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力范式下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策略探析

2021-01-02孟祥英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范式能力

孟祥英

(齐鲁师范学院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由知识范式转向能力范式是当前高等教育转型的基本方向。能力范式“是相对于传统的知识范式而言的一种高等教育范式,是按照能力本位建立的、关于高等教育的理论模式与方法的信念系统”[1]2。本文以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现代汉语为立足点,探讨能力范式下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主要从教学目标、师生定位、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以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

“在过去二十年中,高等教育的教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教学既不以填塞知识为目的,也不鼓励死记硬背,其着重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本领;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成为终生学习者。”[2]序知识范式下的教学,以掌握学科基本知识为最高追求,强调知识学习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知识本位”的理念必然导致教师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只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切身体验,只重视教学的结果而忽视教学的过程。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3]4知识浩如烟海,以有生之年去探索无涯之海,显然是痴人说梦;特别是当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元,继续追求以知识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学生只能“学会”但达不到“会学”的高度。“知识本位”的思想已远远落后于时代,建立能力范式的理念为大势所趋。那么,在现代汉语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尽力摈弃传统守旧的思想,确立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同时要注意厘清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

(一)现代汉语课程的能力目标

能力范式是指在教学中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以提高能力为目标。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个性能力。具体到现代汉语来说,需要培养:(1)专业能力。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具有较高的分析、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2)社会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与同伴沟通、合作的能力,培养组织表达和社会参与的能力。(3)方法能力。具有广泛地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检索语料库(如CCL语料库、BBC语料库、《人民日报》标注语料库等)的能力,查阅比较各种词典(如《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源》《辞海》等)的能力,进行田野调查的能力等等。(4)个性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态度,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二)厘清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知识和能力并不是对立、矛盾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能力点是以知识点为依托的,没有知识点,能力点也就无所依附,如同花开要有土壤,盖楼要打地基。掌握汉语的语音、汉字、词汇、语法、修辞等的基础知识是能力养成的根基,如果对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理解得不到位,学生的语言表达就难以准确。因此,在知识教学中应渗透能力培养的目标。具体来说,第一,由于汉语知识以条理清晰的方式呈现在教材上,其中很多知识,即使老师不讲,学生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第二,有的汉语教材在内容上有点儿枯燥难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有趣的、接地气的语料,把知识融入到学生个体的经验中,使冷冰冰的知识变成有温度的知识,这样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兴趣。第三,对于知识目标可以通过改病句、具体语料分析等方式加以落实,如果教师不检查不督促,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可能就会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浅表层面。如让学生自学“语法单位”时,对于“语素、词、短语、句子”的定义学生能看懂,但在具体运用时却不尽如人意。如学生写的文章《有趣的现代汉语现象——断句》的开头:

大家都知道,一般情况下,字组成词,词组成短语,短语及语法构成句子。

在重新翻阅教材、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发现:语素、词、短语、句子是四级语法单位,它们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因此,“字组成词”这句不妥,词是由语素和语素构成的,不是由字构成的,汉字与汉语是两个不同的话语体系,不可混同使用;“短语及语法构成句子”这句也不妥,因为句子是由“词或者短语”构成的,而不是由语法构成的。

二、师生角色和关系的重新定位

知识范式下学生的学习呈现出这样一种状态:“在学校时我常怒火中烧,因为教我的老师对我并不循循诱导,他们让我灰心丧气,晕头转向,用你的规则将我的脑袋填装。”(英国披头士乐队的歌曲《变好了》)教师的角色是知识的填装者或曰知识的搬运工,通过自己的讲授把大量的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的角色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被填装的感觉是“怒火中烧、灰心丧气、晕头转向”。这种教学方式被称为“授受主义”。在能力范式下,师生角色和师生关系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具体来说:

