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探索

2021-01-02张景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5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武汉思政

张景霞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克拉玛依 833400)

0 前言

2016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培育时代新人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和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战略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同频共振。英语课的课程设置应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英语学习关注世界科技进展,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培养具有前瞻思维、国际眼光的人才,实现语言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功能。

文章基于需求理论,从“教”与“学”的现实问题出发,探讨高职英语的“课程思政”改革,努力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为新时代培养高素质的新人才。

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研究需求的技术和方法。我国学者束定芳将需求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学习者的目标就是适应社会的需求;学习需求就是个人需求,是指学习者的实际英语水平和期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也是学习者学习的动因。根据对企业的走访、日常教学的观察以及对学生的访谈,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不同的行业对英语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岗位对英语需求的程度也不尽相同。酒店的外宾部需要员工有流利的口语,更注重英语听说能力;汽车维修专业则侧重于阅读理解,能看懂仪表盘的显示,能读懂检测仪的数据分析等等。但不论什么企业都需要多种技能兼备的人才,语言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

(2)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不同。我院78%的学生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能顺利毕业;15%的学生是为了掌握一门语言技能,提升英语应用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好基础;7%的学生认为英语是一种工具,通过学习语言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升文化素养,增加了解世界的机会,以不同的方式感知和体味世界文化,让世界认识中国。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追求英语的工具性,通过语言能力的提升,语言知识的沉淀来达到交流的目的,提升“用英语做事”的能力;而忽视了语言学习具有人文性的重要功能。人文性是工具性的载体和灵魂,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参与体验英语和英语文化,实践创新达到感悟沉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感恩、爱国、爱家的情怀。

(3)学习策略不尽相同。就我院2020级新生来说,50%的人有将近十年的英语学习经历,他们对英语和英语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10%的人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能够灵活应用英语学习策略,更适应自主学习;而50%的学生是英语初学者,他们对英语的认知为零,需要老师提供更多的帮助,从情感上接纳英语,并迅速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缩小与其他同学的差距。

(4)中华文化欠缺。60%的学生知道西方国家诸如“首都、语言、经济、世界之最”等基本常识;42%的学生能够说出5个以上西方主要节日的名称,而能够用英语表达5个中国主要节日的比例只占15%,中国传统节日只占2.6%。由此可见,高职学生对西方节日的了解要多于对中国节日的了解;学生更注重吸收外国文化而疏于表达中国文化。也就是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意识是不对等的。现实生活中,因文化缺失而造成的盲目滥用情况也比比皆是。如此可见,“课程思政”的提出是及时的、必要的。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课程指南》(2020版)指出的英语教学目标要分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等级是科学的、合理的,是依据学习需求而制定的。课程思政的实施也要基于需求,找到合理的途径。

2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2.1 教学目标的层级性

高职英语课程设置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设置为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层级。

基础班主要是针对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内容以丰富中外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中外文化差异为目的,以隐形教学为主要方式。例如,中国人对“龙”的情感和敬畏至高无上的,有“龙的传人”“东方巨龙”“龙袍”等,但与龙对应的“dragon”在西方的文化中是邪恶的怪兽;而“虎”和“tiger”则都是百兽之王,所以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就不足为奇了。同理,在讲饮食文化的时候,我们要在不同的文化中寻求共性,对比“披萨”和“馕”,“汉堡”和“肉夹馍”,英文单词“Chinesepizza”“Chinesehamburger”就一目了然了。

提高班针对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设置,他们除了要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还要有相应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将输入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技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理解知识背后的文化。例如讲到“play the piano”“play football”“play erhu”这些词的时候,“the”的用法不仅仅是语言知识,也是文化的体现,体现现实生活中的合作和分工。“playtheguitar”“play the piano”经常是乐队的一部分,在乐队中每个乐手对应某一特定的乐器,表示特指的“the”要出现了;而在“play football”的时候所有人的目标是明确的,一致的;对英语来说,“erhu”是外来词,就遵循拉二胡的翻译,所以“the”就没有必要了。在这里,文化背景帮助理解语言知识。

发展班是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特殊需求,为学有余力的同学设定的,知识点偏重于特殊用途英语,能力更重理解性和批判性。课堂教学中要增加具有现实性和社会热点的事件。如世界各地抗击新冠肺炎、中美贸易纠纷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公民意识的正向引导,培养家国情怀。通过新冠疫情防控的世界性对比,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理解“mask”,以及 putthepeopleinthefirstplace/putthelifeinthefirst place(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体现。

2.2 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2.2.1 互动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全程参与思政教学

教学是相互的过程,老师的教需要有学生的学;学生的学需要有教师的教。师生互动、师生交融,才有教学相长。课程思政的实施也要师生互动,让学生有情、有感、有悟。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家喻户晓,也让我们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样的一个1分30秒的短视频《武汉,加油》让不同的层次的学生有了不同的认识和进步。教学的时候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为:

基础班:教师指导—学生练习。

基础班的学生听不懂英文音频,看不懂英文的字幕,从来没有去过武汉,对武汉了解甚少,但可以理解视频。所以该素材被应用为“视频观赏”。观看视频之前,老师布置任务:(1)找出视频中出现的武汉市的景观;目的是让学生简单了解武汉。(2)从视频中找至少5个词来形容武汉。(3)用自己的词语描述武汉。任务的布置是有层阶的,首先是感性的认识,增加学生的爱国激情;然后是自我学习能力的考验;最后是高层次的情感表达和自我展示。

提高班: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讨论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打开思路,同时老师参加议论,及时了解情况,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对重点处、疑难处作重点讲解。恰到好处的点拨能帮助学生指引方向、提炼重点、解决难点。观看短视频《武汉,加油》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点有:(1)视频从哪些层面解读了武汉。(2)武汉在本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做出了哪些贡献。(3)如果你是武汉人民,你将做些什么。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尽相同,所以讨论的角度也不尽相同,经过学生的相互讨论,老师指导学生从几组词(quiet,noisy;small,big等)的对比中读懂武汉、读懂武汉人民。

发展班:学生制作—学生展示。

发展班以学生自我思辨能力提高和自我作品展示为主。课堂上反复播放《武汉,加油》的音频,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读视频内容,向全班同学展示。最后学生呈现的作品有短视频的台词、配音、观后感、诗,形式各异,但能明显感觉到学生认真倾听了视频,用心思考、用情表达。

2.2.2 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政学习欲望

不同阶段的英语教学都要优化英语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所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获取英语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思政教育在高职课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点,还要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大国工匠”精神在高职各科中彰显其榜样的力量。同一工匠的同一事件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基础班的学生能从中读懂“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的道理;提高班的学生树立一种职业荣誉感“职业技术同样可以为国家、社会做贡献”;发展班的学生在研究“工匠精神从何而来”“如何在我的工作中发扬并传承工匠精神”。

2.3 教学评价的客观性

教学评价一是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学习效率,二是为教师未来的教学指明方向。语言教学既有其显性的效果,又有长期的隐形的效果。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所以英语教学的考核要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基准,在此基础上实现自己新的进步。不能仅仅依靠考试成绩评定学生,也不能依靠一两次的成绩评定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过程。

教书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书育人要因材施教,根据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好工作,让“课程思政”与英语课程无缝衔接,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武汉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决战武汉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