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0-12-29苗欣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6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苗欣

摘 要:我国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保留下来非常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但当前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我国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不充分,甚至出现了传统文化无用论的说法,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当前教学工作者的主要难题。道德与法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所演变而来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加入传统文化教学具有较强的切合度,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展开研究探讨,希望可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策略

初中生正是树立正确三观和道德体系以及法律认知的关键时期,但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更加注重概念理論的传输,学生对教学内容实际并不了解,因此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建设作用并不突出,教师必须要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加以创新与改革,使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认知,从而使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道德体系和行为习惯。

一、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道德与法治学科理念与知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我国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优秀的传统文化本身就包含了古代哲人对道德与法治的解析和理解,可以说当前我国社会基础道德体制以及法律制度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说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切合度。而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快速发展的阶段,是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接班人,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根据当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身心特点来展开传统文化教学,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学生可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深刻地认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意义。而且对于一些不容易理解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师也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的方面去加以解释,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理论,在保证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促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发展与进步。

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与传统文化节日相结合

初中道德与法治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较为枯燥乏味,无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保留了优秀的文化理念,也衍生出了多样化的传统文化节目,而传统文化节目对于学生的人格品质、道德操守等方面也具有较强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入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此前中央电视台所制作的《中国诗词大会》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节目,而诗词大会中所朗读的诗词往往包含着诗人对于人生的探讨和情感的抒发,这与道德与法治知识体系的构建有高度的重复性。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观看节目的同时,应当深度挖掘节目内容与道德与法治教学关联的共同点,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节目来学习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了解更多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使道德与法治教育效果得到了同步提升,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三、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结合相关传统节日展开教学

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长河中,传统节日也具有独特的意义,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传统节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讲解传统节日,让学生建立道德与法治观念,也可以激起学生的生活情感共鸣,从而加强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我爱我家》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秋节与课文相结合展开教学,首先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家在中秋节的时候会做哪些事情,激起学生的生活情感,同时通过讲解中秋节的由来,引导学生去理解亲情。当然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将与中秋节相关的视频图片或者故事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去观察传统节日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内在联系。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程放在中秋节前后进行教学,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为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的考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作为中国人就应当对我国传统文化有自信心和自豪感。例如在东西方古代文献中,都有洪水泛滥的故事描写,西方则主要描写的是诺亚方舟的故事,讲述了人类如何躲避灾难,而东方古代文献中讲的是大禹治水中人类努力与自然顽强奋斗的故事,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文化本身具备了艰苦奋斗勇于抗争的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继承和理解传统文化,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

参考文献:

[1]刘舒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9.

[2]吴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3]袁亚洲.追本溯源:思想品德的密义:写在思想品德课程即将“退隐”的日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29):69-70.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