(一)师生的角色定位

我们认为,能力范式下教师的角色为:第一,课程设计者。对课堂的活动安排、问题选择、小组分工等方面有统筹安排,争取落实做细,追求课堂设计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效性;第二,引导者。改变课堂权威和知识灌输者的角色,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生思路打不开、思维深入不下去的时候,及时启发、鼓励学生;第三,合作者。教师不再是单向的传授者,而是以平等的、互动的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学生的角色是:第一,主动的学习者。能力范式下的教学应积极给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的态度和主动学习的能力;第二,能动的参与者。教师通过有创意的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其中,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养成团队精神;第三,意义的建构者。按照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实现对问题的个性化建构。因此,尊重而不干涉、不用“标准答案”拘囿学生为正途。

(二)师生作为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多元、民主、平等而安全的开放式学习环境,不仅能促进学习者认知的发展,同时也催生了学习者的主体性,从而提高学校、课堂教学实践的质量。学习共同体既是一种组织与实体,更是一种意识与精神。”[4]12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提出了文化传播的三种方式——后喻文化、互喻文化和前喻文化。在当代社会中,既有教师向学生传播文化的传统方式(后喻文化),也有师生之间互相传播文化(互喻文化)以及学生向教师进行文化传播(前喻文化)的现代方式。实际上,教师以自己广博的学识、丰富的人生经验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能够使学生获得教益;另一方面,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会弥补教师认知上的不足,师生作为学习共同体达到的最佳境界就是互惠双赢,共同成长。

在现代汉语教学中,有很多语言问题值得师生一起分析研讨,有很多语言活动值得师生共同参与实践。如在学完修辞部分内容后,教师围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疫情,确定语言实践活动主题:要求学生“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格,围绕2020年的新冠疫情,拟写五个条幅”。同时,教师也参与其中,将自己提前拟好的条幅附后,以作示范引导。学生在课下搜集材料、打磨成型,最后在课堂上展示,同学之间互评、教师最后点评。应该说这一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很多学生的作品可圈可点,让人感动,给人启迪,给人力量。如“风雨过心空澄澈,再启航意气昂扬”“努力长成一棵树,经风葱茏历雨卓然”“经此一疫,愈觉山河可爱;安然无恙,倍惜青春韶光”等。

三、教学内容的整合性

知识范式下教学内容的选择呈封闭性,这与我们的农耕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老祖宗教育我们,“先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于是我们就踏实本份地在自己的田地里精耕细作。若有教师想把思维的触角延伸到其他领域,有时候会被讥讽为“兴了别人的园,荒了自己的田”。在当下信息多元的时代背景下,这种狭隘保守的思想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本身就具有强烈的综合性,为使现代汉语教学取得最佳效果,我们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上作了以下尝试。

(一)强调教学内容的跨学科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和文学是并驾齐驱的两大方向,它们之间不是彼此孤立、各自为政的,而是彼此交融、相互补给的。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起着特有的作用。在教学中如果仅就汉语来教汉语,切断了它与文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写作、口语交际等课程血脉相通的关系,这种教学必然是枯燥乏味的。美国教育家杜威早就说过:“想一想,把语言当作孤立的事来进行教学,是多么荒谬。”[5]41

我们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致地了解一下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习重点,建立起课程之间的有效链接点,这不但能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性,而且也能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理论学习的巨大价值。实际上,当我们打开汉语词语的窗口,确实能看到一个流光溢彩、生动活泼的意义世界。如讲方位词时联系古代文学中的《鸿门宴》,让学生探讨座次的文化内涵,或者联系当代影视文学中《琅琊榜》中梅长苏被称“江左梅郎”,“江左指的是什么?”势必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或者联系外国文学,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Gone with the wind,有人译为《飘》(词的形式),有人译为《乱世佳人》(短语形式),“你对这两种译法有什么看法?”又如,在讲来自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的成语时,必然地会联系到神话和寓言(文学理论)这两类文体的特点。

