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果糖治疗对急性重型胰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淀粉酶水平的影响

2021-01-16廖丽芳吴嘉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34期
关键词:果糖降钙素淀粉酶

廖丽芳,吴嘉勋

作者单位: 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急性胰腺炎属临床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多因胆结石、过度饮酒、高脂饮食、暴饮暴食及胆道感染等多重因素导致胰腺内胰酶被激活,继而导致人体自身消化胰腺组织,诱发水肿、出血及坏死等症状[1]。临床多给予药物等综合治疗重型胰腺炎,多采用蛋白酶抑制药物、人工生长抑素等药物治疗急性胰腺炎[2]。但有研究指出,单一用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并不理想,且容易形成药物依赖性[3]。乳果糖具有双糖渗透活性作用,可使水电解质保留在肠腔,产生高渗效果,且对肠道无明显刺激性,被用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中[4]。基于此,本研究观察乳果糖治疗对急性重型胰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淀粉酶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0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重型胰腺炎患者74例,排除轻症胰腺炎、妊娠合并胰腺炎及严重精神障碍者,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7例。研究组患者男22例,女15例;年龄27~72(50.18±2.34)岁;病程2~6.3(3.10±0.67)d;发病原因:胆源性20例,暴饮暴食10例,其他7例。对照组患者男21例,女16例;年龄28~73(50.60±2.70)岁;病程2~6(2.97±0.34)d;发病原因:胆源性19例,暴饮暴食11例,其他7例。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研究患者或家属均悉知且签字,同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对患者完善各相关检查,均存在恶心、腹痛、呕吐等症状,结合临床确诊为急性胰腺炎[5];(2)患者的精神功能均正常,能正常交流沟通学习;(3)患者不存在心、肝、肺、肾等其他脏器功能障碍,血液循环系统无异常;(4)患者均无其他感染性疾病。排除标准:(1)死亡、意识不清及精神功能障碍者;(2)多脏器功能障碍者及存在血液、免疫系统疾病者;(3)存在严重炎性反应,影响静脉治疗的患者;(4)凝血功能异常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生长抑素抑制胰液分泌,抑酸、抗感染、补液支持等治疗。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乳果糖10~30 ml胃管注入或口服给药,每天3次。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各项生化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后停药。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腹胀、腹痛、恢复排气、腹膜刺激征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检测2组用药前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淀粉酶水平。2组患者用药前后均于清晨空腹采集3 ml肘静脉血,以3 000 r/min速率离心10 min,分离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6],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淀粉酶水平[7]。

1.5 疗效评定标准[8]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特征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恢复正常,血清淀粉酶明显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特征有所改善,实验室检查结果有所改善,血清淀粉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血清淀粉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9,P=0.003)。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腹胀、腹痛、恢复排气、腹膜刺激征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2.3 用药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淀粉酶水平比较 2组用药前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后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淀粉酶水平均低于用药前,且研究组用药后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淀粉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用药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淀粉酶水平比较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饮食习惯的改变,社会压力的增大,感染率的升高,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胰腺疾病患者逐年增多。患者发病后多伴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临床病理学将急性胰腺炎分为两种,分别是水肿型及出血坏死型。水肿型患者存在病情自限性特点,病情较轻,患者的预后较理想。而出血坏死型患者的胰腺容易出血坏死,发生感染的几率非常高,若任由病情发展,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9]。因此,临床必需早期诊断急性胰腺炎,早期进行对症治疗,才能有效解决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困扰。

但众多疾病发病学说中属“胰腺消化学说”这一理论最受临床认可,其次较受认可的是“肠道细菌移位学说”以及“氧化应激学说”等理论[10]。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方法主要是药物疗法与手术疗法。手术疗法更适用于存在全身中毒症状并伴有感染的患者,若没有以上症状存在则无需手术治疗[11]。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急性胰腺炎直接损伤肠道黏膜屏障,肠道菌群失调,诱发或加重器官功能障碍。早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存在免疫抑制和免疫失衡,并与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之间具有相关性[12],乳果糖可保护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从临床实际治疗情况可以看出,药物保守疗法是大多数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通过抗感染、胃肠减压、酸碱平衡维持及水电解质维持治疗等对症方案,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但想要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需联合其他药物改善患者的病理状态。近年来,临床极为推崇乳果糖治疗方案。乳果糖系人工合成的不吸收性含酮双糖,在小肠内不吸收,可被结肠细菌分解成乳酸和醋酸,使肠道pH值降至7.0以下,人体用药后可有效抑制透明质酸酶、胰蛋白酶、纤溶酶活性及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还可有效控制人体炎性因子释放,减少并发症,提高对人体胰腺组织的保护[13]。乳果糖的药物作用效果较稳定,可持久抑制多种酶活性,发挥溶酶体膜效果,促进人体蛋白质代谢,不断强化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研究指出,乳果糖可有效减少人体在应激状态下的氧自由基释放量,抑制炎性递质释放,抑制纤维蛋白形成,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聚集,还可抑制人体凝血因子过度激活,继而有效改善人体微循环状态[14]。张宝瑞等[15]研究指出,采用乳果糖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显著(96.67% vs. 76.67%),脂代谢水平显著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腹胀、腹痛、恢复排气、腹膜刺激征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在胰腺炎疾病类型中,重症胰腺炎是其中一种进展较急且病死率较高的疾病,并具有较多的并发症,给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有医学研究资料指出,重症胰腺炎具有较大的病理变化,该疾病的坏死程度主要分为三期,第一期:散在性的组织出血坏死;第二期:出血坏死部位逐渐扩大融合,胰腺肿大,但病变范围有限,胰腺包膜完整;第三期:胰包膜被破坏,胰腺所有区域均有出血坏死,并连累周围组织。炎性因子水平是反映重症胰腺炎的重要指标,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原是极具代表性的炎性因子水平,当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原水平异常升高时,就说明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变化,因此,密切监测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原水平,对疾病的改善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6]。研究指出,乳果糖可有效减少人体在应激状态下的氧自由基释放量,抑制炎性递质释放,抑制纤维蛋白形成,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聚集,还可抑制人体凝血因子过度激活,继而改善人体微循环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用药后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淀粉酶水平均低于用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乳果糖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血清炎性水平,缩短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恢复排气时间,同时利于降低血淀粉酶水平,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果糖降钙素淀粉酶
雪莲果低聚果糖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及山麦冬中的果糖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α-淀粉酶的基因改造与菌种选育研究进展
α-淀粉酶的改性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