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综合英语对分课堂的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

2021-01-17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词汇

蔡 露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一、引言

许多专家已经注意到了目前大学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余文森教授等[1]就曾撰文论述过这一问题,即学生学习缺位现象。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习并没有真实的发生,学生的思辨能力严重缺乏。文秋芳等[2]发现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变化幅度明显偏低。

为改变目前高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3]提出对分课堂教学理念。其核心是教师讲授占课堂一半时间,另一半留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对分课堂的教学步骤为:讲授、吸收与讨论。其创新之处在于讲授和讨论之间增加了吸收的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特点、学习能力和学习节奏通过自主学习吸收并内化老师所讲的内容后,再进行语言输出。这样的输出是有感和有备的输出,避免了由于没有经过复习对所讲内容缺乏深刻理解和认识无法将新知识运用自如的尴尬和焦虑感,提高了输出的有效性。

综合英语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英语专业学生语言知识、技能和素养的重要课程。为了响应新时期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开始运用于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对分课堂要求教师要精讲留白,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同步开展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教师应明确综合英语对分课堂中学生的显性和隐性学习内容,结合精讲和留白,保障显性和隐性学习的效果,促使学生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共同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对分课堂

对分课堂教学理念改变了以往的以教师权威管理为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也弥补了完全以学生为主带来学习缺乏系统性的弊端,将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的优势相结合。许多一线教师纷纷对其进行研究并将其应用于课堂,开展实证性研究。李淑芳[4]等开展了对分课堂与具体课程及其它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微课)相结合的教学效果的研究,调查了对分课堂对学生的英语成绩、学习动机、学习自主性和思辨能力的影响。

(二)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

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戴曼纯[5]认为“显性学习”指的是通过显性手段(如记忆法、语法分析)学习语言内容(如词汇、语法),有带“意识”的心理过程或知晓学习过程的成分,学会的知识能表述出来;“隐性学习”则相反,属于非刻意行为,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知晓正在学习的内容,也不知道自己在学习,以隐性方式掌握的知识属于直觉性知识,不一定能通过语言表述出来。

显性学习有助于培养语言的准确性,它的弊端是会造成学生把语言当成知识课来学习,会把语言从语境中脱离,将其肢解成单词、短语、单句等。通过显性学习,学生无法将学习到的语言知识转化成语言交流能力。隐性学习关注意义,重视语言运用,但纯隐性学习,只考虑语言应用的流利性,未重视语言的规范性,会造成错误“石化”。

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戴曼纯[6]从生物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进行了理论探讨,明确其概念。高海英、戴曼纯[7]的研究探讨了其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证明了两者结合的必要性,

三、对分课堂中的显性学习

综合英语对分课堂中的显性学习内容是教师精讲的内容。学生要通过显性学习积累丰富的英语知识,包括语言、语篇、语用等知识。

(一)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句法、语义、修辞等知识。语音的习得需要显性学习,学生应重视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知识的学习。词汇层面需要显性学习的知识很多,如要知道英语词汇有一词多义、同形不同义、同音不同形等现象。对于同义词的学习,应该了解同义词有语体、语义、语用、语法、变体的区别。此外,要掌握运用语义网络来弄清词汇之间的语义关系。为避免中式英语,还应该学会利用语料库了解词汇的搭配规律。语法层面,除了掌握词法和句法语法规则外,还要学习如何分析长难句,要掌握造成阅读理解障碍的句式特征,如省略、替代、否定转移、句子成分后移、分隔现象等。修辞方面,学生要学习词义修辞,如移就、矛盾修饰、夸张、低调陈述、反语、委婉语等;结构修辞,如平行、反复和修辞问句和音韵修辞,如头韵、尾韵等。了解英语语言创造性搭配所展现的美感效应和艺术魅力。

(二)语篇知识

要掌握不同体裁的组织特点,如记叙文注重情节性, 说明文重视条理性, 议论文强调逻辑性[8]。相同的体裁也有不同的组织方式,如记叙文,记人和叙事的记叙文在组织模式上就有不同,记人的记叙文常常在开头段包含对该人物评价的主题句,讨论段按时间顺序提供支撑该主题的事例,最后重申该主题;而叙事记叙文开头段提供故事的背景,之后叙述事情发展的经过,最后作者会对事件进行点评,指出主题。学生要对比这些异同点,掌握不同体裁结构图式。此外,要结合不同的语篇,学习分析文章结构,学习文章开头段落和结尾段落的写作方法,对于讨论段,要学习段落的思维展开方式,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层级关系,对于影响理解的难句,要学会如何从句法结构、修辞、文化等角度去理解。还应丰富鉴赏知识和评价能力。

(三)语用知识

语用知识指得体使用语言的知识,包括语用语言知识和社会语用知识、跨文化语用知识和语用语际知识[9]。语用语言知识指语言本身语用问题的知识,相同的语言结构在不同的语境里会有不同的语用功能,同一交际意图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或结构来表达,如sorry,excuse me,forgive me,pardon虽命题意义相同但使用的语境不同。社会语用知识指语言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使用规则知识,即语言产出时能恰当考虑交际对象的身份、地位、权势、文化等的知识,如 “to be +inf.” 表示“必须做……”的语法结构时,说话者与听话者一般是处于上下级的关系,应用于发出指令的语境。有些语言形式和语法结构(如祈使句)承载了不同的语用意义,学生应该学习这些语言形式和语法结构渗透的语用意义,这样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就会注意所使用的语言形式的语用意义和效果。

