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

2021-01-16陈国庆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34期
关键词:红霉素阿奇体征

陈国庆

作者单位: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

肺炎支原体属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近年来,小儿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明显提高[1]。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会使患儿出现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表现为食欲降低、发热、咳嗽等,对患儿健康成长产生明显影响[2-3]。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不仅是临床医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社会与家庭关注的重点问题[4-5]。现阶段,临床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见药物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等[6-7]。为提高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本研究采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以期获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儿男21例,女19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年龄(8.15±0.21)岁;病程1~8(4.58±0.18)d;肺部体征:呼吸音减弱15例,干啰音12例,湿啰音13例。对照组患儿男22例,女18例;年龄7个月~14岁,平均年龄(8.19±0.20)岁;病程为2~7(4.29±0.16)d;肺部体征:呼吸音减弱13例,干啰音14例,湿啰音13例。2组患儿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患儿家长知情同意;(2)无红霉素、阿奇霉素用药禁忌证;(3)经胸部X线片、实验室检查、临床体征与症状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4)入院前未采用抗菌药物治疗;(5)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过敏体质;(2)中途退出;(3)伴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严重疾病;(4)既往存在慢性感染性疾病史;(5)合并其他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

1.3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入院后均行化痰平喘、营养支持、退热及吸氧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注射液(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0554,规格:0.25 g ∶2 ml)10 mg·kg-1·d-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用药3 d,患儿血象与体温均改善后,给予阿奇霉素(天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4687,规格:0.25 g)10 mg·kg-1·d-1口服,连续服用3 d停药,间隔4 d再次给予阿奇霉素口服,疗程为3周。观察组给予红霉素(西安利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00377,规格:125 mg)20 mg·kg-1·d-1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用药3 d,患儿血象与体温均改善后,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1·d-1口服,连续服用3 d停止用药,间隔4 d再次给予阿奇霉素口服,疗程为3周。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

1.4.1 肺功能指标[8]:治疗前后,2组患儿均采用全自动肺功能测定仪对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进行测定。

1.4.2 血清炎性因子[9]:治疗前后,2组患儿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按照3 500 r/min的速度离心处理15 min,获取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5 疗效评定标准[10]治愈:经治疗,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胸部X线片与血常规检查结果均完全恢复正常;显效:经治疗,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减轻,胸部X线片显示病灶大部分被吸收;有效:经治疗,症状与体征有所好转,胸部X线片显示病灶有所吸收;无效:经治疗,症状与体征均未减轻,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6.275,P=0.012)。见表1。

表1 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症状体征消失与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肺啰音、咳嗽、发热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与住院时间比较

2.3 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PEF、FVC、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2组患儿PEF、FVC、FEV1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2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2.4 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IL-8、IL-6、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2组患儿血清IL-8、IL-6、TNF-α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5 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出现腹痛1例,恶心2例,呕吐1例;对照组患儿出现腹痛2例,恶心1例。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7,P=0.692)。

3 讨 论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这一非典型病原体愈来愈成为威胁小儿生命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1]。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小儿疾病主要集中体现在呼吸系统,这可能是因为小儿正处在特殊生长时期。临床尚未完全阐明该疾病的具体发病机制,通常认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对β细胞形成刺激,使大量IgG抗体与IgM抗体产生,体内抗原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机体内多个器官、免疫系统也因此受损。肺炎支原体感染极易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难愈,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则可能引发多器官损伤,对患儿正常发育与生长产生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患儿因呼吸衰竭而死亡[12-13]。

近年来,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阿奇霉素属第2代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该药物具有广泛抗菌作用,用药后可经渗透作用被快速吸收,使细胞内药物浓度提高[14]。临床采用该药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时,通常会先静脉给药,以此尽快控制病情进展,等到病情好转后,再口服用药,直到病情治愈,但该药物单独用药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15]。为此,本研究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提示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利于改善肺功能,且用药安全性高。究其原因,红霉素为第1代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通过结合病原体核糖体50S亚基,可抑制转肽过程,进而达到有效抗菌效果。红霉素与阿奇霉素联合用药可发挥药物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IL-6为机体常见免疫调节因子之一,通常由T细胞分泌,在外界不良刺激后,IL-6合成量也明显增加。IL-8同样属免疫调节因子,可激活机体内T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使其浸润并和大量释放活性物质,损伤周围组织。支原体感染极易对机体产生刺激,使特异性抗体大量产生,IL-8含量明显增加[16]。TNF-α在免疫应答与炎性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旦机体内TNF-α水平升高,会引发局部炎性反应。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IL-8、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相较于阿奇霉素单独用药,在此基础上联合红霉素可有效减轻机体炎性反应,这主要得益于两药协同作用效果。

综上所述,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肺功能与机体炎性反应状态,且用药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红霉素阿奇体征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阿奇,出发
红霉素联合顺铂对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柔红霉素致幼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建立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