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本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的功能探析及运用建议

2021-01-02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5期
关键词:绘本幼儿园幼儿

邓 娟 孙 钠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6)

儿童绘本以生动的图画和丰富的故事情节吸引幼儿的注意力,3-6岁的幼儿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绘本成为学前儿童适宜的学习材料。已有研究表明,绘本促进幼儿在语言、情感、审美、想象力等方面的发展。健康教育作为五大教育之首,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但健康教育活动在当下的幼儿园中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将探讨绘本在健康教育中的功能,并提出绘本在健康教育中运用的建议。

1 绘本的定义

绘本作为学前儿童学习的材料流行于幼儿园和家庭中,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载体,欧美国家称之为“picture books”翻译为“图画书”,而“绘本”一词来自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绘本发展迅速,我国台湾地区受此影响,最早开始将绘本运用在幼儿教学中,近十年绘本在内地掀起阅读潮。有很多学者对“图画书”和“绘本”做了区分,但整体上是将两者混用。日本学者松居直在《我的图画书论》中用公式的形式表述了绘本的概念,他认为“图画×文字=绘本”而不是“图画+文字=插画读物”,所以绘本绝不是有很多图的书,而是文字和图片的相辅相成。我国学者彭懿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提出,绘本是图画和文字相互交织,共同合奏来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作品。

2 绘本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的功能

2.1 使幼儿获得正确的健康知识

健康知识是指能促进人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的知识,包括卫生知识、疾病防控知识、性知识、安全知识等。在丰富的绘本中,有很多绘本涉及健康知识的内容,比如《穿衣服》《我去刷牙》等卫生知识和个人习惯类的绘本,《红绿灯眨眼睛》《对待陌生人》等安全知识类的绘本,《小鸡鸡的故事》《不要随便亲我》《不要随便摸我》等关于性教育和自我保护类的绘本。通过对这些绘本的阅读和有组织的教学,幼儿可以获得正确的健康知识,提高他们健康认知的水平。

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学习的形式多为游戏等有趣的方式,绘本的趣味性、直观性正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有些绘本用拟人的手法将身体的器官拟人化,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描绘主人公的奇妙经历。比如《小威向前冲》这样的认识生命起源的绘本,将精子拟人为“小威”,科学讲述了生命的历程,同时又不失乐趣。幼儿对健康的认知水平,影响着行为习惯的培养,虽然两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幼儿获得越多的健康知识,对于健康行为的培养是有利的。

2.2 使幼儿树立对健康的积极态度

树立积极的态度与教育环境及教育方式有关,在教育环境方面,需要一个干净整洁、重视卫生习惯、温馨有爱的环境。在教育方式方面,需要用幼儿能理解的、贴近他们认知的方式,避免运用说教来教育。而绘本作为文学作品的载体,在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两个方面都有其价值,首先,绘本所营造的阅读环境,使幼儿投入在阅读中,体会绘本所带来的情感。其次,健康类绘本中蕴含着对健康的生命状态的追求,这些能潜意识的影响幼儿的态度。最后,绘本以贴近儿童的视角、有趣的故事来讲述一些抽象的道理和价值,有利于儿童的理解和认同,这相比成人的说教更适合幼儿。

2.3 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和自我保护能力

健康教育的最终的目标是使幼儿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能适应社会生活。而评价这一目标是否实现,需要幼儿的外在行为来证明。外在行为包括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自我保护的方式方法等。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长时间的强化,然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绘本便具有这样的功能来促进行为的养成。首先,绘本作为一种读物,一直在阅读区域,幼儿可以反复地阅读或听老师讲,这样就可以不断强化幼儿对于健康行为的理解。除此之外班级里常规的建立也在不断指导幼儿,绘本变成了一个辅助的功能。其次,幼儿的学习经常以模仿为主,绘本中人物的行为也成为了幼儿模仿的对象,幼儿可以学习绘本中的做法,比如自己刷牙,自己穿衣服等。最后,绘本是故事性质的,具有很多延展性的想象空间,比如绘本可以幼儿讲解给别人听、可以演出来、续编故事,这些都可以加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健康行为的认同。

而对于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则可以通过安全类的绘本开展,利用安全类的绘本让幼儿明白怎样可以保护自己,危机情况如何自救。近些年性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得到重视,关于性教育的绘本也在大力开发中,这些绘本给了教师和家长进行性教育的载体,目前性教育的绘本内容,关于保护隐私和性安全教育的内容居多。比如《不要随便摸我》《我宝贵的身体》等,这些绘本有助于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3 绘本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建议

