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喀什地区农区肉羊新型经营主体托养模式探讨

2021-01-09肖国亮马秀珍

山东畜牧兽医 2021年9期
关键词:托养饲草料喀什地区

肖国亮,马秀珍

畜牧生产

喀什地区农区肉羊新型经营主体托养模式探讨

肖国亮,马秀珍

(新疆喀什地区畜牧工作站,新疆 喀什 844000)

近年来在一种新型经营模式“托羊所”逐渐在喀什地区农区兴起、发展和普及,对当地肉羊产业发展和畜牧业助力脱贫攻坚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本次专题调研对喀什地区新型托养模式形成的历史、特点、成效以及制约因素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若干托养模式健康发展保障措施,希望能对当地肉羊产业振兴有所帮助。

农区肉羊;托养模式;探讨

截止2020年末,喀什地区羊存栏612万只,全年出栏羊599万只;近3年来为加快推进规模养殖,促进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养殖方式转变,全地区依托产业扶贫共建成万只规模肉羊良种繁育中心40个,年出栏千只以上肉羊养殖小区(场)百余个。

1 喀什地区新型托养模式形成的历史

本文所说的喀什地区农区肉羊新型托养模式是指2018年至今,农牧民将自己的羊托管给养殖企业(大户、合作社)饲养(育肥)、防疫、销售并享受约定“分红”的经营活动。喀什地区肉羊新型托养模式的形成有众多原因,它是从牧区“代牧”(牧区、半农半牧区的农牧民将自有牲畜交由其他牧户放牧,并支付一定报酬的方式)和“铁畜”(将村集体或国营牧场所有的羊按免承包费的方式发包给农牧户家庭发展生产,到期返还村集体或牧场同等数量和品质的羊,再由村集体或国营牧场决定继续发包或按同等条件转包给其他农牧户家庭的方式)演变而来的,它经历了早期的民间自发合作到如今的政府有序组织,最终在农区养殖肉羊方面形成了新型的托养模式[1],它符合当前脱贫攻坚和产业振兴前期过渡阶段特定时期的需要,对喀什地区畜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尤其是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进入攻坚阶段,大量贫困户的扶贫羊托养进入托养所,农民外出务工后顾之忧、就业收入和分红收入得到了保障[2-4]。

2 喀什地区新型托养模式的特点

概括起来托养模式在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同时,发挥了“一个稳定”、“两个带动”作用,并解决了“四个问题”。

2.1 “一个稳定”

即收益分红相比合作社更加稳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更受农户、养殖户的欢迎。新型托养模式大大降低了农户养殖风险和成本,并且与养殖合作社的利益、风险共同承担模式有着本质区别,所有投资及风险均由托养所经营者承担,农户可以说是“旱涝保收”,托管合同期满后,农户愿意继续托管则续签合同,不愿继续托管可得到签合同时同等数量、重量的托管羊及约定的分红[5]。

2.2 “两个带动”

即带动了品种改良技术的推广、带动了就业。由于自然条件所限,以往农户家中多是养几只母羊,很少养殖良种公羊,农户把母羊托进到托养模式后,母羊存栏群体上了规模,经营者为了确保养殖效益自然会购买良种公羊进行品种更新,这对解决小范围内肉羊的品种改良会起到非常有效的带动作用。在喀什地区乃至南疆,本地群众历来就有养羊的传统,几乎每家都会养上几只羊,即使养殖数量不多,每天也搭上个劳动力。如今把羊托管在托养所集中起来饲养管理,农户从低效率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家中的劳动力即可以出去务工挣钱多渠道增加收入。不仅解决了部分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还带动农户学习科学饲养的技术,并对改善农户庭院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2.3 “解决四个问题”

首先,由懂技术的人领办托养所帮助农户养羊,饲养管理更加专业,通过采取统一饲料使用、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防疫,甚至统一销售等措施,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降低了养殖风险,有效解决了千家万户养羊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其次,将分散养殖转变为适度规模化经营,托养所发展规模养殖对饲草料需求会增加,为了降低养殖成本,经营者会向周边农户购买饲草料,甚至流转土地配套建立饲料基地,从客观上调整、解决了局部范围内草畜平衡矛盾[6]。第三,当前大多数农户分散养殖羊数量有限,只是把养羊当成家里的副业来对待,羊是家里“活银行”的传统观念长期存在,加上农户信息不灵,通常好羊卖不上好价钱,托养所把不同农户的羊集中起来,有计划的开展规模化繁育和育肥,肉羊的繁殖率、出栏率都会得到提升,解决了分散养殖出栏率低的问题。最后,当前在农村有一些懂技术的养殖大户缺发展资金,想扩大养殖规模比较困难,托养模式可有效解决了养殖大户缺生产资金(羊)的问题,能保障广大农户在获得稳定分红收益的同时,也让养殖大户尝到了甜头。

