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州市陵城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运行机制构建

2021-01-18马振斌马晓莉肖津璇

水利技术监督 2021年5期
关键词:安全工程水价水厂

马振斌,马晓莉,肖津璇

(1.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水利局,山东 德州 253500;2.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水利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机械分公司,山东 德州 253500;3.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水利局,山东 德州 253500)

陵城区隶属山东省德州市,地处鲁西北平原,辖10镇1乡1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合作区。全区共有990个行政村(其中部分村庄入社区)。区总面积为1213km2,其中耕地面积120万亩;总人口为5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6万人,是山东省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陵城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经过多年建设和巩固提升,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实现了城市与农村“同源、同网、同质”的全天不间断供水局面。其中陵城区水厂被山东省水利厅评为“农村公共供水省级规范化水厂”,被水利部评为“2020年度农村供水规范化水厂”。

1 水资源状况及饮水安全情况简述

1.1 水资源现状

陵城区位于潘庄引黄灌区下游和李家岸引黄灌区西部边沿地区,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影响,陵城区相对干旱,降水量偏少,且年际、年内分配不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213m3,为全省人均的61%、全国的9%。陵城区地处华北深层地下水漏斗区,深层地下水超采严重,且含氟量普遍超标;浅层地下水多为苦咸水,而且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

1.2 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情况

地下水水质差、饮用水水质不达标是陵城区解决饮水安全最大的问题,该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思路是依托平原水库,利用黄河水作为人饮水源,通过实施管网延伸工程,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

陵城区饮水安全建设工作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确立水源,率先城市供水。陵城区与德州市丁东水库管理处签订供水协议,2007—2008年建设了以丁东水库为水源的陵城区水厂,铺设城区供水管网,使城区居民率先喝上了“黄河水”。第二步是管网延伸,实现城乡一体化。陵城区饮水安全的建设目标为“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2009年,开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陵城区水厂做管网延伸,按距离城区10km以内、10~30km、30km外分三阶段实施,建设了北线、中线、东线三条供水“主动脉”,向农村供水,铺设供水管网4500余km。为解决农村供水水压不足等问题,在三条“主动脉”设立5处加压泵站。2013年底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全区48.6万农村居民和城里人一样都喝上了甘甜、洁净、卫生的“黄河水”。第三步是巩固提升,打造饮水精品工程。2014—2015年完成双管线输水工程、城乡管网分离改造、与德州市第四水厂两厂两网互联。2016—2017年通过实施水厂改扩建工程,陵城区水厂供水能力达6万m3/d,水处理工艺由原来的常规处理工艺提升至深度处理(臭氧+活性炭)。目前,全区饮水安全工程总覆盖率达100%,总入户率达99%。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避免重建轻管这一现象,陵城区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区域状况,不断优化供水工程运行管理,逐渐形成了符合陵城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机制,保障了供水工程良好运行。

2 运行管理机制

原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强调“强监管一定会是今后水利改革与发展的主调”,农村安全供水事关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福祉,加强饮水安全工程监管,保障农村居民安全供水,是陵城区饮水安全运行管理的“主基调”。

陵城区饮水安全运行管理机制由“明晰权责、水源保护、水质检测、智慧信息、明确水价、缴费管理、供水服务、供水监督、应急保障”九个体系构成。

2.1 明晰权责,落实管理责任体系

为保证陵城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有序、运行有效、长期受益.陵城区全面落实了陵城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三个责任人”,政府主体责任人为陵城区人民政府分管区长,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为水利局局长,供水运行单位管理责任人为陵城区自来水公司经理,并在区政府网站进行了公示。

同时,明确了陵城区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确定了运行管理办法和运行管理经费“三项制度”。陵城区明确了产权管护形式,饮水安全工程由区自来水公司统一负责运营管理,自来水公司对饮水安全工程实行企业化管理,财务独立核算,确保惠民工程的良性运行和效益的长久发挥。区政府先后制定了《陵城区城乡供水管理办法》《陵城区农村公共供水工程维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对于维修费用,区里设立独立维修资金账户,资金按水费总额的10%~20%计提,并且区财政按1∶1的比例配套支持。

2.2 水源保护,保证水源水质安全

陵城区饮水安全工程以德州市丁东水库为水源,丁东水库坐落于陵城区丁庄镇境内,隶属德州市水利局,由丁东水库管理处负责管理。市水利局编制有《水源保护方案》与《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水源输水保护制度齐全;水质检测频次、指标符合相关规定,并且有专门的水质保护办法,日常巡线、污染治理和水质监测等记录规范,资料的保存齐全、完整。水库每年都制订完整的蓄水计划,计划主要内容包括蓄水量、蓄水时间和次数,并撰写成详细文字材料向上级主管部门递交。

