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自媒体时代的影视剧创作产学研合作

2021-01-17蒋之炜王旭烽宋明冬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影视剧产学研影视

蒋之炜,王旭烽,宋明冬

(浙江农林大学,杭州 311300)

一、研究综述

(一)影视剧创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实施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把现代大学的建设与地方经济的发展融合起来,实现经济产业、教育文化和科学研究事业共同进步、多方共赢,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影视剧创作这一概念从学术层面上,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严格的定义,它更多的是从影视行业的视角和维度出发,对这一创作行为所做出的基本描述。

现代影视剧创作中的“影视”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在主题上,影视剧创作的内容几乎可以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创作手法上,从题材选择、主题提炼、情节构筑到人物塑造、冲突设置等也与小说、戏剧的创作相类似。从文学作品到影视剧,是在文学创作基础上的二次创作和延伸。

(二)影视剧的基本创作流程

影视剧创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集艺术构思与技术实现为一体,涉及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摄影等多个学科,是一个综合性的统筹协作过程。基本流程包括前期筹备、影视剧本的准备、组建拍摄剧组,制作费用、制作方案确认,拍摄前准备,拍摄前最后检查,拍摄、杀青、后期完毕、技审政审、发行等。

(三)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 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特点

国务院在《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产学研联合应该是科技开发、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一种互动实践。”[1]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创新主体是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校。同时,经济环境、产业层次、体制机制等因素,都会对科技与经济的协同创新体系产生影响。

(1)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三大职能之一,其重要形式表现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并成为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重心和价值取向。

(2)发展不平衡。地域间发展不平衡和院校间发展不平衡。从区域分布来看, 高校产学研合作规模较大的主要是沿海及内陆的一些发达省份[2]。

(3)合作模式多样化。合作层次和紧密度不同。其中,技术孵化模式中, 高校比较热衷的合作模式是建设大学科技园、创办衍生科技型企业等,主要体现为三种,即“一校一园”模式、“多校一园”模式和虚拟大学科技园模式[3]。

2. 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1)学校与企业的价值取向存在差异。学校追求的目标是获得教学和科研的实践平台与资金支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企业追求的目标是获得技术成果,并促进生产经营,优化企业管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未能充分体现利益均沾。对于学校而言,其参与校企合作的需求旺盛,但内生动力不足,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因此,在实际合作中,更多地变成了企业单方面的热情。而对于企业而言,其参与校企合作的期望值很高,但受制于体制,合作的效率和成果往往差强人意,“看起来很美”。因此,这种合作对于校企双方而言,其优势并不明显。

二、“互联网+”自媒体时代影视剧创作与高校产学研融合互动的机制分析

(一)“互联网+”自媒体时代影视剧创作的特点

当前,影视创作在电影、电视与互联网、自媒体等多网融合的背景下,整体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自媒体”(外文名: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个体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谢因·波曼、克里斯·威理斯,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2003)[4]自媒体平台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微博、个人日志、个人主页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托管平台是美国的Facebook和Twitter,中国的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百度贴吧等。

自媒体最重要的作用是将话语权赋予了草根阶层、普通民众,它张扬自我、助力个性成长,铸就个体价值,体现了民意。这种普泛化的特点使“自我声音”的表达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当其与互联网的无边界性叠加后,传统的影视剧创作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当前,影视创作在电影、电视与互联网、自媒体等多网融合的背景下,整体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创作视角的变化。传统的影视创作的主导视角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呈现,其审美趣味和伦理倾向以社会精英阶层为导向。而在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社会大众阶层,即所谓的“草根”阶层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正在取代“精英”阶层成为主导视角,并在某种程度上定义着影视创作。其次是创作题材的变化。传统创作中追求鸿篇巨制、多部多集,而现在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为适应网络、移动终端、自媒体平台的观赏特点,越来越多的影视剧化整为零,将作品分解为更小的单元,形成微型化、碎片化的信息表达。第三是创作观念的变化。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的影视剧创作更多的是展现普罗大众的社会生活状态,更多的呈现出某些非主流的思潮,形式上更多的是一种流行和娱乐意味,这与传统创作的哲思和沉重感形成了对比[5]。

(二)“互联网+”自媒体时代高校产学研在影视剧创作中的优势体现

高校在影视文化价值链中具有自身的特点,为影视剧创作的发展提供了社会资源所无法提供的优势。中国正在大力实施包括创建“双一流”高校在内的高等教育领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基础是创新能力,因为大学师生思想、思维更为活跃,能够与时代同步,在这样的氛围里,独特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思想、观点更容易产生,而高校参与影视创作的核心优势也正在于此。纵观国内影视剧创作,创意匮乏,部分原因在于创作者长期所处的社会环境导致了思维局限、僵化、定式及知识结构单一。而影视创作的基石在于内容的创意和形式的创新,但创意和创新不是无本之源,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来自于对创意规律的深刻理解,对创意手法的独特运用,来自于对艺术和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丰富的想象。