四、对分课堂中的隐性学习内容

隐性学习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积累过程,在综合英语课程两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尽可能多地接触和使用语言。隐性学习内容包括学读、学思和学达。

(一)学读

首先应通过自读教材文本吸收课堂老师所教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阅读力。学生的读是一种隐性学习方式,要读懂、读深、读透。读懂不仅意味着读懂语言,如重点词汇、理解难句,而且要从文字中获得情感体验,读出作者的态度,读出英语特有的语言文化,读出英语民族思维所特有的方式。读深指在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思考文章表达的思想、作者的立场。读透指能产生自己的见解,能鉴赏文章的写作特点。学生通过阅读能培养自己的阅读力,阅读力是思考和表达的基础。

(二)学思

思考是让学习深度发生的根本。在自读过程中,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学生常常会出现困惑,提出这些困惑并思考如何解决这些困惑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习,通过自身思考过的知识才能真正内化。要思考词的发音、词义、搭配等,思考语义群和同义词的内涵与辨析,思考英语特有的句法,思考同义句的文体差异,思考文章的主题、结构、写作特点等,思考两种语言的句法和谋篇布局的差异。思考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度加工和深层认识。思考真正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客观性、逻辑性和批判性等思维能力。

(三)学达

最后是表达,能够表达的知识才是已掌握的知识,只有通过表达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对分课堂的讨论环节是学生隐性学习的机会。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词汇、语法、语篇、语用、修辞手法等知识。综合英语对分课堂要求学生内化老师所讲的内容后,独立完成作业,在讨论课中,开展“亮考帮”活动,“亮”要求学生概括出本课的最大收获,包括语言,写作手法,阅读技巧,文化知识等。要能说出这些内容,学生必须要认真听课、完成课后练习、查阅资料、勤于思考,懂得概括和提炼。“考”要求学生将课文和练习中自己弄懂但觉得别的同学可能存在的困惑用问题的方式表达出来,从学生角度提出的问题往往容易引起共鸣,这样的活动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互动,学生也能提高口头交流能力。“帮”指“帮帮我”活动,由于受自身英语水平的限制,难免会有未弄通弄透的地方,有的即使查找了资料仍未弄清楚,学生可以在课堂讨论环节向同学们提出,让大家帮帮忙。讨论能让学生置身于可理解的语言环境,开展隐性学习。

五、教师的精讲留白

(一)精讲

要帮助学生进行显性学习,教师要精心设计精讲内容,同时教师的精讲内容也应根据不同学习阶段而改变。举词汇和句法教学为例,初始阶段,应精讲英语词汇的特征,如词有内涵外延之分,词有固定搭配等。教给学生词汇的学习策略,如诵读策略、搭配策略、上下文策略、猜测策略、归类策略、广泛阅读策略和运用策略。在讲句法知识时,首先侧重从句法结构的角度分析句子,帮助学生区别中英句式结构的不同,培养学生句感,这个阶段主要是培养语言表达的规范性。中级阶段应精讲词语的文体特征,句法的讲解应侧重句子表达的有效性,让学生知道语法正确的句子未必是好的句子,好的句子应该统一、连贯和简练,要分析松散句、掉尾句和平衡句的修辞特点及语篇功能,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根据语境需要变化句式,这个阶段注重培养语言表达的得体性。到了高级阶段,教师应精讲词汇的修辞表达,如何才能表达得地道、得体与富有艺术性,如何结合语境使用得体的表达,如何避免中式英语,如何提高表达的艺术性。句法方面,应该强调如何变化句式和句子开头,这个阶段重点培养语言表达的灵活性。篇章结构的分析亦是如此,先教学生一般的体裁结构图式和思维展开方式,寻找主题句、主旨句,再教同一体裁的不同组织方式。总之,教师精讲的内容应是学生不熟悉、感到困惑和难理解的内容,教师精讲主要是起指导和点拨的作用。

(二)留白

教师的留白指布白,布白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的留白可以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改变被动的学习状态,促使学习真实地发生。综合英语对分课堂的留白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不讲。教师对于某些教学内容故意不讲,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探索和思考,比如在分析文章结构时,与分析过的相似的应该交给学生来分析,词汇讲解时无须详细举例,讲解课文时,遇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景描写时,无须赘言,只需让学生去悟和想象。二是控制讲的内容。比如课后习题只讲学生有疑难的,而提问只针对参阅型和评估型等高阶认知问题。分析课文,告诉开头结尾有几种方法,但让学生自行分析所学的课文。三是控制讲的度。如在“亮考帮”活动中,教师无须亲自解答学生所有的疑问,而应把问题抛给学生或仅是提供一些思路,让学生自己发现答案。

六、结语

对分课堂的教学理念很好地实践了显性与隐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宗旨,教师的精讲培养了学生显性学习系统和准确的语言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教师的留白与学生的讨论这种隐性学习方式弥补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缺陷,同时也避免了把语言课当成知识课教学的不足,不仅培养了学生语言应用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批判性的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词汇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巧抓“隐性”表达 精彩“显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