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急救中的应用

2021-01-04齐光磊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反应时间成功率心血管

齐光磊 王 文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因冠状动脉急性缺血、缺氧导致心肌坏死的临床高发性急危重心血管疾病,该病危险性、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极高[1-2]。研究显示[3-4],超过一半以上AMI患者死于发病后2 h内,而过度劳累、暴饮暴食、愤怒紧张、寒冷刺激、吸烟嗜酒等均可能成为该病诱因,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多数AMI患者在院外发病且发病突然,患者个体差异、抢救环境、主观感受等特点差别大[5],因此,在AMI急诊急救过程中实施合适、科学、优质护理干预,为不同特征患者减少急诊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和转运成功率至关重要,基于此,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AMI患者急诊急救中,探讨其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理论支持,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本院急诊急救过程中常规护理的53例AMI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接受本院急诊急救过程中优质护理干预的53例AMI患者为观察组。纳入标准:年龄≥18岁;符合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委员会制定的有关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6];首次发病且发病地点为院外;发病时间≤180 min;患者和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患者;患重要器质性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功能损伤、脑出血等疾病者[7];资料不全或中途退出研究;对本研究药物有过敏史。对照组中男33例,女20例;年龄31~76岁,平均(58.90±5.16)年;发病时间12~173 min,平均(65.73±10.16)min;心肌梗死部位:前壁25例,下壁14例,高侧壁9例,前间壁5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32~76岁,平均(59.17±6.34)年;发病时间11~172 min,平均(64.98±9.42)min;心肌梗死部位:前壁24例,下壁16例,高侧壁7例,前间壁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院前急诊急救,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两组护理干预内容见表1。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以及入院时间。依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标准,判断转运途中是否发生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心绞痛等不良心血管事件情况。记录两组患者转运成功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急救效率比较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以及入院时间均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以及入院时间比较[M(QR)]

2.2 两组患者转运成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转运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转运途中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转运成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3 讨 论

有报道显示[10],AMI多发于院外,病死率高达到10%~18%,病情变化快、起病急、危险性高,发病率超过4 h后,病死率明显升高。临床观察发现,该病发病时主要症状为剧烈持久的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部分患者伴随上腹部疼痛、胃肠道不适、发热、心律失常、休克等,此外,该病可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预后。因此如何尽早救治,快速开通梗死血管,恢复心肌功能和血液灌注能力,缩短院前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成为急诊工作中的一大挑战。

常规AMI院前急诊护理尽管可稳定患者病情,但由于发病突然、窒息性疼痛、濒死感等,加之患者年龄、病情严重度、临床表现、性格等差异,常规措施无法顾及患者和家属主观感受与院外具体情形,而院前急诊急救方面中应当“以人为本”,遵循符合患者特点的优质护理干预。本研究在AMI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全面评估患者情况,给予ABCDE初步伤情判别,根据生命体征给予呼吸畅通、循环有效、出血抑制和伤情变化对应处理;根据患者和家属心理情况,主动沟通,持续分阶段优化稳定情绪办法,接触监护器佩戴、吸氧管道等恐惧感;根据转运进程,密切监测,给予分级分区评估,网络连接院内,为进一步院内护理争取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以及入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优质护理干预的实施,强化急救人员“翻转课堂+微课+路径单”的急救教学规培方式,增强专岗专人接诊重视度,设置双重报告制度,加速派遣救护车,并电话针对性指导家属协助稳定病情与情绪;到达现场后,迅速开展有条不紊地抢救与护理模式,依据患病特征、心理情况制定优化性护理方案,提高效率;转运过程中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电话、网络实时反馈病情至院内,以应对危急重情况,及时准备相关手术操作。观察组患者转运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转运途中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本研究中优质护理干预是以满足患者身心需求为导向的整体化、优质化护理干预,基于多维度现场确认与院内连接汇报,完善院内外救治流程,借助现代化微信传输、GPS、LIS信息系统等手段,提前诊断与决策,不仅降低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更在转运途中分级分区细致划分患者病情程度,有效保障其预后。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AMI患者的急诊急救中,有助于节约抢救时间,提高急救效率,确保转运成功率,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等发生风险,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反应时间成功率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硫脲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砷影响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用反应时间研究氛围灯颜色亮度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