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轧产品拉延后表面条纹缺陷改善

2021-01-18杨少华文宇龙施刘健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乳化液板面拉延

杨少华,文宇龙,施刘健

(马钢股份公司制造部 安徽马鞍山 243003)

1 概述

成品板面拉伸后,用油石打磨会出现纵向条纹缺陷,影响客户涂装之后的表面效果。主要产生原因有:1)钢板粗糙度不均,板面容易残留乳化液,造成视觉上亮度差异,形成纵向条纹[1];2)冷轧轧辊磨削产生的磨削痕随着轧制过程复制到冷轧板表面,形成等间距的纵向条纹[2];3)晶粒间变形不均匀,导致表面粗糙,产生条纹缺陷[3]。

本文通过调整电导率,提高板面清洗效果,达到改善拉延后的纵向条纹的目的。

这部由黄觉、汤唯主演的电影,讲述了一个男人重回贵州故乡,开始一段寻找12年前恋人的梦幻之旅,其中充斥着各种隐喻和诗意。毕赣自己也不愿用太多语言去概括影片的剧情,“描述一部艺术电影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这很难”。但他解释了为影片中汤唯饰演的女主人公做的人物设定:影片前半部分,她是那种黑色电影中的蛇蝎女人,甚至没有自己真实的名字;在影片的后半部分,是真实的她,有了一个真实的名字,也有了职业和小小的梦想。

2 原因排查

连退产品拉延后,在打磨时发现板面存在严重的明暗相间的纵向条纹(见图1),有轻微手感,影响客户使用。对生产工艺进行反查,确认无异常。对样板进行取样检测,显微组织照片见图2,表层组织存在未回复再结晶现象。

对钢板表面按由浅到深的顺序进行不同程度的打磨,并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见图3),可见产品表层存在明显的未回复再结晶组织。

图1 纵向条纹缺陷

图2 原板显微照片

表层未完全再结晶主要是钢板上表面脱脂不完全,乳化液中残留的C、N、S等元素在高温下渗入钢板表层晶粒,使这一层晶粒的再结晶温度升高,再结晶过程被迟滞,纤维组织未能完全等轴化。基板内部存在混晶层深度5 μm-10 μm,经冲压后,混晶层变形不协调,从而产生条纹。如果提高带钢在清洗段的清洗效果,降低表面残留油脂,可以减轻或者消除纵向条纹。

通过研究纵向条纹缺陷改善,得出以下结论:

图3 不同打磨程度的显微组织照片

3 效果验证

3.1 空过试验

试验时把两段刷洗刷辊全部打到备用状态,停用循环泵,安排1卷带钢经过清洗段进行空过。试验前检测原料头、中、尾反射率分别为55.7%、54.7%、60.8%,空过清洗段后,带钢头、中、尾反射率分别为81.1%、84.0%、84.6%。对板面打磨,发现存在纵向条纹,见图4(a),说明清洗效果差,板面容易出现纵向条纹缺陷。

图4 板面打磨后纵向条纹情况

3.2 电导率试验

调整前我们检测轧硬卷的反射率均值为60.3%,过清洗段后反射率提升至90.6%,清洗效果明显提升。对冲压后板面进行打磨,未发现纵向条纹(见图4)。可见提高电导率,增强表面清洁度,减轻纵纹的措施有效。对比试验3.1、3.2,可以得出:提高清洗效果,可有效改善纵向条纹缺陷。

为验证清洗段清洗效果与纵纹的关系,我们对清洗段电导率进行了调整。

表1 电导率参数调整

4 结语

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CT增强扫描患者106例,研究组(53):男33例,女20例,年龄9~84岁,平均年龄为(68.83±11.25)岁;对照组(53):男32例,女21例,年龄10~86岁,平均年龄(68.92±11.34)岁。各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2. 检查方法:980例均行MRI检查,参考Stoller半月板退变和损伤的MRI分级标准[1]。Ⅰ级:不与半月板关节面相接触的灶性椭圆或球形高信号;Ⅱ级:半月板内水平或线形高信号,可延伸至关节囊缘,但未达到半月板关节面;Ⅲ级:线形或不规则高信号达关节面;Ⅳ级:形态不规整或信号大部分消失,同时进行Lysholm评分。

带钢表面残留的乳化液是导致产生纵向条纹的主要原因。

调整电导率,提高带钢在清洗段的清洗效果,可有效改善纵向条纹。

猜你喜欢

乳化液板面拉延
乳化液对钻机回转效率的影响
覆盖件型面拉延筋参数化设计系统
乳化液对轧制的影响
舌尖上的高三
柳钢冷轧1250mm轧机乳化液系统控制策略
板面的故事
手撕板面:味似故乡浓
拉延筋浅谈
汽车覆盖件拉延开裂和起皱的预防措施
基于高强度钢板的拉延筋参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