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的三个“增效”

2021-01-13郭子超

关键词:作业负担双减育人

郭子超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实质上,相对于所减的内容而言,增加的部分才是“双减”真正的初心。“双减”的目的是为了“增效”,即减轻作业“量”和课外培训机构“量”的负担,追求教育水平“质”的飞跃。

课后负担减轻要求课堂教学质量“增效”。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属于学生课后的问题。学生当下的课后负担相当重,升学压力使得家长对学生课后补习的期望值增高,教师布置作业的数量成倍递增。这要求学校在减轻学生课后负担的同时,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中高效学习。这种高效学习,是在教学内容与方式上“增负”,是经由教师的引导,以课堂教学内容的“博”和教学方式的“活”,逐步使学生精简、高效、深度地学习,实现课堂教学的“增效”。

校外培训消解激励教师教学能力“增效”。“双减”政策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这就要求学校更好地利用校内资源为学生成长助力。校内资源的有效利用重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如果教师教学能力低效,学生不能在课堂中很好地理解其讲授的内容,就只能依靠课外培训。因此,校外培训的消解会不断激励教师“增效”,促使教师的教学能力朝着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

育人价值转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效”。“雙减”政策的提出,促使“课业负担的减轻”走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意味着,教师除了考虑“双减”所减少的负担,更要考虑“双减”在促进学生发展上的作用。“课业负担”的减少实质上是教师育人价值观念的转型。大量的作业与课后培训给学生的压力,其实是用过重的课业知识“堆积”与“输送”来实现学生应试能力的进步,会遏制学生的全面发展。由“双减”带来的育人价值转型,势必会使学生全面发展“增效”,让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守护“双减”初心,要坚持以学校教育质量提升为旨归,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方式,以“双减”促进教育提质增效,进而创建良好教育生态,引领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作者单位: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载于《中国教育报》,有删节)

猜你喜欢

作业负担双减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探析小学生作业心理负担的定量分析
减轻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