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2020年我院骨伤科住院患者药物使用分析

2021-01-16于义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34期
关键词:骨伤科抗炎药中成药

于义坚

作者单位: 225002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医院药剂科

近年来,药物的使用统计分析受到药学工作者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不仅为临床一线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也为用药监管提供数据支持。骨伤科病区常年收治颈腰椎退行性病变、四肢关节退行性病变、四肢骨折及外伤等患者。现分析2018-2020年我院骨伤科住院患者药物使用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HIS系统,检索2018-2020年扬州市广陵区中医院骨伤科病区的药物使用数据信息,包括药物名称、剂型、规格、用药数量及金额等数据。

1.2 方法 按照药品类别、年度总金额及占比、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Dc)等进行排序。药品的限定日剂量(DDD)以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及《新编药物学》第16版为标准[1],使用其相关适应证剂量的中间值或以药品使用说明书和临床用药实际情况确定某药品的DDD值。该药的DDDs=该药的年度使用总药量/DDD值,该比值越大,说明该药在本年度内使用频率越高。该药的DDDc=该药年度使用总金额/DDDs,此值表示使用该药品的日平均费用。

2 结 果

2.1 药物分类和年度金额排序 2018-2020年骨伤科病区住院患者用药金额排名前6位的药物为中成药、解热镇痛抗炎药、专科用药、利尿脱水药、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抗感染药,3年间排名略有变化。2018-2020年中成药金额占比均为第1位,占比分别为60.22%、61.30%、29.38%,但2020年使用金额与占比均下降。2018-2020年解热镇痛抗炎药年度用药金额占比分别为10.46%、10.79%、14.72%,所占比例逐年升高,但2020年使用金额有所下降。2018-2020年抗感染药用药金额占比分别为3.24%、2.63%、6.77%,年度使用金额与占比均较低。见表1。

表1 2018-2020年骨伤科用药类别和金额排序

2.2 中成药年度使用情况 2018-2020年中成药按剂型分类使用金额排序未改变,中成药注射剂一直排名第1位,且均占较大比例,依次为86.62%、92.60%、66.30%,但2020年金额及占比均明显降低;中成药外用制剂和口服制剂的使用比例在2020年均上升。见表2。骨伤科中成药常用品种3年间均在30种以上,且以活血化瘀类为主。2018-2020年DDDs排序及DDDc排序均在前列的是注射用血栓通和注射用血塞通。2018-2020年如意金黄散的DDDs排序均在前两名,但其DDDc较低。见表3。

表2 中成药按剂型分类及金额排序

表3 2018-2020年中成药按DDDs排序前10位药品的DDDc及DDDc排序

2.3 解热镇痛抗炎药年度使用情况 2018-2020年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常用品种主要有7种,DDDs排序前5位的药品中,注射用氯诺昔康的排名均在首位,DDDc排序也在首位。见表4。

2.4 其他普通药品年度使用情况 2018-2020年其他普通药品中甘油果糖注射液、复方骨肽注射液、迈之灵、注射用地塞米松的DDDs排序在前列。见表5。

3 讨 论

中医药是我国的瑰宝,如何用好、用对是重中之重。由表1可见,我院骨伤科病区使用药物主要以中成药、解热镇痛抗炎药、专科用药、利尿脱水药等为主,常用药物与骨伤科收治的疾病情况符合,但由于骨科手术较少,故抗感染药使用频度不高。2018、2019年药品总金额缓慢上升,而2020年药品总金额大幅下降,可能原因是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已有其他地区公立医院的报道[2]。

3.1 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 2018-2020年的中成药用药金额排名一直第1位,且2018、2019年的占比均高于60%,但2020年占比却降到29.38%。由表2与表3对照分析,主要是2020年注射用血栓通、注射用血塞通两药的使用大幅减少引起的,其原因可能是本地区医保对这两种药物限定了支付范围: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中风偏瘫或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患者。查阅两者说明书,均是三七总皂苷的冻干粉针,功能主治为活血化瘀、通脉活络,用于中风偏瘫、胸痹心痛、淤血阻络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症。目前两药常可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3]、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其并发症等[4-5]。但两药在骨伤科的大量运用仍缺乏有力佐证,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且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药物不良反应。如意金黄散为我院特色外用敷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跌打损伤[6];也有报道用于外伤性瘀血肿胀[7]。我院2018-2020年如意金黄散的DDDs、DDDc均非常稳定,说明使用广泛,此药使用合理,药费低廉,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3.2 解热镇痛抗炎药使用情况分析 此类药物3年间使用占比逐年提高。由表4可知,在3年间,注射用氯诺昔康的DDDs、DDDc均为首位,该药属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为噻嗪类衍生物,可抑制环氧化酶(Cox)进而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还可激活阿片神经肽系统,拥有较强的止痛、抗炎效果[8],可用于术后和各类急慢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的疼痛及炎性反应。我院骨伤科主要病种是关节退行性病变和四肢骨折及外伤等,几乎均有轻中度疼痛或关节炎性反应,而合理使用此类药物既安全,又疗效肯定,符合我院情况。

表4 2018-2020年解热镇痛抗炎药DDDs排序前5位药品的DDDc及DDDc排序

3.3 其他普通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甘油果糖及复方甘露醇是利尿脱水药,属高渗制剂,可通过高渗性脱水产生药理作用,对四肢骨折肿胀的疗效较好[9]。在我院骨伤科主要用于四肢、肋骨、锁骨等部位骨折导致的肢体肿胀,DDDs较稳定,甘油果糖在表5中其DDDs一直排名第1位,且逐年递增。复方骨肽为多肽类物质,可用于关节炎、骨质疏松、颈椎病等的症状改善,也用于骨折,促进骨科术后的骨愈合和新生[10],3年间其DDDs、DDDc均保持稳定,在表1中归类在专科用药里。

表5 2018-2020年其他普通药品DDDs排序前15位药品的DDDc及DDDc排序

综上所述,我院骨伤科用药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需引起重视的是某些中成药注射剂在2018年、2019年的广泛大量使用,且呈上升趋势,而经过相关的管理,在2020年得到有效控制,但占比仍较高。因此,应继续加强传统中医理论的宣传学习,同时相关部门和医院进一步加强管理监督,使此类药物的使用更加规范。

猜你喜欢

骨伤科抗炎药中成药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拨针在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
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邢台市中医院骨伤科
非甾体抗炎药在犬病治疗中的应用
消肿止痛酊结合冷敷在骨伤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