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历史解释能力,发展中学生应用思维

2021-01-12徐敏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

徐敏

【摘   要】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现学生常常死记历史知识,不知道如何灵活运用知识。针对这种问题,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让他们在概括文本、提炼要点的过程中掌握历史解释的基本方法;在补充史料、挖掘学术成果的过程中进行补充;在探究规律、联系生活的过程中进行进一步阐述。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学习,学生逐步掌握如何应用历史知识解释历史问题。

【关键词】  历史解释能力;应用思维;高中历史

历史解释指对史实的叙述提高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学生要结合自己学到的历史知识,剖析各种历史观念的形成条件,尝试通过处理历史信息的方法来理解、判断历史本质,尝试重塑历史,获得情感的激发。然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却常常发现学生历史应用思维能力不足,只是单纯地记忆历史知识,却不知道该如何合理运用掌握的信息展开历史解释。针对此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下去,提高历史解释的能力,发展其应用思维能力。

一、概括,是“历史解释”的起点

1.阅读文本,辨别史实史论

在指导学生展开历史解释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指导他们掌握概括的方法,这是提高学生应用思维能力的第一步,学生要学会如何从驳杂的资料中搜索有用的信息,并快速提取出其中的关键部分。在概括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学会区分什么是史实,什么是史论。史实就是对于某一历史事件的真实叙述,能比较客观地展现历史原貌,而史论则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它其实代表着他人对历史的解释。

例如,在教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时,教师分别展示如下资料,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分析它们分别属于史实还是史论。

材料一: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选自《何尊铭文》)

材料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选自《左传》)

材料三: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选自《夏朝和商朝的政治制度区别简介》)

学生在分析后可以发现,材料一和材料二都选自史料,也比较客观地阐述了历史,所以两者都属于史实。但是材料三则不同,它将作者的想法和历史结合在了一起,表达了特定的观点,所以它属于史论。

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在阅读文字的过程中辨别史实和史论。通过史实,学生能了解历史的真实情况,在自主进行历史解释的时候也能更客观地认识问题;通过史论,学生能了解其他学者对历史的看法,从中得到启迪,进而得出更具建设性的意见。学生只有合理运用史实和史论,才能灵活运用文献,发展应用思维。

2.提炼要点,经历抽象过程

在历史解释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出要点,思考如何从具体的信息中抽象出各种不同的观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从复杂的历史表象中发现冲突和问题,还要将自己对社会和生活的思考融入进去,这样才能快速提炼出要点,获得更多有助于历史解释的关键信息。

例如,在教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教师给学生展示了一系列材料,并引导他们尝试从中提炼出要点,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一: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学生发现,这三则材料虽然内容各有不同,但是其要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凸显出了皇帝的重要性。所以如果归纳其中的要点,那么就能做出如下总结:“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就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即使丞相也没有决定国家大事的权力。所以秦朝政治的本质就是君主专制。皇帝代表了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学会了如何从诸多材料中提炼出关键信息,高效解决问题。

在学生提取了要点信息后,教师还要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其运用到历史解释中。这样学生就能发展应用思维,认识到提炼概括的目的是更好地解释自己的观点。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构筑正确的历史认知,提高历史解释能力。

二、拓展,是“历史解释”的起飞

1.发现知识缺陷,补充史料

为了更好地应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适当拓展、搜集更多的史料。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整合自己搜集到的各种史料,并尝试分析其中还缺少什么,然后补充史料。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有针对性地搜集史料的方法,同时也能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其他学科学习中,进而提高应用思维。

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时,教师引导学生搜索史料,并进行历史解释,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在最初的分析中,学生大多从中国本身入手进行分析,有学生找到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内容,并提出虎门销烟惹怒了英国,最终导致了鸦片战争。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大家所搜集的材料都和中国自身的国情有关,那么能否拓宽视野,从英国的角度入手思考呢?”学生恍然大悟,认识到自己存在知识空白,于是便开始补充相关史料。如有学生找到了资料,認识到英国要利用武力保护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推销自己的工业产品,并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所以当英国人发现虎门销烟破坏了自己的既定利益时,自然要发动战争,重新夺回利益。在补充信息后,学生发现自己对鸦片战争的成因了解更全面,分析也更深入了。

