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脱石散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

2021-01-16陈金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34期
关键词:流病蒙脱石反流

陈金武

作者单位: 351111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医院消化内科

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典型症状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及其上段,造成烧心、恶心、咳嗽等症状[1],且部分患者还因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胃食管反流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为10%~20%,亚洲国家则在5%左右,均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雷贝拉唑等药物可有效控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2]。但临床治疗发现上述药物治疗后易导致疾病反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也进一步损伤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3]。为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研究在雷贝拉唑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蒙脱石散治疗,取得较好效果[4]。本研究观察蒙脱石散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1-12月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医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27~78(44.85±10.90)岁;病程1个月~8年,平均(3.52±1.55)年;伴胆汁反流5例。对照组男25例,女性22例;年龄25~75(44.69±10.84)岁;病程1个月~9年,平均(3.45±1.52)年;伴胆汁反流4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均经临床检测、胃镜检测等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5],患者有胸骨后疼痛、反酸、烧心等症状,且持续时间≥3个月;(2)具有较好的用药依从性,能按时、按量用药;(3)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GerdQ)评分≥8分;(4)内镜检查未见食管黏膜异常等,属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20分。排除标准:(1)消化系统有器质性损伤或重大手术史;(2)合并肝肾心等功能严重损伤;(3)近期有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抑酸剂等;(4)胃镜检查显示有胃癌、十二指肠溃疡及胃黏膜糜烂等;(5)治疗、随访期间失联或脱落;(6)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7)对本研究使用的相关药物存在过敏。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0330)20 mg口服,每天2次;枸橼酸莫沙必利(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13030)5 mg口服,每天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蒙脱石散[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00690]每次3 g,热水冲泡成糊状服用,每天3次,早晨、中午饭后及睡前服用。2组患者均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4.1 临床疗效:显效:患者无反流自觉症状,恶心、烧心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反流及相关症状轻微,发生次数较少,基本可耐受;无效:反流及相关症状严重,发生次数较多,难以耐受或反流症状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GerdQ)评分:以GerdQ量表评估患者症状改善,该评分从反流、烧心、恶心、上腹痛、睡眠障碍、是否使用OTC药物6个方面进行评估,每项0~3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症状改善越不理想。

1.4.3 心理状态:采用HAMA、HAMD量表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或抑郁情绪越严重。

1.4.4 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该简表包括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精神健康4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5 不良反应: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其中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红肿、瘙痒、皮疹、荨麻疹等,神经精神反应包括睡眠障碍、头晕、躁动、疲劳等。

1.4.6 复发情况:随访6个月,比较2组复发情况。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0.85%(χ2=5.045,P=0.02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治疗前后GerdQ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Ger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Gerd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GerdQ评分比较分)

2.3 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分)

2.4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5 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2组用药治疗期间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为14.8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见表5。

表5 2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例(%)]

2.6 复发情况比较 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6.38%(3/47),低于对照组的23.40%(11/47)(χ2=5.371,P=0.020)。

3 讨 论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西方国家发病率约为10%,我国约为5%,但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增高的趋势[6]。该病依据是否出现食管黏膜糜烂、溃疡,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其中占比最高的是非糜烂性反流病[7]。胃食管反流病典型症状是反流、烧心等,可伴有恶心、呛咳、反酸等症状。病因是食管下段括约肌静息状态下无法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导致食管下段括约肌屏障作用失效的原因较多,可能是手术引发也可能是胃部疾病所致,此外滥用药物、暴饮暴食也可导致屏障功能失效[8-9]。

临床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以药物治疗为主,通过抑制胃酸的药物、促胃肠动力药物达到治疗疗效,并辅以抗生素、黏膜保护剂,部分患者由于是心理原因所致的胃食管反流病,因而还需使用抗精神药物治疗[10]。雷贝拉唑属质子泵抑制剂,在抑制胃酸分泌中疗效理想,特点是抑酸作用强、时间长,机制是阻断胃酸分泌通道[11]。莫沙必利是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药,可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继而提高胃肠动力,改善消化不良症状。蒙脱石散的主要成分为蒙脱石,目前一般用于急、慢性腹泻的治疗,其主要作用是保护消化道黏膜,促进黏膜再生,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屏障作用[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增加蒙脱石散辅助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其原因可能在于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无保护胃肠黏膜的功效,而使用蒙脱石散可弥补该功效。治疗8周后,2组患者Gerd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增加蒙脱石散后反流、烧心等症状改善效果更明显,也证实增加蒙脱石散可提高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此外蒙脱石散的安全性高,其原因是其成分简单,且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可随肠道正常蠕动排出体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增加蒙脱石散后可减少疾病复发,其原因可能是蒙脱石散中的硅铝盐成分可有效吸附细菌等微生物,继而减少反流的复发。且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蒙脱石散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流病蒙脱石反流
葛根固敛汤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雌激素水平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
经口不切开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Stretta射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与牙周病的相关性
草酸对蒙脱石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碳化钨与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催化活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