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校园二手教材网络交易平台建设可行性调查研究

2021-01-21张亚楠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营销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交易平台统计图

张亚楠(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引言

1980年3月5日,由国际资源和自然保护联合会编撰,并由中国、日本、美国、英国等35个国家同时签字发表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一时之间资源的重复利用成为了热门话题。时至今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依然影响着各行各业。在大学校园里,教材的重复利用便践行着这个理念。

当前我国高校教材的平均使用寿命约为半年,由《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1]可知,至2018年,中国大学生在校人数达到3700万,全国各类高校达到了2852所,以每个学生一学年20门课,每门课必用教材2本计算,全国大学生每年书籍消耗量约为148,000万册,以每本30元计算,每年全国大学生的教材花费约为4,440,000万元。

由上面简单地数据计算可知,高校教材消耗量是一个不小的数据,且就很多科目而言,教材内容更新调整缓慢,如高数、大学英语等,不同版次间差异甚微,为了缓解这种高消耗、低变化的情况,推广二手教材的利用是个不错的方向,在此方向上,借助互联网建设一个合理的平台不失为一个高效的选择。然而时下的书籍交易平台多为广泛而简单的二手书籍处理,很少也很难落实到“大学校园”与“教材”这两个点上,关于用户群体— 大学生,也缺少相对真实完整的调查数据作以支撑。本文便通过对大学生教材需求与使用的现状,结合调查问卷作以实证,探讨建设大学校园二手教材交易平台的可行性,这其中主要包括社会可行性、市场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及技术可行性。

■ 调查方案设计及收集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以教材的闲置问题为导向,着力于通过问卷调查进行高校校园二手教材交易平台的建设性的分析与探讨,从教材费用支出、教材使用现状、关于二手教材的分享及使用意愿等问题分析判断教材的使用价值与本身价值的对称程度。

此次问卷调查遵从清晰性、可靠性、完整性等原则,其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如年级、每月生活费、教材支出占生活费比例等,第二部分为被调查者对二手教材的相关看法及态度,如是否愿意购买二手教材、如果愿意又通过何种渠道进行购买等,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对我们的调查研究予以佐助。

表1 样本基本信息统计表

以上是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统计表,可知我们的调查在性别、年级的比例控制上相对合理,其中四年级因大部分学生已离校,故所占比较低。

■ 数据分析

我们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情况,借助问卷星软件,设计、发放了调查问卷,共获得563份有效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大学生群体关于二手教材的需求力度及方向。

(一)教材使用现状分析

图1 教材使用现状统计图

通过对大学生教材使用情况调查得到图1,由图可知,65.29%的学生书籍在八成新以上,26.32%的学生的书籍存在勾画与笔记,6.39%的书籍上存在涂鸦,2%的学生的书籍有破损情况。由数据可知,大多数大学生教材可二次使用度较高,且在我们调查过程中了解到,部分人觉得适量的勾画、笔记等是可以接受的,并不影响书籍的再次使用,即一定程度上教材满足二次循环的条件。

(二)教材费用支出分析

图2 教材费用统计图

针对大学生每年教材费用支出统计得到图2,可以看到超过一半的人每年教材费用支出为300-500元,接近五分之一的人每年教材费用支出为500-700元,超过六分之一的人每年教材费用支出在700元以上,以每学年在校8个月计算,月均教材支出40至100元不等。

(三)二手教材分享及使用意愿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有关二手教材的态度调查可得图3和图4,由图可知,绝大多数人愿意出售或捐赠,也愿意接受二手教材,学生既存在需求,也可以进行供给,既是二手教材的需求方,也是供给方。

(四)旧教材处理方式研究

图3 二手教材接受情况统计图

图4 二手教材分享意愿统计图

图5 旧教材处理方式统计图

通过对同学们旧教材处理方式的调查可得到图5,由图可知,八成以上的旧教材是以闲置或丢弃的方式处理的,仅有一成多一点的旧教材是以售卖或借赠予学弟学妹的方式处理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教材资源是被浪费掉的,其二次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五)现有二手交易方式分析

图6 大学生教材二手交易渠道统计图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二手教材交易的渠道调查可得到图6,由图可知,接近一半的学生通过淘宝、闲鱼等电商平台进行二手教材交易,四分之一的学生借助QQ交易群进行交易,五分之一的学生通过公众号发布和获取相关信息,十分之一的学生通过与学长学姐的直接接触等方式进行二手教材交易。其中占比较大的电商平台和网络交易两种渠道,内容均为“二手物品”,教材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这致使交易存在一定的繁杂性与不纯粹性,而其他的渠道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成本去完成交易。

(六)二手教材市场价格分析

图7 二手教材折扣统计图

通过对市面二手教材折扣的调查可得到图7,由图可得,市场上流通的二手书籍绝大多数的折扣都在五折以下,只有很少一部分的折扣在六折以上,结合前面所了解到的教材使用度情况可知,二手教材更大程度上价值高于价钱。

(七)网络平台熟练度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关于网站、App、小程序等平台的掌握度调查可得图8,由图可知,绝大部分大学生都可以熟练使用网络平台,仅有少部分人对以上平台的使用存在些许问题,这在操作使用的角度上,为相关平台的建立扫清了障碍。

图8 对相关平台的掌握度统计图

■ 可行性分析

由上述数据可知,大学校园二手教材网络交易平台的建设,既可以满足学生的购书需求,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出书意愿,实现资源的分享互换,同时校园二手教材交易平台也具有数字化、可跨时间、跨空间的特点,下面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

(1)社会可行性:党的报告提出继续深化生态建设,将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未来社会与国家发展的主流。大学生应当从自身做起,响应国家号召,担当起循环节约的重任。从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可以了解到,绝大多数大学生愿意跟随国家的发展步伐,力所能及地为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市场可行性:从我们的调查可知,大学生群体基数大,供给力度大,需求力度也大,且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专门针对大学校园的教材交易平台,现存的二手交易平台并不十分适合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

(3)经济可行性:从有关教材现状的调查中可知,大部分教材在使用了一学期后,二次利用的价值依然很高,同时从对市场上流通的二手教材的价格调查可知,相对于新教材,购买二手教材可以省约一半的价钱。

(4)技术可行性: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借助于网络平台的交易环境与技术越来越成熟,不论是网站、App还是小程序,校园二手教材交易平台的建设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从我们的调查也可以知道,对于大学生来说以上平台的操作与熟悉并非难事,即技术的实现与用户的使用无特大阻力。

■ 总结

目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依赖网络进行消费与生活成为了常态,但是,大学校园二手教材的网络市场并没有被充分发掘,依然不存在一个正规、安全、合适的大学生二手教材网络交易平台。本文通过对有关数据的搜集调查,对建设校园二手教材交易平台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分析。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因地理局限,我们在被调查对象专业的全面化上有所欠缺,且线下走访存在不到位的情况,以致一些数据存在些许误差。此外,关于校方的建议与指导也存在空白,下一步我们将修正与丰富现有数据,同时着手与校方的接触工作,了解校方的建议与方向,完善研究,更进一步的推进解决大学校园二手教材交易平台建设的问题。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交易平台统计图
甘肃省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推进路径
健全监管机制规范互联网交易平台发展
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研究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及体制机制创新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
学会选择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