教师要提醒学生认识到不能漫无目的地搜索信息,而要有针对性地搜集,及时将搜索到的信息用于历史解释。这样学生就提高了应用思维,在自主搜索信息的时候也能把握住关键点,进而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应用学术成果,辨析选择

在学生补充信息的时候,教师还要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到历史学术成果和历史课堂学习之间的关系,要尝试自主搜索各种历史学术成果,并思考这是否有助于解决自己的问题。在合理辨析选择后,学生懂得了如何正确应用学术论文,在历史解释的时候也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时,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具有革命性的农民运动,还有的学生认为在其中包含了一些封建性质。在学生争论的时候,教师给学生推荐了一些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如徐修宜的《论太平天国运动的两重性》一文,提出要采用阶段论的方法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发现太平天国运动具有两重性,在“天京变乱”之前的行动基本上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而后期的运动实际上体现了洪氏家族的封建统治,抛弃了农民阶级利益,带有封建性质。学生在此观点的提示下认识到在展开历史解释的时候不能“一刀切”,而要客观地、理性地进行阶段性分析,这样才能让分析的效果得以提高,得到更准确的解释。

由于学生的应用思维能力有所不足,所以可能不知道自己该从哪方面入手搜索学术资料,针对此问题教师可以给他们推荐一些精彩的学术文章,使他们得到启迪。此后学生就能模仿运用,自主展开信息搜集。

三、分析,是“历史解释”的阐述

1.排列组合,发现规律

在应用历史资料解决问题的时候,分析也是教学的关键。教师要提高学生分析应用资料方面的思维能力,指导他们运用排列组合的方式尝试发现事物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时间、对象等不同的角度排列各种信息,然后尝试展开对比,找到其中的异同点,这样,他们就能发现规律,更好地展开历史解释。

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时,教师组织学生用排列组合的方式整理各种信息,并尝试发现其中的规律,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尝试按照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来进行分类,他们很快就发现抗日战争的成功主要可以分成这两方面的原因。有学生总结各种材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从国内原因入手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军队作战的正面战场相互配合,促进了抗战的成功,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国外原因入手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阵线的建立让中国人不再孤军作战,而日本方面的战略失误也促进了日本的战败。学生发现这样整理后,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也更有条理性。

教师要基于布鲁纳的发展学习模式展开教学,不要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要引导他们通过排列组合的方式自主展开对比,这样学生能自主发现信息,总结规律,进而展开自主学习。学生感受到了发现、体验和收获的快乐,应用思维能力也随之提高,进而使他们能运用同样的方法探究并解决其他的问题。

2.联系生活,渗透自我

在学生展开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历史规律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会认识到历史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也能帮我们建设未来,这样他们的应用意识得到提高,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也变得更为浓厚。

例如,“现代中國教育的发展”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认识到什么是“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生要了解改革开放时期教育的“三个面向”,还要了解《义务教育法》和“科教兴国”战略等问题。不仅如此,在引导学生解释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情况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分析,思考自己的学习观是什么,促使他们树立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理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调查自己的家庭成员受教育情况,然后和自己搜集到的史料结合起来,尝试概述我国教育发展的历程,说说家庭成员分别对应哪一个阶段,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和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这样进行历史解释就将史料和现实生活有机融合,学生的感悟会更深刻。

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同时还要引导他们联系生活、联系自我,思考历史对自己的启迪。这样的历史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新的思维,将感受到的历史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体验。

在应用思维的指引下,学生认识到掌握历史知识有助于自己解决历史问题,通过合理整合分析信息的方法,能更好地探究历史的内在逻辑,了解历史事物的延续和发展,探究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分析历史问题,探究历史趋势。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下,学生从初步了解分析方法逐步深入下去,渐渐提高了历史解释能力,提高了历史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试论高中历史教育的构建模式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浅谈高中历史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主题式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