3 喀什地区新型托养模式发展现状及成效

3.1 发展现状

此次调研发现,目前,喀什地区新型托养模式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按“托养所”建设资金来源分为政府投资型和社会资本投资型;按运营模式分有政府组织托养模式、企业自主托养模式和养殖大户(贫困户)自发组建模式三类;托养的规模在50只至万只之间不等;分红比例大部分托养模式在6 % ~ 16 % 之间,极个别托养所高达20 % ~ 30 %。

3.2 取得的成效

第一,托养模式已初具规模。根据实地调研和各县市上报数据来看,全地区115个托养所,共计托养肉羊12.52万只,多个养殖企业托管规模超过了10 000只,平均饲养量达1 000只以上。第二,带动贫困户增收明显。托养所发挥助力脱贫攻坚效果明显,深受广大贫困户欢迎,农户托养1只价值1 000元左右的肉羊,每年少则获得60~80元收益,多则获得100~150元收益,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第三,带动就业明显。1个托养模式少则吸纳1~2人就业,多则吸纳数十人就业,按照人均饲养300~400只羊计算,共计吸纳就业人数在350人左右。

4 制约新型托养模式发展的因素

4.1 分红比例设置偏高

个别托养所经营者在设置分红比例时未经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设置年分红比例曾高达20 % ~ 30 %,托养所正式运营后才发现“亏损”严重。

4.2 托养所自身存在先天不足

个别托养所在建设中存在棚圈、饲草料库房等基础设施不足,防疫、设施设备不配套,经营管理较粗放,饲养密度过大,饲草料加工条件简陋等问题[7]。

4.3 托养量盲目扩大生产,超出了经营者经济承受能力

极少部分托养所的经营者对自身承受能力缺乏客观的认识,人为的扩大托管规模,造成后续流动资金跟不上、饲草料短缺、工人工资难以发放等问题出现,影响了托养所正常运转[8]。

4.4 托管协议签订工作不规范

调研中发现,大多数托养所签订的托养协议内容在分红方式、托管年限、托管结束后本金(羊)的返还方法等方面存在缺陷。

4.5 宣传引导和服务指导有欠缺,群众参与度低

相关行业部门对新型托养模式理解不透,对托养所建设当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未能及时去解决,对推进新型托养模式在喀什地区“三农”工作中具有特殊意义宣传力度不够,对新型托养模式在解放农村富余劳动力促使其外出务工增收,解决当前农户家中缺劳动力、粗放养羊、养殖效益不高以及有利于庭院治理等的优点宣传不够,加之一些农户对托养所认可度还不够,参与度自然就低[9]。

5 托养模式健康发展保障措施

脱贫攻坚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是要找准路子,要破解喀什地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难题,发展新型托养模式是有效办法和必经途径。通过细致调研和分析,以下措施有助于新型托养模式健康发展:

5.1 合理设置分红比例

建议将新型托养肉羊的经营者以肉羊繁殖为主的托养所分红比例控制在6 % ~ 8 %之间,以育肥为主的托养所分红比例控制在15 %左右,以繁殖+育肥托养所分红比例控制在10 %左右[10]。

5.2 合理布局托养规模

建议根据托养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适度控制托养规模,按照“宜大则大,量力而行”的原则,在具备条件的乡(镇)利用现有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合作社)基础设施条件组建托养所,托养羊规模以500只左右为宜;村一级可考虑依托养殖大户成立家庭牧场,托管亲友及周边群众肉羊,托养羊规模以50~200只为宜。

5.3 规范饲养管理,降低养殖风险

要大力推行良种、良料、良法、良舍和规范化防疫(即“四良一规范”)综合配套技术,确保托养所养殖风险可控[11-12]。县、乡兽医部门要做到人员充实稳定,加强对托养所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尽快将政府购买服务政策落地并确保服务质量,引导托养所引进专业技术团队,在饲养管理、繁殖育种和疫病防治等方面做好保障。

