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视角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

2021-01-02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5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电子商务

张 华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5)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已经从提高经济发展速度转变为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生产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之一,承担了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使命。产业升级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经济想要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产教融合能够促进学校,企业以及社会三方的发展。具体来看,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产教融合,能够让高职对当前的就业环境有着更前沿的了解和掌握。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从而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与企业加强合作,能够更好的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加强产教融合,加强与高职的合作,能够保证人才招聘的质量和水平,解决“用功难”的问题。企业在人才招聘中,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员工素质的考评,除了对专业技能和必备的工作素养进行考察外,还需要对一些隐性的指标进行评测,比如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这些隐性指标作为思想层面的内容,通常无法直接通过卷面成绩体现出来,只能通过实际的行动来进行考察。同时,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对最终的工作成果有着举足轻重对待影响。加强产教合作,无疑能够成为解决企业招聘困境的可行之策。企业可以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加强对学生日常职业行为的管控,并进行考评。企业可以将其作为素质考评的重要参考标准。产教融合,让职业教育直接面向就业,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整合,避免了学生就业和企业招聘过程中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是一种更加便捷高效的发展路径。

1 当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产教教学现状

1.1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精准育人的困境

首先,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前三个学期,由于课程的内容较为死板,只是依靠课本教学,导致学生所学习到的实际知识与日后的工作不匹配,在前三个学期的学习当中,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导致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很难精准育人。产教融合则成为纸上谈兵,很难在实践的教学当中体现,导致学生没有实践意识,过多的注重课业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次,在学生进行实习的最后一个学期,由于和企业合作的不深入,导致校企之间的沟通非常少,由于校企交流甚少,企业所提供的实习岗位往往不尽如人意,学生并不能从实习的过程当中收获很多知识和经验。并且实习的岗位针对性不强,导致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往往进入到实习单位工作后选择离职。实习岗位的设置和实习制度的设置不合理,导致人才的选育留用存在着较大问题。

1.2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是由学校一方所决定设置的,这就导致了学校往往指从学理上的角度来进行课程的设置,所以我们需要引入企业来进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当中,这样就使得企业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能够及时的反映到教学活动当中,在课程设置上,则会取得较为成功的创新,企业扎根于其实际的人才需求,故而需求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导向性,能够使得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服务于实践需求。其次,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转变身份,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实践的精神。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得学生回归主人身份,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方案的改革并不是学校和教师一方的责任,也不是校企合作后企业承担的全部责任,而是学生作为其中的主人,调动学生,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让学生尽快的从学生身份转化成社会身份,自主去适应新环境和新任务,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需要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1.3 大道校企的双赢

高职院校一方面在开展与企业的合作中,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可以运用到实践中来,更好的为企业所服务,学生通过实践的机会,又可以更好的查漏补缺,补齐短板。企业在接纳学生实习的时候,可以获得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不断为企业攻难关,解难题,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校企合作达到双赢的互利局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也在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也在渐渐接受并发展这一种模式,在教学中被不断地运用。实践表明,这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但是从师资力量配比上来看,大多数院校的教师表示对该模式缺乏相关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模式虽好,奈何能力不足,这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一大难题。

2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价值

通过上述的现状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开展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对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专业性提高有很大的助力,但这一模式的开展并非仅仅只是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素质上有提升,其积极意义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模式树立标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的研究可以为电子商务专业提供一种专业的教学模式,开展专业的实习培训,建立新的学习模式,还可以为其他的专业提供一种效法的典范,开拓新领域,发展新项目,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建设与发展。

(2)创新教育形式,培养专业型人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学校和企业之间搭建起沟通的平台,学校将人才输送到企业当中,加强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企业助推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3)提高师资能力,弥补不足。现如今,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许多的问题,缺乏专业的知识,导致学生所获得的能力难以满足社会所需要,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一体化,借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新形势下,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从而进行培养有针对性的,专业性的教师力量弥补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不足。

(4)校企互惠,达到双赢。开展产教融合、校企深度的合作模式,对于当下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来说是一种机遇,院校借助这次机会,在将学生输送到企业实践实习的时候可以让他们掌握更多的专业性知识,这是学校的书本教育所给不了的,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专业性技能,另一方面也为院校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提供了机会。对于企业来说,专业型的人才进入到企业实习实践,一方面利用此次的实习机会,提供岗位给学生,可以节约企业的成本,缩减开支,另一方面有了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可以为企业解决不少的难题,克服不少的困难,从而为企业赚取不菲的收入。

3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有效模式

3.1 发挥先进企业的带头作用

首先,当地政府应当鼓励产教融合这一发展路径,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比如说企业每培养多少高职学生,给予多少补贴或者政策优惠等,鼓励企业参与到产教融合之中。政府也应当让先进企业打头阵,看到这些企业参与到产教融合之中,其他企业也会纷纷效仿。其次,向企业讲解产教融合,让企业领导者明白产教融合的含义,以及产教融合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要知道,高职人才的引进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源泉,使得企业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可以为学生安排企业内的研究活动,比如说让学生研究如何让电子商务技术应用于企业产业之中,如何让电子商务提升企业经营水平等。为此,企业应当与学校一同协商,制定产教融合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以及学生培养的具体方案。

3.2 建设专业化的教学团队

除了企业方面的努力外,高职院校应当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水平、能力。首先,学校应当建立专业化的教师团队,讲授电子商务知识的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的电子商务知识外,应当熟悉电子商务大环境,并且应当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学生电子商务相关知识以及技术之外,还可以分享自己在企业内的工作经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以及参与产教融合的兴趣。

除了专业化的教师之外,学校也可以邀请专业的科研团队,电子商务专家、学者来学校内为学生进行演讲,普及知识。也可以邀请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来学校内进行学生技术操作方面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水平。

3.3 技术、知识共享

企业与高职院校一同来进行产教融合,这就要求二者应当通力合作、达成一致、共享资源、共谋发展。学校可以向企业提供学校最新科研成果,为企业提供高技术水平的人才。企业应当向学校,分享电子商务领域的前沿信息,提供电子商务发展进展与趋势方面的内容。建立企业与学校的信息交流平台,方便二者随时交流。

4 结语

通过以上从基于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精准育人实践的现状以及其带来的意义分析来看,其对于教学模式的更新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进行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的研究对于提高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具有多个方面意义,可以说研究该模式对于目前的高职院校来说意义重大,但要想全面落实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这一新的模式,要想达到精准育人的理想目标,这就需要从学生、教师、学校以及企业等多个角度出发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电子商务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