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强化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路径研究

2021-01-08刘晓春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劳动技能院校

刘晓春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人是劳动之产物,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促进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劳动要与教育相结合,劳动教育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或缺。劳动教育其主旨为通过劳动及劳动教育,培养学生之劳动热情和劳动态度,使诸生皆具备良好劳动之素养的同时又具备扎实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培养学生为国家和社会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能力,并进行创造性劳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承担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为己任。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3月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列,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目标。劳动教育纳入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2021年4月13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李克强总理亦指出:“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要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劳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故高职教育应立足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之实际,取长补短、完善劳动教育之体系,发扬劳动育人之功能,引导高职学生牢固树立热爱劳动之思想,养成热爱劳动之习惯,为社会发展培养勤劳动、善劳动之素质高、技能强之劳动者。

一、高职院校深入实施劳动教育之必需性

高职院校欲持续健康发展,劳动教育必不可少。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乃高职教育之目标,而劳动教育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将劳动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相结合,促进产教融合,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之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培养职业责任感、职业归属感,从而为社会发展培养出合格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实现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培养日后直接走向社会的高素质的“准劳动者”,乃是高职院校实现长远发展的有力举措。

劳动教育是时代发展之新需求。新时代发展实际上创造了新的劳动需求,并为劳动教育的进行带来新的机遇。劳动教育提升人的创造力和创造力思维,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思维方式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这正是新时代所需要的重要素养。

二、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方面存在之问题

(一)高职院校部分学生未养成成熟正向之劳动价值观

由于没有系统的劳动教育,部分学生劳动意识缺乏,劳动观念淡薄,暴露出不热爱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等问题。而且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人们的价值观也越来越多元化。一些学生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崇尚一夜暴富、贪图享乐,期望不劳而获,甚至出现了有些大学生因为贪图享受进行裸贷等乱象。

(二) 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尤其是新生没有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一是家庭教育中缺乏劳动教育,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宠爱,很少有劳动的机会,导致一些学生没有参与家庭劳动的机会,更有甚者甚至无法打理好自己的基本生活。二是小学、中学阶段,劳动教育的地位被忽略,学生经历了多年的基础教育,接受的多是应试教育,文化课的学习一直是他们多年的主题,劳动教育往往被排斥到教育的边缘。

(三)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教学内容形式单一

在高职教育中,劳动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有些高职院校往往把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等同于劳动教育,把实践课程等同于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教学内容仅仅停留在课本学习和实践课程的进行,缺少体系化的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

(四)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不完善

随着社会发展,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并没有作为独立学科单立出来,因此缺乏专业化的劳动教育老师,高职院校亦然。因无单独劳动教育的课程,也没有综合素质过硬、教学水平高超劳动教育的教师。另外,作为培养高等技术技能人才的基地,高职院校与社会交流还不是特别密切,社会型的能工巧匠也没有补充到师资队伍中来。

三、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之目标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之建构,要有明确的目标,既要符合时代要求,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

(一) 反映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前我国处于数字时代和智能化时代,社会的发展与以往相比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劳动教育如何开展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课题。劳动教育要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为国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 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

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让学生亲身参与劳动,在劳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体验自己劳动创造的成果,从而理解劳动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劳动过程中养成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观,摒弃不劳而获价值观。

(三) 立足于扎实的劳动能力和专业技能

培养各行各业的职业技术人才,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着眼点,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着眼于培养各行各业的职业技术人才,学生要具备扎实的职业技术和技能。劳动教育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不断补充和提高自己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从而成为高水平、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要使学生在意识上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创造幸福,同时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学生毕业之后直接步入社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信念尤为重要。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了解劳动流程和劳动制度能力,树立劳动权益意识,学会团队合作、处理人际关系,以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乃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之唯一方法,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论断。劳动教育使学生亲历劳动之过程,不仅可培养学生之技术技能,而且能促进学生体、智和谐发展,培育创新之精神和实践之能力,在实操中进行全面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探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

探究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要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体系。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要从思想意识上重视,从课程设置上展开,在课上教学中融入,在课下实践中展开,拓展多种渠道为学生创造劳动机会、进行劳动教育。

(一)加强思想建设,厚植劳动情怀

1.思想上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之劳动价值观。习近平主席明确说过:“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在于它是行动。”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塑造劳动精神的前提。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尊重、守护劳动之成果,将劳动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学生深刻领悟到劳动之伟大、劳动之光荣,劳动乃是创造幸福生活的源泉,从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实践观。

2.打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运用校园各种宣传平台和宣传途径,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劳动模范、卓越工匠讲座和实际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同时,深入了解劳动的意义。进行劳动技能大比拼等技能赛事,以比赛促学习,以比赛促进步,在让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同时,提升自我劳动之精神。借助劳动与生活之重合点,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室卫生、宿舍文化、食堂环境及校园环保等多项活动中去,通过开展卫生评比、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到食堂管理、争当校园环保卫士的实际活动中去。让学生从身边事情做起,在生活中接受劳动教育,打造校园生活劳动教育环境。

3.家校合作,塑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家庭劳动教育是学校劳动教育的有力支持。学校与家庭相互沟通,让学生不仅在学校,还在家庭也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劳动,使劳动教育日常化、常规化。

(二)完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育人体制与教学实践

1.在教学计划的总体设计和课程体系上,把劳动教育纳入课程方案。《意见》中明确提出:“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应将劳动教育列为重要教学内容,课堂上灌输劳动教育的理念和意识,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同时配备良好的教学资源和优质的师资队伍。劳动教育培养不仅仅是劳动技能而更应该是劳动素养。在专业学科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理念,这一点正好符合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要求。同时为了保证教育效果,一定要有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效果进行及时有效地评估。

2.构建多元化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劳动教育,需要一支既了解劳动教育相关理论又精通劳动实践的双师型队伍。可以引入经验丰富的各行业的能工巧匠、劳动楷模和优秀的创业者作为社会型兼职老师。培养专业化劳动教育教师,其一应重视教师全员培训,提升全员教师贯彻执行劳动教育之意识和自觉性;其二之于担纲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应进行专业提升培训,尽快提高其劳动教育教学之专业化水平。

3.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实现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大国工匠精神。可以充分利用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劳动中培养劳动素养,在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过程中,发挥创造精神。亦可以建立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联盟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各学校的专业优势和师资优势,以利于更好地进行劳动教育。

4.完善评价机制。贯彻执行劳动教育,建立完备之评估考核机制,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明确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注重多元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系统、完善的评价体系。

(三)搭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平台,扩展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渠道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学校要鼎力搭建平台,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这种社会实践并不完全局限在工作实践范围内。《意见》指出:“要共同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是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各社会组织要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鼓励学生从事志愿服务,这是实现劳动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志愿服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奉献精神,与劳动教育的精神不谋而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很多返乡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为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

社会层面,各种公益组织、社会公益组织要多搭建志愿服务平台,给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服务、为社会做贡献。学校可以在校园范围内,开设一些志愿服务岗位,如食堂、图书馆、体育馆等地点,为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志愿服务。

五、结语

培养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乃高职教育重要之任务,故要充分重视劳动教育,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之全过程。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加强劳动教育,需要打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创建完备之劳动教育培育体系,从课程之设置、师资队伍之培养、体系之评价、校外之实训等多方面促进劳动教育的全面推行,使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技能院校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劳动技能up up!
热爱劳动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