出血量

江小华

(峡江县妇幼保健院,江西吉安 331409)

阴道分娩是指产妇产力、产道和胎儿均正常且互相适应,胎儿经阴道自然分娩,属于相对安全、损伤小、恢复快的分娩方式,但仍有部分产妇受各种因素影响出现产后出血,若未能及时有效控制出血量,会威胁产妇生命安全。一般认为宫缩乏力及胎盘因素为产后出血主要原因,可经子宫按摩、促宫缩药物治疗控制出血,但若常规治疗无效,需配合其他止血方法,如物理止血法[1]。宫腔纱布填塞止血和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法均属于物理止血法,前者主要利用填塞纱布起到压迫作用,后者置入水囊起到压迫作用,有效刺激子宫收缩和压迫创面,两者均可获得止血作用,但前者存在明显弊端,如纱布不规则,易出现压迫不全面问题,难以确保充分止血,后者则无该弊端[2]。为此,本次研究对宫腔水囊压迫法治疗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峡江县妇幼保健院2018 年7 月至2020 年7月期间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84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 例。对 照 组 年 龄22 ~37 岁,平 均 年 龄(29.76±3.25) 岁;孕周36 ~41 周,平均 孕 周(38.23±1.03)周;出 血量500 ~1 000 mL,平 均 出 血 量(684.95±52.26)mL。观察组年龄21 ~37 岁,平 均 年 龄(29.69±3.13)岁;孕周36 ~41 周,平 均 孕 周(38.05±1.04)周;出 血 量500 ~1 000 mL,平均出血量(682.15±52.03)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胎儿分娩后2 h 出血量>500 mL,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且经子宫按摩、促宫缩药物治疗无效者。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等原发性疾病产妇。

1.2 方法

分娩后给予缩宫素(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891,规格:5 mL×2.5 U)20 U 子宫肌层注射。针对产后出血者则予以子宫按摩、促宫缩药物,无效者采取以下措施。对照组采取宫腔填塞纱布止血法,给予专用宫腔纱布与2%甲硝唑溶液(山西云中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0950356,规格:200 mL)200 mL 浸湿,协助产妇取膀胱截石位,阴道及周围进行常规消毒,利用器具将宫颈外露,将纱布经阴道向宫腔内逐渐填塞,从一侧向另一侧顺序填塞,直至完全填满,阴道口滞留宫腔纱布尾端,24 h 后取出纱布。

观察组采取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法,协助取膀胱截石位,利用器具将宫颈外露,置入宫腔压迫水囊,其中主水囊在宫腔内,副水囊在宫颈外口,向水囊内注入无菌液体,一般主水囊500 mL,副水囊300 mL,并在阴道后穹隆出填塞纱布,监测止血效果。水囊留置宫腔内12 h 出血少可逐渐抽取水囊水,若无出血或出血量<10 mL 则取出,若止血不佳则再次注水,定时抽水观察,但水囊留置时间不可超过24 h。

1.3 观察指标

记录术后不同时间段(2 h、12 h、24 h)出血量;记录手术操作时间、止血有效时间、填塞物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统计输血率、子宫动脉结扎率;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包含发热、腹痛、感染、低血容量性休克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出血量控制效果比较

观察组术后2 h、12 h、24 h 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操作及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止血有效时间、空腔填塞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26.19%(P <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输血率、子宫动脉结扎率比较

观察组输血率为2.38%、子宫动脉结扎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输血率16.67%、子宫动脉结扎率9.52%(P <0.05),见表4。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如今医院对突发病事件的急救处理措施逐渐完善,其中妇产科常见突发事件为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分娩2 h 出血量>500 mL,而且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多,导致产妇贫血、休克,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3]。临床研究可知[4],虽然进行了产前评估、产时监测及产后及时处理,但产妇仍可能发生因孕期营养摄入多、合并症多、分娩后子宫收缩功能减退、软产道受损、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导致产后出血。一般情况下,胎儿分娩后的产妇子宫肌纤维走向错综复杂,肌纤维伸缩功能对子宫相关血管的压迫减弱或失去作用,导致产后出血[5]。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需采取宫缩药物、子宫按摩等方式控制出血,确保减少出血量,但部分产妇难以起到止血效果,这时应快速选择其他方法止血[6]。传统宫腔压迫止血多选择纱布填塞法,虽然可起到压迫作用,但操作时间长,而且易出现填塞不均匀情况,难以实现全面压迫。纱布虽然柔软,但仍存在较强的摩擦,可能损伤子宫内膜组织,诱发并发症,故宫腔纱布填塞压迫止血的止血效果局限,安全性欠佳,应用效果有限。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法属于改进后的方法,其主要是通过注入无菌水扩大球囊,促使其产生压力,实现对宫腔的全面压迫,起到止血效果,而且注水扩大水囊和抽水缩小水囊避免对子宫内膜组织的反复摩擦,可预防损伤,安全性高[7]。水囊扩大后能够有效压迫子宫内膜表面静脉,刺激子宫肌层,促进子宫收缩,同时水囊可依据产妇宫腔形态实时塑形,确保对隐匿性出血位置的压迫。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法操作简单,注水和抽水快,容量控制精确,而且分布均匀,确保宫腔内膜受力均匀,但需注意水囊留置时间不可超过24 h,否则易导致并发症。为保证舒适度,应确保注入无菌水温度为37℃左右,且需以宫颈未升高及无腹痛、腹胀为耐受度。需注意,若上述保守性手术方法仍未有效控制出血,可行子宫动脉结扎及子宫切除,避免失血过多危及生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出血控制快,整体出血量少,而且操作效率高、恢复快,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输血率及子宫动脉结扎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优势明显,提示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行子宫水囊压迫止血法具有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的优势,使用后可依据止血时间调整压迫时间,发挥宫腔形态塑形特征确保全面止血,避免止血过多导致输血及子宫动脉结扎,利于产后恢复。本研究结果与朱颖等[8]的研究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宫腔水囊压迫法)止血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的80.00%;研究组操作时间、止血显效时间、填塞物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基本一致,均提示宫腔水囊压迫法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操作及恢复时间比较(x±s)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表4 两组患者输血率、子宫动脉结扎率比较[例(%)]

综上所述,采用宫腔水囊压迫法治疗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对快速控制出血量有积极的影响,适用于常规疗法难以止血的产妇,利于产妇产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宫腔纱布出血量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松解术后病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不典型宫腔粘连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漏误诊分析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超声宫腔水造影对宫腔粘连的评估分析
不“怕”火的纱布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不漏水的纱布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防水的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