(二)强调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

我们认为,好的教学一定是河流状、敞开式的,只有积极引入生活的活水,才能保证课堂的新鲜感和实用性。比如在让学生把握了汉字规范的四定原则(定量、定形、定音、定序)后,抽取班级20名学生的姓名,要求他们按照音序和姓氏笔画进行排序。排自己同学的名字,学生饶有兴趣,且在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中切实体会到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又如,给学生呈现来自网络上的段子,“子涵和梓寒打架,撞伤了子含和紫晗。梓锐和子瑞跑去告诉班长浩然、昊然和皓然,大家一起拉开了子涵和梓寒,扶起了子含和紫晗。语彤、雨桐和宇童,拿来药品帮大家处理伤口,最后,子涵、梓寒、子含、紫晗在大家的帮助下握手言和。”会心一笑的同时,学生能感受到现在的小孩儿重名率其实挺高的。“那么,怎么才能起一个好的名字呢?”引导学生从语音、语义等角度各抒己见。学生对这样的话题颇感兴趣,且这种讨论对他们未来的生活有现实的指导价值。

四、教学设计的问题性和实践性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学生被动,过程乏味,脱离时代”是知识范式下教学设计的基本状态。能力范式下的教学设计一定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有限的时间内的,而是打破了课堂内外、学科内外、学校内外的界限。能力范式下的教学设计是以问题为导向,学习始于问题,学习的内容就是如何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自身实践,让学生多动手、动口、动脑,因为只有学生全身心投入获得浸润式体验,教学才能取得实效。

(一)问题源自生活和学习实践

第一,问题设计的主体是多元的,可以是教师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发现并引入有价值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的、自己关切的问题。如学生在考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下面短语(挑战极限、造福人类、执教国家队、移民加拿大)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结合现代汉语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看法。这类“动宾式动词+宾语”的语言现象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非常有必要让学生通过中国知网查阅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在课堂上加以深入讨论。第二,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际上,在课堂内外,有的学生能发现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而有的由于缺乏足够的语言敏感基本上发现不了什么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所以,在课堂上就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发现的问题,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特别有帮助。如: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上有一篇散文《燕子》,前两段要求背诵。但其中一句“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很长,三年级的小学生背起来有难度。那么,笔者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抛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要是你将来当了老师,学生问你:老师,这个句子这么长,怎么背好呢?那么,你怎么引导他们呢?”

(二)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在多听、多说、多读、多写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反复实践,才能切实提高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我们在2017级同学中开展了“汉语其实挺好玩儿——来,练练手,写点儿微型论文”活动,前期写了相关通知,后附6则新鲜有趣的语料。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分析,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语言现象。下面是学生写的关于逆序词的小文章(节选开头第一段):

过年回老家,发现鸡窝里有鸡在孵蛋。天真的小外甥看到了,高兴得叫喊着:“大公鸡下蛋了!”姥姥无奈地解释道:“这不是公鸡,是一只蛋鸡!”小外甥听了,更惊喜了“蛋鸡下鸡蛋,真好玩儿!”确实,“鸡蛋”与“蛋鸡”,虽只是字的顺序变了变,意思却变了,而两者之间又有着一丝半缕的联系……(《“鸡蛋”和“蛋鸡”趣味横生》,2017级2班李忠澳)

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整合

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就如同没有一种药物是包治百病的,没有一种理论是可以解释一切的。在教学中,是整个科目都采用某一种教学方法,还是这一方法只用于某些教学内容和特定时段,需要有一个全盘的考量;在课堂上具体采用哪些教学方法,需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有一个整体的设计。依据现代汉语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综合采用以下方法。

(一)自主学习法

作为有情感、有思想的个体,学生是有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潜能的。因此,应引导学生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心理,遇到问题自己主动想办法找对策,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大有裨益。如:一位大四学生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发来微信:“表,队,水,这三个字的韵母结构应该是怎样的?biao韵头是i,韵腹是a,但是o又不能做韵尾。队,应该是拼写作duei吗?”一看我们就明白,这个学生在大一学习时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于是引导学生,“查查《现代汉语(上)》,看看语音部分第三节和第五节,自己找答案哦。直接告诉你,很容易忘记。”并补充上一句,“找到了,回头给我解释解释啊。”(加强反馈)学生后来仔细看了教材,半个小时后,字迹工整地手写了答案,拍照发回,开心地说:“老师,我找到答案啦!”回复她,“自力更生,感觉很好吧?”学生称是:“嗯嗯,茅塞顿开的感觉!”的确如此,学生遇到问题,自己亲历一番看书、分析、总结的过程,比教师直接告知答案会更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二)教师讲授法

