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混合痔疗效分析

2021-01-29李哲伟常玉兰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外痔痔疮电化学

李哲伟 常玉兰

痔疮是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患者以出血、 痔核脱出为主要临床表现, 严重时可导致排便困难、嵌顿等[1]。 相关调查研究数据显示, 我国人群痔疮的发病率约达46.3%[2]。 痔疮可分为内痔、 外痔和混合痔, 其中混合痔是指位于齿状线并同时被直肠黏膜和肛管皮肤所覆盖的痔[3]。 中医学中将痔疮分为湿热下注型、 气滞血瘀型、 脾虚气陷型和风伤肠络型四种类型。 静脉曲张学说认为, 痔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淤血、 扩张和屈曲而形成的柔软静脉团, 久蹲、 久坐等均可导致痔区静脉高压淤滞而形成痔[4], 痔压是痔形成的根本原因, 同时也决定了痔的形态和临床表现[5]。 但以往的传统治疗, 不论是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 均未重视痔压的变化。 基于此, 笔者鉴于铜离子电化学疗法为微创治疗的一种, 具有创伤小、 疗效确切、 无明显并发症和后遗症等特点[6], 观察了其对混合痔痔压及疗效的影响, 以进一步认识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混合痔的意义。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90 例, 均为2017 年10 月至2019年10 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混合痔患者,其中男性55 例、 女性35 例, 年龄25 ~80 岁[ (43.3 ± 20.5) 岁], 25 ~50 岁 者 60 例(66.7%), 51 ~80 岁者30 例(33.3%); 病程1 ~30 年; 中医分型为湿热下注型33 例(36.7%),气滞血瘀型23 例 (25.6%), 脾虚气陷型19 例(21.1%), 风伤肠络型15 例(16.7%)。 纳入标准: 符合《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 年版)》[7]中混合痔的诊断标准; 混合痔分度为2 ~3 度以及符合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的4 度。 本研究经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根据混合痔情况, 采用单独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或铜离子电化学疗法+部分痔切除术治疗。 常规消毒铺巾, 分别于截石位3、 6、 9、 12 点处注射1%利多卡因2 mL+1%罗哌卡因2 mL+ 1/200 万肾上腺素(以下简称局麻药物, 总量不超过16 mL) 进行局部麻醉; 麻醉满意后, 采用肛门镜观察痔核分段及痔压情况; 再次消毒肛管及痔核后, 向痔核内注射局麻药物1 mL; 麻醉成功后, 连接DK-Ⅰ型铜离子电化学治疗仪, 分别于痔核顶部、 痔核中间、痔核基底部、 外痔偏内部[8]将铜离子针倾斜45°刺入痔核15.0 ~20.0 mm, 持续作用280 s, 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重复操作, 直至内痔完全消失, 但总次数不可超过8 次。 治疗后, 若外痔依然明显存在, 加强作用后效果仍不理想则行部分痔核切除术治疗。 最后, 将痔疮栓及油纱条纳入肛内, 无菌敷料包扎固定。

2.2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痔压变化、 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前临床尚无痔压测量仪器, 故笔者根据痔核张力、 渗出、 颜色对痔压进行了评估, 将痔核张力较高、 渗出明显、 颜色为深紫色定为高痔压; 痔核张力明显、 渗出较少、 颜色为紫红色定为中等痔压; 痔核张力较小、 按压有皱褶、 无渗出、颜色为深红色定为低痔压。 疗效评价标准: 痔核及便血、 脱出、 疼痛等症状均完全消失为痊愈; 痔核明显缩小, 便血、 脱出、 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为显效; 痔核形态及便血、 脱出、 疼痛等症状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3 结果

治疗前, 90 例患者中高痔压19 例(21.1%),中等 痔 压 57 例 (63.3%), 低 痔 压 14 例(15.6%), 其中25 ~50 岁年龄组患者高痔压比例明显高于51 ~80 岁年龄组, 不同中医分型患者痔压分布情况无明显差异, 详见表1。 治疗1 周后,经肛门镜及肛门指诊检查发现, 高痔压及中等痔压患者的痔压均下降至低痔压, 低痔压患者的痔压均恢复至无痔压。

治疗后, 90 例患者中痊愈83 例 (92.2%)、显效7 例(7.8%), 总有效率达100%。 所有患者均无大出血、 水肿、 局部感染、 发热、 疼痛加剧、失禁和排便困难等并发症出现, 虽有排尿困难症状, 但经热敷、 口服坦洛新或导尿治疗后症状消失。

表1 不同年龄及中医分型混合痔患者痔压分布情况(例,%)Table 1 Distribution of hemorrhoi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mixed hemorrhoids at different ages and with different TCM typing (n, %)

4 讨论

痔疮的治疗方法较多, 但从痔压角度进行探析的较为少见。 研究显示,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在给予痔核柱状化学凝血的同时, 也通过针孔进行物理泄压, 化学反应和物理泄压同时开启, 最终使痔压与肛垫正常压力基本持平, 痔核萎缩而固定, 在消除症状的同时, 保证了局部正常解剖结构的完整性[9]。 本研究笔者对90 例混合痔患者行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后痊愈83 例、 显效7 例, 总有效率达100%。 可见, 从释放痔压的角度治疗混合痔,疗效较为显著。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是依据中医枯痔疗法原理发展而来的, 铜离子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血清白蛋白发生电化学反应形成络合物, 并沉积于治疗区域联合电流共同作用, 使血管壁局部上皮细胞水肿变性、 周围组织纤维化, 最终达到消除黏膜下层出血性病变制止痔核脱出的目的[10]; 与此同时, 还可有效提高赖氨酸氧化酶活性, 增加局部血管壁弹性蛋白含量, 提升血管弹性及抗压性能, 降低血管破裂出血风险[11]; 另外, 探针对局部组织损伤较小,能够保存肛垫组织的完整性, 且铜离子又具有抗菌作用, 故术后患者疼痛、 失禁及感染风险较低[12]。本研究采用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过程中可见, 痔压较高者出血较多、 泄压明显, 而痔压较低者无明显出血痔核即萎缩。 治疗后1 周内经直肠指诊检查发现, 大部分患者外痔明显回缩, 痔核萎缩固定,与直肠壁明显紧贴, 虽为非根治性治疗, 但症状消除或明显减轻, 已达到治疗目的, 且所有患者均无大出血、 水肿、 局部感染、 发热、 疼痛加剧、 失禁和排便困难等并发症出现, 治疗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 采用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混合痔, 在彻底清除混合痔病灶的同时, 可最大程度保留肛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疗效显著, 安全性较高。 但笔者发现, 对于有严重合并症或外痔为环形而内痔无严重环形脱出者, 采用铜离子电化学疗法联合外痔切除并半开放缝合法治疗效果较佳。

猜你喜欢

外痔痔疮电化学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电化学中的防护墙——离子交换膜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电化学基础测试题
痔疮与痔病是两个概念
肛外横切口潜行剥离术治疗血栓性外痔临床分析
治痔疮,对症选药很重要
关于量子电化学
2018年高考中的电化学试题大扫描
中药熏洗坐浴治血栓性外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