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利用项目式学习开展教育活动的价值探析

2021-01-02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5期
关键词:探究幼儿教师

解 蕾 孙 钠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6)

1 项目式学习模式的产生背景

项目式学习萌发于十九世纪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之后在美国得到蓬勃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模式。当时困扰美国发展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美国人过度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致使人们的精神生活萎靡不振,国家发展停滞不前。为了改变美国当时的社会现状,拯救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沉疴旧疾,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由此而生并开始了一系列的摸索与改革。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最早提出了项目学习的概念。翻阅杜威在芝加哥实验学校办学时的相关资料可以发现,他主张废除传统的教室,并对传统教学禁锢了学生真正的成长这一问题进行批判。杜威的学生克伯屈于1918年9月发表了《设计教学法: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的应用》,文章在杜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设计教学法并对其进行理论阐述,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活动学习并及时反思。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结合时代发展潮流,进一步衍生出了项目式学习模式。

2 项目式学习的概念与意义

2.1 项目式学习的概念

项目式学习的英文名称是Project-BasedLearning,意为基于项目的学习。其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创造有效的机会,以便使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协作来解决问题。将其运用到幼儿园的教学中,可以延伸为Problem-BasedLearning,也就是基于问题式的学习。通过这种学习模式,幼儿能够积极探求物理世界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掌握更多解决问题方法与知识。项目式学习并不关注幼儿对于某一个或多个问题提出特定的解决方法,它强调的是幼儿在试图解决某一问题时所发展出来的技巧和能力,以及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能力。在引导幼儿运用项目式模式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幼儿已有的经验、即将获得的经验以及利用何种方法与手段可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获得新经验等问题加以明确,以及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2.2 项目式学习对于幼儿园教学活动开展的意义

人们对于项目式学习概念的把握根据其研究主题、研究范围以及研究对象等侧重点不同有所差异,但其操作的基本内涵与方式是大同小异的。整个活动以幼儿作为情境创设的核心、项目的依次推进作为其基本导向、探究和合作为项目实施的路径、将幼儿成果的评价和展示作为标志。主题明确、情境真实,利用幼儿身边触手可得的现象或工具,来为幼儿设置问题,强调幼儿自主探索,激发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强调教师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幼儿内在的成长,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干预行为较多,不利于幼儿进行自助探索,极易打击幼儿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而项目式学习则恰恰相反,关注幼儿在解决教学问题时所掌握的知识和发展出来的能力,把幼儿自身对于周围事物的理解放在最为核心的地位上,以幼儿为本发展其探究能力,为其今后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 项目式学习的价值

3.1 项目式学习对于幼儿成长的价值

3.1.1 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项目式学习基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来建立探究主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迎合其自身发展需求。教师以幼儿现有的经验为基础,并以其未来所需要掌握的经验为目标,营造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以此激起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究欲。让幼儿自发内省的探究、感受事物之间的关系,深切体验物理世界的趣味性,使幼儿敢于求知、勤于动手、乐于探求,在其思维完善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对下一阶段的深度学习和核心素养的培育产生深刻的影响。

3.1.2 树立幼儿学习信心

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评价幼儿的探求成果,评价的标准并不只针对结果,而是贯穿于整个过程,这里的评价是改进的工具而不是对幼儿智力的检测。这样的评价方式既能够帮助幼儿改进自己对于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方法,又不会像传统评价那样唯成果为标准打击幼儿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幼儿尽情的表达自己,树立自信,以至于更加从容地面对之后的学习生活。

3.1.3 发展幼儿创造力

创新为国家的兴旺发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驱动力。创造性思维是指一切突破常规的思维活动,其内涵就是人脑对外界事物进行加工,加以自己的创造而形成新的内容。创新型人才是当前世界各国对于人才培养的迫切追求。如以项目式学习模式为幼儿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让幼儿自行利用身边的材料来发散思维。在整个过程中,幼儿亲自发掘各种问题,在不断地试误中找到解决教学问题的方式方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3.1.4 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进行了一系列的转变。教师不再像传统教学一味地灌输,而是转变为幼儿探究事物程中的引导者,教师适时的提供指导,却不包办、不干预幼儿的探索过程。在项目探索过程中,幼儿专注观察、严谨记录、敏锐发现并于同伴和老师主动交流自己的成果,整个活动重视幼儿参与思考的价值,幼儿是真正的主体。可见,项目式学习对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项目式学习对于教师发展的价值

3.2.1 加深教师对本体性知识的理解

教师所具备的学科专业知识就是本体性知识,它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必备基础,包括学科的基本知识技能、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等内容。对于幼儿教师来讲,除了最为重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条件性知识,我们作为教育启蒙学科,还应掌握多科本体性知识。在幼儿运用项目式学习模式进行数学活动时,教师虽不再承担讲授任务,但要对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困难进行预设,以便为幼儿提供适时的引导,这样就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要求下,教师要对幼儿一日活动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理解与把握,才能对幼儿有所帮助。

3.2.2 重塑教师的儿童观、教师观和课程观

在项目式学习中,不光幼儿对活动保持着极大的热情,教师也同样如此。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往往享有十足的权威地位,教师对于所要教授的内容和方式有着极大的决定权,面对这种绝对性权威幼儿只能选择服从。而在项目式学习课堂中,教师则追随幼儿自身的兴趣,并且及时对幼儿采取启发诱导,以幼儿为本,真正将幼儿视为独立的人、主体性的人以及具有发展潜能的人,对重塑教师的儿童观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此外,教师也不再只是课程方案实行者这一角色,而是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与设计者,幼儿身边的一片一叶都可以成为教师开展项目活动的课程资源,真正做到以生活为教育,为了生活而教育。

3.2.3 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能力

教师之间的合作对于其专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传统教学中,每一位教师只关注自己领域内的问题,而忽视了事物之间本身就是存在着一定内在联系的,割裂了各大领域之间的整体性。项目式学习则强调多种材料、多个问题的交融,教师需要掌握的内容更加全面,这就要求教师之间要通力合作、交流思想,对其开展的活动采取合理探讨,分析解决在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困境,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3.2.4 帮助教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幼儿往往接受着与其兴趣、经验和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其学习积极性并不能很好的发挥,教师也很难高效快速的实施自己的教学任务,这样既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又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但在项目式学习中,幼儿自己建构符合其个人兴趣的项目,并自发的对知识进行探索。通过教师提供适时的指导与配合,幼儿积极性大大提高,不但能使幼儿获取相关的知识,更有利于教师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推动自身专业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将项目式学习模式运用在幼儿教育中,依据项目式自身的特点,可以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幼儿自身的探索能力、文化知识、合作意识、责任感、自身习惯,对于培养幼儿理解能力有很大的辅助作用。项目式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引领幼儿不断探索与思考。教师以项目式学习为基础来开展教育活动,对于完成教学目标以及促进幼儿成长有着积极进步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逐渐转变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模式就是具备理论基础、实操性强的一种教育模式,非常适合运用在幼儿教育中。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探究型模式,不光是科学的教学模式,更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一方面通过项目式学习,幼儿能够在自己兴趣领域内进行学习与探究,运用最优化合理的方式掌握知识,发展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与家长在协助幼儿完成学习的同时,也能够与幼儿发展的心智倾向建立连接,最大限度的探寻幼儿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发扬幼儿长处,规避幼儿短处,为幼儿提供及时且适宜的教育,以期为幼儿之后阶段的深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探究幼儿教师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最美教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