为加强水源地保护,丁东水库管理处在输水河道、水库围坝及出入库泵站等主要位置,安装高清网络摄像机共计171台,水库现场情况实时上传监控中心,实现了对水源地连续全方位监控。

为达到标准水源水质要求,丁东水库管理处制定了专门的水质检测制度和计划,每年对水源水质106项检测不低于2次,采样点、采样频率、检测项目严格按照国标与省标执行,检测记录保存齐全、完整。

2.3 水质检测,精确检测指导生产

具备优质的水质检测能力,才能知晓水质数据,数据准确才能科学客观地认识水质问题,从而保证水厂合理生产。2015年,陵城区依托水厂,率先建立了106项全指标水质检测中心,并取得CMA认证。检测中心配备进口和国产的精密仪器100余台套,同时建立专业检测队伍,12名专业技术人员全部持证上岗。检测人员按照相关标准及规程,对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进行日检、月检、年检。其检测数据准确及时地指导自来水生产,保障了城乡饮水水质优良。

2.4 智慧信息,全面辅助供水管理

陵城区饮水安全智慧信息管理系统由业务应用系统和支撑业务应用系统的公共信息平台构成。应用系统包括水厂生产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安防系统、水质在线分析系统、供水管网监控系统、供水营业管理系统。公共信息平台包括主机和操作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存储系统、数据备份系统、网络安全及管理系统。业务应用系统统一在公共信息平台上运行。

陵城区饮水安全智慧信息业务应用系统现状基本情况如下:

(1)水厂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在反应沉淀池、滤池、出厂水泵站等关键部位设立质量控制点,将浊度、消毒剂等在线检测设备数据以及各机电设备运行参数通过PLC控制站,在中控室加以控制,实现加药消毒、滤池恒水位运行、泵站恒水压运行等。

(2)监控安防系统。在水源取水口、一级泵站、水厂、加压泵站均设置监控系统,通过网络传输至水厂中心控制室,便于中心调度。水厂及泵站周围设电子围栏,加强安全措施。

(3)水质在线分析系统。通过水质在线检测仪器,配以数据采集远传设备,将水厂净化处理、出厂水、管网水水质实现在线检测,便于适时调整水厂运行参数,确保水质达标。同时将化验室监测数据录入系统,便于校核,使水质检测真正用于水厂生产。目前,除水厂在线水质检测仪器外,管网水水质在线检测点已建成4处,具有检测二氧化氯、浊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等不同指标的在线监测能力。

(4)供水管网监控系统。在供水主管网及分支管网设置区域流量、压力实时监控点,并通过GPS定位系统将管道坐标、材质、管径、埋深等数据录入信息化系统,便于维修维护。目前已建成各类信息远程采集点1100多处。

(5)供水营业管理系统。将所有供水计量统一编码录入,通过信息采集远传系统,实现对供水区域计量及村级计量的远程抄表或预付费管理,形式用户缴费多样化。

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成后,陵城区将系统的Web端与手机端有机结合,管理人员在手机上通过App软件,可实现设备定点、管网网格化管理、故障报修管理、人员定位及巡线轨迹、管网巡查、非远传水表户表抄表管理、地理网格化图纸管理等功能,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

2.5 明确水价,分类制定供水价格

根据陵城区物价局《关于调整陵城区供水价格的通知》,陵城区明确供水价格,城区居民水价类型为阶梯水价,农村居民水价类型为固定水价。城区居民第一阶执行水价为2.95元/m3,第二阶执行水价为3.65元/m3,第三阶执行水价为6.10元/m3.。农村居民水价固定价格为2.56元/m3。目前陵城区运行成本水价为1.75元/m3,全成本水价为2.79元/m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属于公益性基础设施,服务对象为农民居民,在确定农村供水水价时,考虑到农村居民承受能力,农村居民水价低于全成本水价,为保障供水工程良好运行,区政府每年给予自来水公司供水成本补贴。

为规范城乡供水收费价格,区水利局与区发展和改革局联合出台了《陵城区规范城乡供水价格、实施节水改革实施意见》,明确居民生活用水全区合表(自来水公司管理到结算总表)用户到户综合水价不得高于3.10元/ m3;全区采用二次加压供水的小区到户综合水价不得高于3.25元/m3。

2.6 缴费管理,多层次立体化收费

目前,陵城区水费收缴率在95%以上。为做好陵城区水费收缴工作,自来水公司成了收费营业部,负责陵城区城乡水费收缴工作。

陵城区村庄自来水虽实行每户一管一表,但自来水公司很难做到抄表到户。在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时,陵城区将村庄水表集中安装在每个胡同的显眼位置,由村委选取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村民,作为水管员,抄取户表。陵城区自来水公司以村庄为单位进行收费,每个村庄村头安装了总水表,总水表安装远程信息系统,与水厂控制中心自动联网,实现自动抄表。