3.1 根据绘本主题,进行健康类绘本的筛选和整理

首先,幼儿园对健康类的绘本要进行筛选,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绘本,但质量参差不齐,在选择绘本的时候可以先考虑得奖的作品。现在关于绘本的奖项主要有:美国凯迪克奖、国际安徒生奖、英国格林纳威奖、丰子恺图画奖、日本绘本奖等。除了考虑得奖作品,也可以考虑出版社自创的一些绘本。

其次,将绘本内容中涉及到健康教育的挑选出来,建立一个库,再根据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比如以性教育、行为习惯、情绪情感、安全教育这样来分类,如果教师进行主题类的教育可以直接取用。

最后,虽然对绘本进行了分类,但五大领域是融合的,绘本中既能涉及健康教育的内容,又能涉及艺术、社会、语言、科学教育的内容。在进行绘本教学时可以根据领域有所侧重,但不能完全将五大领域分离开。

3.2 融入幼儿生活,开发健康类绘本的课程

将健康教育类绘本挑选出来后,可以开发以绘本为载体的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最大化的利用绘本的功能。比如利用绘本来干预小班入园焦虑的问题,已有研究证明一些绘本阅读可以干预幼儿的入园焦虑,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还有研究证明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生活类的绘本。这些是以问题为切入口进行的研究,那么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也可以以幼儿在健康方面出现的问题为依据。

除此之外,以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分类,将筛选的绘本按照幼儿年龄特点分成不同的年级,根据绘本确定教育活动目标、方式方法,设计活动方案,再运用到实际教育中,根据实际情况的反馈做出调整。在进行课程开发时需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方法多样,贴近幼儿生活。

3.3 教师参与研讨,促进对绘本的深入理解

绘本已经筛选整理出来,但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之一,教师必须能深入理解绘本的内容,幼儿园应该多让教师参与绘本教学的研讨活动,使教师在相互交流中学习。在教学研讨中,让教师不仅对绘本有更深的理解,还需要教他们明白如何解读一本绘本。这需要幼儿园拥有绘本研究的团队,团队里的教师可直接来自各个年级组的老师,这个团队组织教学活动,让全园老师进行观摩,观摩后进行研讨分享。对绘本的选择、教学的方法、幼儿的表现等方面做出评价。这不仅使课程体系更完善,也使全园教师能开展高质量的绘本活动。

教师目前在绘本教学中存在以下现状:对绘本认识不足甚至错误、提问没有层次和质量、应答策略不丰富、教学模式不灵活缺乏创新。对这些问题,幼儿园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研讨,在研讨前收集教师对绘本教学的困惑和问题,再依次解决。除此之外,幼儿园应多为教师提供参加学习和研讨的机会与平台,让教师在学术活动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4 家园合作,共享健康类绘本资源

健康的卫生习惯、健康的生活态度不仅需要幼儿园的教育,更离不开家庭中父母的教养。健康教育需要健康的环境,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影响力大于教师,父母需要在家庭里营造健康卫生的环境,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卫生习惯,在3-6岁阶段和幼儿园建立起联系,共同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

在家庭中,幼儿能阅读的绘本有限,那么可以进行家园合作,共享绘本资源。共享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以班级为单位,班级里建立好书推荐,幼儿每周回家能借一本自己喜欢的绘本,然后下一周归还。幼儿家里的绘本可以带到班级中,让其他幼儿阅读,这样将两方的绘本流通,扩大了绘本的资源。父母在陪伴幼儿阅读的时候可能不如教师专业,比如在引导和应答方面,那么幼儿园可以为家长提供学习的机会,将一些亲子阅读的方法传授给家长。或是各个班级的教师组织自己班家长进行交流,这样使幼儿在家庭里也能有高质量的阅读时光。除此之外,家长和教师建立紧密的沟通,让家长了解班级里利用绘本开展健康教育的活动,尽量使活动延伸到家庭中。

4 结语

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幼儿园、家庭多方的助力,当前绘本阅读流行于幼儿园和家庭中,其在语言、科学认知、审美等方面的教育价值得到认同和重视,但绘本的健康教育价值和功能研究偏少,未得到重视。教师和家长应意识到绘本的健康教育价值,然后深入理解和分析绘本的内容,从而有效的使用绘本,用它来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而社会方面,应开发优质的健康类绘本,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科学的认知。绘本作为儿童读物具有特殊的健康教育价值和功能,在健康教育中应充分利用绘本资源。

猜你喜欢

绘本幼儿园幼儿
绘本
绘本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绘本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