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趣味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21-01-02李琼珍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5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游戏

李琼珍

(江门市新会圭峰小学 广东·江门 529100)

1 如何利用游戏进行课堂设计

我从教低年级数学以来,在掌握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引进、移植外校同行们和本校老师的优秀的教学理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我主要以充分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目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进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积极作用,收到较好的效果。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1.1 故事开头,创设情景,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我设计很多新课都争取用一个学生们熟悉的故事来做开头,因为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我发现在上课的前3分钟内,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会被故事的吸引力所迷住,非常专心致志地听课,因为故事就像一块磁铁,有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而且一般故事的结尾都可以带一个问题去学习新课,这样使一些平时比较顽皮和容易飞散精神的学生也能注意力集中在这个问题上,然后就带着问题去听课和思考。一年级《8的认识》这一课,我利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作为新课的开头,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都那么高涨,渴望学习知识的眼神,思考的小脑袋,使我的印象很深刻。

1.2 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新知识情感需求

在现代社会里中,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随着媒体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能够在一种媒体上表示、传递和处理多维化信息的多媒体系统,它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声音、静态或动态图像、动画等不同形状的信息在计算机上把图、文、声集成在一起使得各种媒体互补,传递信息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一年级《认识图形》一课,我利用了多媒体手段设计了一个小明去超市购物的卡通动画视频,整齐的陈列架上,按类型放着各种各样的商品,让同学们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来分类。我的课堂设计是离不开多媒体的,色彩丰富的画面,灵活的动画,可爱的声音,可以碰撞出学生想象力,学生们的世界都充满色彩和动物,鸟语花香,就是低年级学生脑袋经常出现的画面。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利用生动形象和色彩斑斓的画面能够把学生的眼球抓住,思维抓住,注意力抓住。多媒体计算机为小学生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优化的通道。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声并茂,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还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情感需求。

1.3 动手操作,使抽象变得具体

我国思维科学的开拓者钱学森指出:“小孩子的思维也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然后到抽象的”根据低年级好奇好动的特点,在课堂设计方面,我把这句话融入进了我的设计当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操作中动用多种感官,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根据考试的特点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能力打基础,动手操作能力是必须的,占了教学设计很重要的比例,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新知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是我从教以来一直坚持的一个方向。

在讲授二年级《认识时间》一课中,我根据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级认识钟表的基础和一定的动手能力,设计了一个小环节,让学生课后亲手做一个时钟卡,标上1-12的数字,还标上小格和大格,并且时针和分针是会转动的,我还建议学生发挥想象力,在时钟卡的钟面上画上学生喜欢的图案和涂上喜欢的颜色,回校来一个评奖“谁的时钟最漂亮”,之后我还加以利用,让学生就用自己做的时钟卡玩一个游戏“我最会拨”,老师说时间,同学们拨一拨,我还变换了一下游戏的形式,同位互说互拨,男女生互说互拨……经过一个这样的亲手制作时钟卡的过程,还加上一个游戏教学,这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好,而且同学们以后还可以利用这个是时钟卡学习更深入的知识,为三年级学习《时,分,秒》埋下伏笔,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也能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知识,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游戏趣味性。

1.4 游戏引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年级《1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我课前开展一个“对号入座”的游戏。首先,从20到90给每个学生编上号,并让学生牢记。然后课前五分钟由老师提问,学生“对号入座”。比如说老师问:“二个‘10’和三个‘1’组成的数是多少?”则23号学生站起往返答:“我在这,二个‘10’和三个‘1’组成的数是23。”这样,学生就要认真听,仔细想。老师还可以提出更多的问题,让学生多开动脑筋,如:“23和25中间的数是几?”“36后面的1个数是几?前面1个数是几?”“56减14是几?”“和76相邻的数是谁和谁?”等等。其实每个小学生都有一种表现欲,都希望老师说的数是他,能在同学中表现一下,所以,我设计了这一游戏环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当老师提问时,学生都能积极的动脑想,即使有错误,学生也能马上看出来。把游戏融入数学课堂当中,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这样不仅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2 如何把游戏整合到教学中去