1. 整合利用高校师生群体的创意资源

影视创作的基石在于内容的创意和形式的创新,高校师生群体是巨大的创意资源,将为影视剧创作带来源源不断的智慧、灵感和想象力,极大地拓展创作空间和提升创作品质,从而使影视剧创作的创意水准和思想深度得到保证。

2. 发挥高校人才与设备资源的集合优势

高校是专业人才资源和先进设备资源的集中地。人才资源包括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文化修养和道德意识的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教师因其具有专业的知识体系,可以预见性地分析所在区域的影视发展特点,对影视剧创作给予理论和实践指导。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项目导入,以项目驱动教学,学生融入业界并成为了影视创作的重要力量。

3. 体现区域文化的直接建设者和文化传播载体的作用

创意创新是高校的优势,资金和运作是企业的优势,很多地方高校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影视剧创作的产学研实体,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进而促进教学、科研和产业开发,通过影视剧创作产业链的深度融合,高校成为了区域文化的直接建设者和文化传播载体。

4. 培育影视文化消费市场和主流群体

相较于普罗大众,高校的教师和学生群体是当下影视创作针对的主要受众群体之一,对影视作品更愿意接纳,抱有更高的热情和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主动加以传播、消费。其接受程度、需求量与需求样式又反馈于影视创作内容的创意这一起点。因此,高校因其自身体制特点,能够对影视作品的主流群体产生良性和积极影响,并有助于培养文化创意产品的稳定消费群体。同时,通过高校师生在社会中的示范效应以及媒体的放大,在社会上形成显著的影响力,引导社会公众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趋向,从而带动更多的消费群体[6]。

三、影视剧创作与高校产学研融合互动的模式创新与路径探索

(一)模式创新

一是有序协作是开展影视剧创作产学研合作的基础和保障。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是高校的资源优势,资金和运作能力则是企业的核心优势。高校在科研和技术上给予思想和观念上的重视,在人财物力上给予支持,而企业在市场运作和营销上发挥自身实力,做足文章,如此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二是创新高校资源配置机制。增强高校教学设施设备、实验室和各类制作中心等资源利用的灵活性和有效性。高校在社会公众层面和专业界都具备良好的美誉度。学校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有形与无形资源,对接市场的需求保障作品的适销对路。

三是创新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在数字媒体、动画、摄影等艺术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导入影视剧创作实践项目,以横向课题等形式结合到理论教学过程中,实行双轨制教学。将创作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安排学生一定的时间在剧组实习,实习成绩和课程成绩由学校教师和影视公司或剧组专家导师共同考核评价。同时,创作实践也纳入专业教师的考核体系,结合创作实践的具体情况,将理论教学、科研与创作实绩综合衡量和评价,充分尊重教师的实践成果,调动教师在产学研合作中的积极性。

四是创新人才培养方向区分。整合其他专业和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市场营销与策划在影视剧创作实践中的专业优势,为学生参与影视剧创作与营销实践打下基础。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将创作和营销两方面相对区别运作,创作方面将重心落实于提升作品质量和创作水平,以增强市场竞争力;营销方面则通过市场资源整合,运用营销手段和技巧,力争作品产生最大的市场经济效益,反哺学校,最终使产学研合作形成良性循环[7]。

(二)路径与对策

其一,转变思路,关注新概念新技术的发展,探索影视剧创作的新形式。“互联网+自媒体”时代的影视剧创作与传播形式,已明显区别于传统媒体时代。各类与网络结合的新型媒体如微博、微信等纷纷涌现,以微信息形式出现的信息传播方式迅速崛起,微视频、微电影等热度不减,以微信为代表的新一代社交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诸如此类,提供了影视创作各种新的形式,也展现了影视创作领域产学研结合的各种新的可能性[8]。

其二,发掘高校现有资源及优势,建立导师负责制的影视剧产学研合作双轨制模式。现代校园宽带网络与信息化建设日臻完善,其硬件基础、网络带宽已经可以为高清晰度视频传输提供技术保障,通过校园网络可以构建影视剧创作实践的应用平台。包括网络转播、校内活动现场直播、课堂教学互动直播等一系列应用,均可在此平台上运行,并为传统教学带来新的手段与模式,充实实践环节[9]。

其三,整合行业企业资源与优势,构建影视剧创作实践平台,锻炼学生资源综合应用能力。互联网与自媒体的发展使信息的传播技术和途径不再单一,受众的角色已从单纯的信息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角色。这一新的媒体传播环境,使如何引导受众关注、聚集人气成为影视创作竞争的重要因素,无疑,通过产学研合作增强学生的资源分析与应用能力应是题中要义[10]。

其四,以微影视创作为契机,让影视剧创作的产学研合作更贴近社会现实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对于高校产学研合作而言,微影视创作在对学生跨领域思维、多元化思维、自我表达、沟通合作等能力的培养方面,可以起到开拓和引领的作用(第三媒体网)。

猜你喜欢

影视剧产学研影视
影视展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被影视剧带火的“胜地”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