能力范式下的教学,并不否认传统的教师讲授法。特别是在学期之初以及一节课的开始,进行情况说明和理论奠基都是必要的。我们认为,讲授要讲究技巧:第一,拒绝全盘讲授。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省事的教学方式,然而效果欠佳。第二,教师的讲授是立足于学生自学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学生对教材的充分咀嚼,教学只能是填鸭式的;第三,讲授一定是具有补充性和引导性,在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讲授,在教材未涉及需要补充的地方讲授;第四,讲授的内容一定不仅限于知识性的内容,还包括方法的引导、规则的制定、活动的设计、情感的激励等等。如让学生把握语法概说部分时,教材中以叙述的方式介绍了语言分析的两种方法,即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实际上,这两种分析方法各有利弊,但教材未对此进行辩证说明。于是举一个反例,“二诸葛的老婆是小二黑的娘。”(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学生采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很快就能抽取出该句的主干——“老婆是娘。”缩句的情理不通让学生立刻明白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局限性。

(三)合作探究法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让学生了解不同观点,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学习沟通技巧,培养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我们认为,在小组合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充分的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如果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合作学习很可能成为个别学生的“避风港”。只有学生提前做好资料搜集、整理、消化理解等工作,进行有深度的个人学习,合作学习才能取得成效。第二,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非常必要。尊重、欣赏是合作的基本态度,开放、包容是合作的关键。进行合作学习,不在于谁输谁赢,而在于通过同伴的发言启迪自己;在合作中,应该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不赞成别人的观点,要有理有据,同时自己的观点也不强加于人。特别是不能嘲笑、歧视同伴,保障交流时的心理安全和表达自由。第三,教师要“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嘴”指的是教师不再滔滔不绝地霸占课堂时间,不再公布所谓的标准答案;教师可以作为“引导者”适度启发学生,控制好讨论的进度,动态地管理各小组的学习。“迈开腿”指的是小组讨论时间不是教师的“课间休息时间”,教师不是课堂的旁观者,而是走到学生中间去,参与学生的讨论,鼓励参与度不高的学生发言,监督放任的学生。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种方法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或前后相继或交叉共融,共同构成一个生机勃勃的课堂。如在学习短语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探讨一篇文章的大小标题:

河山不改为学志纸墨未尽中文情

——某学生个人事迹总结

一、思无穷,胸中有丘壑

二、学无涯,笔下有千秋

三、行无边,心中有波涛

进一步补充说明:这是一篇真实的人物事迹总结,主体部分的内容是写一位大三女生在思想上、学习上和实践中的突出成绩。引导学生讨论,“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你觉得这个标题拟写得怎么样?”3—4位同学组成小组展开探讨,然后选出代表汇报。学生最初的观点如下:第一,这个题目很好,很大气;第二,在大标题中,“河山”对“笔墨”都是名词,“不改”对“未尽”都是否定结构,“为学志”和“中文情”都是定中结构,整个标题形式整齐,对偶工整;第三,小标题整齐匀称,思路很清晰,层层推进。

学生能够运用课上所学对短语的结构分析得很到位,但还缺乏一种批判意识。于是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以上同学都认为这个标题拟写得不错,那有持不同意见的吗?”片刻后有学生回答:“‘河山、丘壑、千秋’等,都是一些很大的词,用在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身上或者伟人身上比较合适,但是用在一个小姑娘身上就不大合适了。”这位同学的回答让大家很受启发。于是给学生指出(讲授法、点拨法):“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当然是最高的境界。但如果只是言语形式工整对称,而内容表达有所欠缺的话,我们应该以‘形式服务于内容’为基本准则,只要内容表达得准确到位,言语形式上不是那么讲究也是可以的。”最后,建议学生改改这篇文章的题目(自主学习、动手实践),以适合写作对象和正文的具体内容。学生拟出的比较好的题目有:《不忘初心勇担当,笔墨抒写中文情》《矢志不渝初心优,情文相生笔如流》《用奋斗书写青春的华章》。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范式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