陵城区自来水农村收缴水费根据不同村庄、不同情况,采取预付费和后付费两种收缴方式。预付费村庄,村管员可预交水费,不必每月支付。剩余水费不多时,由自来水公司收费营业部及时通知预交水费,确保各村所购用水量有剩余。对于后付费村庄,在抄表结束后,由自来水公司收费营业部通知每个村庄水管员按时缴费。为方便城乡用水户缴纳水费,自来水公司提供了四种方式,即收费大厅、微信公众号、手机银行、网上银行。

2.7 供水服务,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一是由陵城区自来水公司开发运行陵城区供水网站,网站提供用水户水费查询,并及时公布水质信息、停水公告、每日水情、水压、水价信息、业务办理流程、相关供水法律法规、上级文件、服务承诺、新闻动态等。

二是实行分区供水管理。陵城区饮水安全工程“一个水厂,一张网”,由于点多面广,会出现供水压力衰减、管护不及时、水质波动等问题而影响供水安全。为解决这些问题,结合行政区划、管网辐射等因素,实行了分区管理,分别在临齐街道、徽王庄镇、经济开发区、糜镇、神头镇设立了5处供水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具体承担泵站二次加压、维修服务、水质监测等职能,极大地提高了供水安全性。

三是为保证维修及时,自来水公司组建了30余人的专业维修抢险队伍,并设立了116供水维修电话,全天24小时接听。接到维修电话后,维修队伍本着就近的原则,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抢修,同时要求维修队:小修不超过12小时,大修24小时不间断抢修。特别是自来水公司对所有供水管线实行GPS精准定位,当管网需要维修改造时,可准确快速到达现场进行维修改造,最大限度减少停水现象。当发生特殊原因,需要停水时,自来水公司会通过电视、网站、微信等媒体及时发布信息。

2.8 供水监督,保障居民饮水安全

为保证饮水安全供水工程的长久运行,水利局组织成立了陵城区农村供水管理处,负责监管农村供水的各个环节。水利局设立116供水服务监督电话,由供水管理处全天负责接听,受理,并建立台账,实时督促自来水公司解决问题。为提高全区用水居民饮水安全知晓率,水利局制定了2万余份“农村饮水安全用水户明白卡”在每个村庄发放,农村居民遇到饮水安全问题,可逐级拨打服务监督电话。

为扎实做好陵城区农村饮用水水质监督工作,确保农村饮水水质达标,实时掌握居民饮用水水质动态变化情况。水利局联合卫生健康局出台了《德州市陵城区农村饮水水质检测方案》《德州市陵城区饮用水水质巡查制度》。

2.9 应急保障,预防突发供水事件

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城乡公共供水突发事件,进一步提高城乡公共供水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保证城乡安全供水,区政府出台了《德州市陵城区城乡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成立了陵城区城乡供水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部由多部门和各乡镇政府负责人组成,总指挥由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机制(预测与预警系统、预警信息来源、预警级别及发布、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响应、指挥与协调、应急联动、应急结束、善后处置、社会救助、调查评估、恢复重建、信息发布)、应急保障(人力保障、财力保障、物资保障、医疗卫生保障、交通电力通信保障、治安维护、人力保护)、应急监督管理(预演预练、宣传培训、考核奖惩)。

为解决出现较大供水事故停水时,全区城乡居民饮用不到自来水的问题,陵城区水利局投资建设了应急供水纯净直饮水工程。工程生产的直饮水,用于应急水源储备,当出现供水事故,产品可满足城乡居民饮用需求。

3 结语

陵城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过近几年的高标准运行管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管理运行体系,使农村饮水更加安全、有保障。其做法与经验,可为其他平原地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建设工作提供借鉴。陵城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虽取得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不足,农村供水管网覆盖陵城区所有村庄,区域面积广,因实施工程的时间段不同,部分管道年久失修,维修成本高,收缴的水费及县级财政配套的维修资金只能维持运转。要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良好运营需引入社会资本,发挥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各自优势,兼顾效率和公平的互补性合作。

猜你喜欢

安全工程水价水厂
某水厂源水铁锰超标处理试验研究
给水厂工程清水池的设计总结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与维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水厂液晶幕墙系统建立和应用
次氯酸钠自动精密加药系统在乡镇水厂中的应用
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水价承受能力分析
基于实证数学规划模型的农业水价政策效应模拟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安全工程专业化工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安全工程专业《环境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