2.1 情境

所谓情境,就是学生生活在其中的环境。通过情境设置,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创设情境的方式也有很多种:

2.1.1 通过形象创设情境

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形象特别敏感,感兴趣。因此可利用形象创设一定的物质情境。如:乌龟赛跑的故事就能让学生感兴趣,猜谜语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家三兄弟,高矮各不齐,滴滴答答提醒你,时间要珍惜”是学习时针和分针新导课的开始。一下子全部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被故事,谜语,音乐所吸引住了。

2.1.2 创设宽松自然的精神氛围

创设宽松自然的精神氛围,可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时避免紧张心理,从而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如:一年级的《几和第几》一课,我设计了一个数学游戏活动“我说你起来”,老师叫一个学生起来,被叫的学生说“请第几排,第几位的同学起来。”,然后第几排,第几位的这个同学起来,对了就全班掌声鼓励,然后这个同学就模仿第一个同学这样子叫其他同学起来,就这样来几个循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可能会产生游戏倦怠性,我更换游戏的方式,按组来比赛,第一组叫第二组的同学起来,第二组叫第三组的同学起来,如果错了,就“惩罚”这个孩子唱一首歌,此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活跃,学生感到非常快乐,从而产生了很强烈的求知欲。

2.1.3 通过学生的生活经历进入情境

将数学教育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乐于接受。一年级《比长短》一课,我设计一个数学活动,直接利用自己的铅笔数,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有多少支铅笔,答对了才可以进入第二关,第二关我还设计了一个游戏“猜一猜”,把书本或者手掌设置为障碍物,遮住你的铅笔,让让对方猜一猜,谁的铅笔长,谁的铅笔短,这样既能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可以引出新的知识,这个设计一石二鸟,我认为这样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孩子的生活经历来创设情境的,让学生知道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学习数学是有必要的,体会数学的实用性。

2.1.4 学生带着体验进入情境

通过对感官的刺激,学生有着深切的体验,很容易被创设的情境所吸引,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低年级的数学活动《比高矮》一课,我设计了一个活动环节,一上课,我带10个学生走进课室的前门(事先用纸鹤串起来)。然后我问:“刚才我们走过前门,谁碰到了纸鹤?谁没碰到?为什么?”学生很快说出个子的高矮不同,答案一目了然,老师设计一个好环节,就能让学生很快进入了情境,融入学习当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2.1.5 观察场景进入情境

教师创设出丰富的场景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对场景的观察上,易于进入情境。一年级《分类》一课,我设计了一个环节,上课之前买了一些不同种类的气球:有红色心形,蓝色条形,黄色圆形,黄色心形,红色条形……,让学生按不同颜色,形状来分类,增加学习数学的乐趣,这个环节设计巧妙,一上课就让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6 角色扮演进入情境

学生最喜欢的便是角色游戏。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学习数学知识,兴趣十分浓厚,参与活动的热情极高。如:数学活动《10以内的加减法》,让三个学生头带蝴蝶姐姐,小猴弟弟,青蛙王子的得数头饰,你要和谁做好朋友,学生手中的算式卡片答案是谁就和谁握握手,做好朋友。学生在这样角色扮演的课堂模式中,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积极性。这样的游戏教学模式,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样的学习方法才会有助于学生的进步。

2.2 角色

上二年级《可能性》一课,我设计了一个扮演魔术师的环节,问道:“老师这里装了一些东西,你想知道吗?谁来摸一下?”一个学生摸出了一个红球。“其他的同学摸到的都是红球?那么这个袋子里全都是装着红球吗?”一堂精彩的课程就此开始。对于一堂课来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融入一个角色,通过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就会学习到新知识,而且学生就会慢慢地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后,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主动去学习数学。

陈鹤琴老先生曾指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的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快乐,有进步了吗?”爱好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运用,能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境。游戏活动对小学课堂教学的确有很实在的作用,我经常思考并加以实施。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能深刻地学习并掌握知识,老师要尽量学会调节课堂氛围,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用。总之,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把课堂设计和实施课堂设计整合,要充分考虑到数学的游戏趣味性与实用性,培养学生爱数学,从内心发现数学的实与美。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游戏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爆笑游戏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