5.4 合理设置托养周期,加强运作监管

建议托养所首次签订协议为3年一个周期为宜,并针对不同的托养方式、托养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约定。协议既要考虑到农户托养受益也要考虑到养殖企业正常运营和盈利发展,运行良好的可在合同期满后续签合同。

5.5 强化资金保障,争取多方支持

建议对一些运营良好,且能够给养殖户按时分红的托养所给予贷款贴息政策,并积极试点将托养所养殖的肉羊纳入保险范畴[13-14],参照奶牛和能繁母猪保险政策执行,以此来鼓励托养所更好的发挥作用。

5.6 强化饲草保障,建立长效机制

建议采取流转或订单种植饲草料的方式为托养所配套饲草料地,并主推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品种连片种植,建成稳定的饲草料供应基地。同时,积极引进饲草料加工、收储企业,形成草畜联营机制[15]。

5.7 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养殖效益

建议运行良好的托养所与种植业、加工销售企业共同组建新型联合体,形成“产+加+销”的产业化生产模式[12];支持托养所在乡村设立羊肉直销点,拓宽销售渠道;托养所主动发展多胎、肉用良种羊,并积极开展育肥增加出栏数量,供应市场[16]。

5.8 加大宣传指导,实现广泛参与

建议加强新型托养模式带来的宜居环境改善、生活方式转变、劳动力解放、收入提升等方面的实效宣传;在拟定托养协议时采取养殖户参与拟定、乡村公示征求意见等方式增加养殖户对此项政策的了解、认可和参与。行业部门要积极主动靠上去,对托养模式建设过程中科学设置分红比例、“四良一规范”综合配套技术等环节给予服务指导。

[1] 郭志勤, 史梅英, 包增庭, 等. 浙江的湖羊在新疆[J]. 畜牧兽医学报, 1982(4): 11-17.

[2]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畜牧产业扶贫和援藏援疆行动方案》的通知[J]. 畜牧产业, 2020(5): 33-36.

[3] 蒋钦杨, 张瑞门, 郑自华, 等. 广西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模式、优劣势与对策建议分析[J]. 中国畜牧杂志, 2021, 57(3): 190-195.

[4] 延伸产业链筑牢利益链——新疆和田地区现代肉羊产业化扶贫纪实[J]. 畜牧产业, 2020(4): 38-43.

[5] 鲁云峰, 李捷, 王惠, 等. 新疆羊肉价格波动分析[J]. 草食家畜, 2019(1): 1-8.

[6] 阿布都艾尼·尤诺斯. 浅析喀什地区棉花秸秆、树叶、营养枝饲草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 畜牧业环境, 2020(10): 67-68.

[7] 伊拉木江·阿布来提. 新疆喀什地区多胎湖羊养殖技术[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0(6): 69-70.

[8] 祝夕超. 影响肉羊养殖效益因素分析[J]. 中国畜禽种业, 2020,16(9): 137.

[9] 樊慧丽, 付文阁. 生产者质量控制认知及行为一致性检验——以牧区肉羊养殖户为例[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0, 25(7): 153-162.

[10] 王雪娇. 中国肉羊生产的经济效率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18.

[11] 张敏, 高维明, 宫平, 等. 新疆牛羊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19(13): 158-159.

[12] 常倩. 基于效益与质量提升的肉羊产业组织运行机制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18.

[13] 徐梦思, 晁旭东, 张宾, 等. 新疆肉羊业发展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 家畜生态学报, 2018, 39(3): 85-89.

[14] 陈古丽, 欧阳喜光. 浅析新疆开展肉牛肉羊政策性保险的必要性[J]. 新疆畜牧业, 2017(3): 7-9.

[15] 孙成春, 崔成哲, 白仙花, 等. 试论农区养殖业中秸秆饲料利用对策[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 28(7): 4-5.

[16] 张晓莉, 赵紫光, 卢全晟. 新疆肉羊产业养殖模式比较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 40(1): 182-189.

(2021–05–19)

S826.9+2

B

1007-1733(2021)09-0014-04

自治区农区高效肉羊品种选育推广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xjnqry-z-2102);喀什地区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ks2018003)

猜你喜欢

托养饲草料喀什地区
农户肉牛托养模式及成本分析
反刍动物饲草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估
饲草料资源的利用途径
残疾人托养服务国家标准2020年起实施
饲草料加工调制方法及今后发展建议
首个残疾人托养服务国家标准出台
浅谈发展饲草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